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商埠新添一处打卡点——备受关注的济南开埠博物馆即将于“五一”期间试运行。
4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经三路中山公园北门西侧的济南开埠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最后的布展。
济南开埠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地上共两层,包括展厅、多功能厅及公共配套用房等,通过复原历史空间与文物展陈,传承济南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一座老商埠,半部济南近代史
1904年,为抗衡德国殖民扩张,北洋大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联名奏请清廷,主动开放济南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成为中国近代首个内陆自开商埠的城市。
开埠后,济南在邮政、市政等领域保持主权独立,迅速崛起为北方经济中心,诞生了首个电影院(小广寒)、商埠公园(今中山公园)等标志性场所。
兴盛期(1905–1927年):外资涌入推动纺织、面粉等工业发展,商户达6700余家,经一路至经三路成为商业典范。
衰落期(1928–1979年):受“五三惨案”等事件影响,商埠经济萧条。
重振期(1980年至今):改革开放后,老商埠区通过文化会展、高铁建设等焕发新生。
济南开埠博物馆在展览开埠历史的同时,巧妙融合功能分区与沉浸体验,通过设立传统老字号、咖啡馆、非遗手造、商埠文创产品等经营区域及泉水书房,实现博物馆与文化、商业的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观展购物体验。
不仅如此,参观完博物馆,还可以到旁边中山公园游览休闲,亦或乘“红墩墩”小巷公交508穿行老商埠街区,看到喜欢的店铺就下车逛一逛吧。
(大众新闻记者 傅欣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