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茌平开办“社区大学”,城乡老人“老有所乐”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4-30 17:07:10

“社区大学办得太好了,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们老年人就是需要这样的文化活动来丰富精神生活。”近日,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复兴社区“社区大学”首批学员白咸成来到社区和美邻里文明实践综合体,教其他老人画画、练字。

茌平区振兴街道复兴社区社区大学学员在开心上课。

为丰富老年人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茌平区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开办“社区大学”,通过课程设计、志愿服务和社区联动,将老年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将传统的“养老”模式转变为“享老”模式,让“银发族”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2024年12月20日,茌平区首期社区大学体验营在区图书馆正式开班,60余位老年学员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热辣滚烫”的学习生活。此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区多个镇街推广。截至2025年3月,全区各地社区大学开办体验营19期,培训城乡老年人600多人次。

茌平社区大学是茌平区委宣传部牵头,振兴街道、贾寨镇等镇街联合发起的一个‘为老为小’服务项目,每期社区大学体验营共7天,学员以城镇和农村社区中老年人为主。“社区大学的目标是为老年人搭建‘家门口’的学习与社交平台,引领大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和谐社区、和谐邻里关系。”振兴街道党工委委员姜凌云说。

茌平区振兴街道复兴社区社区大学开班。

当地社区大学的课程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和兴趣,形成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的“三个一”课程体系,即 “一堂知识课”,包含传统文化、健康科普、数字技能、反诈知识等;“一段健身操”指养生操、广场舞等老年健身活动;“一项才艺培养”,指根据老人兴趣培养书法绘画、声乐合唱等才艺。

振兴街道复兴社区率先开办了茌平区镇街社区大学。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振兴街道复兴社区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网络安全、线上办事等课程,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我们还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家风故事分享、红歌合唱、非遗手工体验等活动。”复兴社区党委书记郭艳说。

如今,老年人特别喜欢的拍打养生操成为当地社区大学的“必修课”。在贾寨镇的社区大学课堂上,志愿者冯红芹就带领老年学员通过拍打经络、舒展筋骨,强身健体。“我们开设了琴棋书画、手工制作等才艺课程,让老年人各展所长。社区大学还结合传统节日举办活动,如‘二月二’理发义诊、‘雷锋日’志愿服务,激发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感。”贾寨镇党委委员王昕说。

社区大学的成功运营,离不开政府主导、志愿参与和社区协同的“三位一体”模式。茌平区通过整合文化站、幸福食堂等阵地资源,将社区大学嵌入村镇生活圈。贾寨镇堤头袁村的幸福食堂不仅提供低价营养餐,还成为社区大学的举办地,实现“一空间多用途”。同时,志愿者团队承担课程组织、餐饮服务等职责。如今,茌平社区大学已从城区走向乡镇辐射,继振兴街道发起社区大学后,贾寨镇已经跟进,并结合乡镇特色开展了健康义诊、农技培训等公益活动。

社区大学里,学员们开心畅聊。

“在这里学东西,眼虽说花了,可心里高兴着呢!”贾寨镇社区大学学员刘秀莲对在家门口开办社区大学很满意。如今,茌平社区大学已经成了社区邻里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健了老年人体魄,还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下一步,茌平区将继续扩大社区大学覆盖面,并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参与。同时,引入农业技术、电商培训等实用课程,推动老年教育与农村发展深度融合。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刘明明 彭月勇 张立强 曹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