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隆重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我省交通运输行业6名先进个人获得表彰。
他(她)们分别是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公交车驾驶员于义睦;潍坊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助理社会工作师郭严平(女);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王其峰;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首席科学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张连钢;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部长,正高级工程师杨书生;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飞行管理部部长,搜救教员机长马宏儒。
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全省交通运输战线的优秀代表,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引领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行业风尚,展现了奋发有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新篇章贡献力量。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向获得表彰的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广大劳动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
于义睦
1999年,于义睦踏入公交行业,成为一名驾驶员。他扎根一线,总结出“五心四点”工作法,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最多的一年收到各类表扬1150余件。他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发起成立“一路情”“向日葵”“珠山红”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并组建“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每年组织1.5万余人次投身“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五为志愿服务。他还被聘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劳模宣讲团成员,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校园、走进企事业单位,将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光芒发扬光大。
郭严平
20年来,郭严平始终牢记“关注市民出行 提供优质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把12米车厢当成自己的家,总结出乘客服务“五心”服务法,用心用情为乘客服务;坚持“四个放心”理念,时刻紧绷安全弦,确保平安出行。牢记党代表职责,到企业、进车间、入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当好党的声音传播员。聚力志愿服务,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等,用实际行动用心诠释“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王其峰
王其峰尽职履责、担当作为,带领山东高速集团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连续多年完成省政府任务,助推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700公里,山东高速集团连续三年上榜“世界500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张连钢
入港40多年来,张连钢扎根一线,专注于港口领域技术研究与创新,完成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主持建成了全球领先的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超国外同类码头50%,坚定了中国港口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主持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区建设等项目,将码头建设经验成功应用到国内其他港口的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开发了全球首套一体化智能生产管控系统(A-TOS)、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等10余项首创技术,为中国港口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样本和借鉴,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自动化码头“中国方案”。
杨书生
自2010年起,杨书生十五年如一日奋战在山东高铁建设最前沿,相继参与京沪高铁、济青高铁、潍烟高铁、济郑高铁等8条高铁建设。他从一名最基层技术员成长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劳动模范,成长为正高级工程师、高铁建设领域专家型人才,为山东登上“高铁第一省”(通车里程达3047公里、位居全国首位)作出突出贡献。
马宏儒
自2008年投身救助事业以来,马宏儒在惊涛骇浪中飞行5150小时,参与救助任务495起,在极其危险的气象条件下,从死亡线上成功救起遇险者491人,挽救了491个家庭。多次受到交通部及各级政府的表彰,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齐鲁最美职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交通运输部感动交通年度人物”“救捞功臣”等荣誉。
(大众新闻记者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