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能源转型改革”暨“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场发布会是临沂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
临沂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能源中心主任李晓峰介绍,临沂市将不断深化改革,探索能源转型新模式、新路径,打造绿色企业、村居300个以上,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聚焦56个新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实施,加快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生物质能开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拓展新能源开发应用空间;推动煤电向清洁降碳、高效调节方向发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风光热储”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供给体系。
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发挥抽水蓄能电站调节电源的重要作用,推动蒙阴垛庄、平邑郑城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提速实施。因地制宜推动锂电池、液流电池、熔盐等多元储能技术应用,年内建成一批新型独立储能电站。提升费县国电2号机组等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突破新能源发展瓶颈。全面加强主电网和配电网投资建设,全年力争满足100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接入需求。
创新能源绿色发展模式。探索绿电供应新模式,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创建零碳园区、绿电产业园,加快电力由“大电网”向“微电网”转变。鼓励企业开展绿电绿证交易和碳足迹试点,实现能源绿色效益最大化。加快打造“数字能源管理平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电网光明大模型落地应用,提升全市能源数智化发展水平。
在能源转型改革中,新的“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是当前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所谓“五段式”,就是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目的在于引导用户削峰填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这项创新举措不仅是山东省深化能源革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实践,也为全国电力市场建设贡献了“山东智慧”和“山东方案”;既能让企业和百姓得实惠,又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一方面,让大家电费账单“瘦身”。低谷、深谷电价每度最低可降至0.4、0.2元左右,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柔性生产调度,可以将高能耗工序精准安排在低谷、深谷时段,大幅降低用电成本。大家可以选择在深谷时段给电动汽车充电,电价低至每度0.2元左右。农业生产领域,可通过调整作业时间,降低电费负担。另一方面,让电网运行“减压”。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时电价政策优化后,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强,晚峰用电负荷转移占比增大,这不仅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此次调整根据不同季节供需特性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体现了新能源时代的电价特征。比如,在光照条件较好、光伏发电出力多的中午时段,电价由原来的峰段转为低谷甚至深谷时段。再比如,拉大了电价浮动幅度,工商业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段基础上上浮70%、低谷时段下浮70%、尖峰时段上浮100%、深谷时段下浮90%,价格信号更加鲜明,引导作用显著增强。
(大众新媒体记者 刘元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