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开幕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金融科技与安全治理”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元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刘元春校长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金融生态,中国既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又处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时期。“金融科技与安全治理”创新团队的成立充分体现了我校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的主动担当。团队将聚焦金融科技前沿问题,围绕系统性风险防范、数字技术治理、金融安全机制等核心领域,通过推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与数字学科的交叉融合,及有组织科研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中国金融学自主知识体系。他期待团队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研究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深化多方合作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在金融强国建设征程中取得丰硕成果,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上财智慧”。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靳玉英主持开幕式。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创新团队执行主任杨金强介绍创新团队的建设背景、发展目标、组织模式及科研规划。他表示,此次我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成为全国34所获批高校之一、上海4所入选高校及全国财经类3所入选高校之一。上财的交叉实验体系矩阵等硬件设施,各具特色优势的学科体系,积淀丰富的科研成果,票据供应链等自建数据库,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的坚实基础,均为团队申请和后续建设提供了强劲支撑。期待与会专家为团队后续建设提出宝贵指导和意见建议。
揭牌暨受聘仪式
刘元春校长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共同为创新团队揭牌。刘莉亚副校长为创新学术委员会外部委员颁发聘书,靳玉英副校长为创新团队管理人员颁发聘书。
主旨演讲
会上,来自各界的重量级嘉宾围绕“数智赋能金融强国”主题发表精彩演讲。
骆大进主任围绕《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与金融科技发展的探索实践》,介绍上海市为积极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作出的努力。未来,上海市将从技术创新、场景落地、企业培育、生态营造四方面发力,支持金融科技研究,促进两大中心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发表主旨演讲:《数字金融模拟器的战略研究》。他从参与曙光机器编译系统工作,到基于上海金融特色开展金融风险防控,介绍了数字金融模拟器的技术架构和关键核心技术,展示了团队在数据收集、处理及金融大模型研发方面的成果,及其对政策制定及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洪永淼作《人工智能对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主旨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一是从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中提取主观心理因素,打破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界限;二是多领域的跨学科交融,打破了学科界限。但人工智能也存在局限性,应着力培养不可被AI替代的创新性思维技能。
蚂蚁集团副总裁、财富保险事业群 CTO尹俊围绕《加快大模型行业应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分享了蚂蚁集团运用大模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但与此同时,该领域在严谨性、专业性、安全合规等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他表示,蚂蚁集团将与上海财经大学开展深度产学合作,携手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探索新路径。
刘莉亚副校长作《关于科技×数字×金融无痕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若干思考》的主旨演讲。她谈到,上财通过构建“学AI”到“AI学”体系,积极探索推动人才培养AI转型。一方面,以四类课程提升师生AI素养,提升金融科技专硕AI融合课程占比。另一方面,以团队构建知识和能力图谱,强化AI助学功能。与此同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为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助力。
主旨演讲环节由上财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邱嘉平主持。
闭门论证会
随后,与会嘉宾召开闭门论证会,众多领导、专家、校友齐聚一堂,为团队发展出谋划策。
刘元春校长在总结发言中感谢各位专家的勉励支持,表示将积极落实建议。他期待学校能够借助各方力量,依托创新平台,紧跟时代步伐,落实国家政策,真正为金融科技、风险管理做出一些标志性成果。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金融科技与安全治理领域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推动了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与安全治理”创新团队将以此为新起点,在数智赋能金融强国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前行。
来源 | 金融学院 党委宣传部
图 | 段海娇
编辑 | 谢雅靖 校对 | 田大有
审核 | 曹东勃 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