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回来,想走进家门,得从一众单车的缝隙中穿行,稍不注意就会被绊倒。”家住徐汇区嘉善路69弄小区的居民王先生无奈抱怨道。每到晚间,因为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老弄堂俨然成为居民们的“堵心弄”。“弄堂道路狭窄,最宽处不足4米,最窄处仅有1米,轮椅都过不去。”
这个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弄堂,因毗邻永康路咖啡一条街、上海文化广场与环贸等热门地标,随着游客日益增多,单车“挤”进弄堂成了常态。“租客图方便,游客跟着停,有老人被绊倒却找不到责任人。”嘉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主任李志阳翻开相册:斑驳的墙边,单车堵住了走道。
于是,居委会联合物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弄堂大门口和拐角处设置提醒牌;在楼组长会和志愿者骨干会议上大力宣传,鼓励居民勿将单车骑进小区;安排保安在夜间巡逻时搬走部分单车,并在小区主要入口进行劝阻。然而,这些举措的效果有限且不长效。与此同时,居委会试图联系单车运营方,也无果。
随后,居委会迅速将此情况上报嘉澜片区民情快办平台,片区党委研判协同多方力量进行处置。
接诉即办,“民情快办”迅速处置诉求
“民情快办”工作平台接到诉求后,2小时内迅速将问题派单至责任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居委会取得联系,并实地走访现场调研。为了让治理方案更加贴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工作人员和嘉善居委会一起组织召开了3场“弄堂议事会”。
在首次议事会上,居民区社工联合志愿者、楼组长及居民代表,仔细梳理共享单车乱停的频率、数量及常见时段等信息。居委会亮出3组数据:弄堂日均停放8至12辆,节假日翻倍;停放集中时间大多在20点之后;80%投诉来自中老年居民。
会后,为提醒居民规范停车,居民区社工与志愿者们每晚9点开始行动,在每辆停放在弄堂里的单车上张贴通知单。“那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前前后后张贴了将近千张单子,虽说过程很辛苦,可结果却不尽人意。”嘉善居民区社工说道。
居民区社工推走停在弄堂内的共享单车 天平街道供图
“弄堂口不能停,那停哪里去?”
“附近是否可以增设一些停车点?”
……
面对这些反馈,第二次议事会召开时,有人提出把铁门关上,禁止单车进入,但也有晚归居民觉得关门后进出不方便,电动自行车通行也受影响。
居委会工作人员仔细记录每一条建议,经深入讨论,大家将目光聚焦到弄堂外部,一致认为可通过优化调整禁停区范围、重新规划便民停车点位置来解决问题。“在两轮议事会后,我们确定了这个解决方案,但还需要街道多方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李志阳表示。
疏堵结合,单车禁停管理新模式
第三次议事会,也是关键的片区例会。在这次会议上,天平街道嘉澜片区党委通过多格合一,联合各方力量,邀请美团、青桔、哈啰等单车运营商代表一同参与。经过沟通,最终确定了方案:在弄堂对面增设10个带充电桩的非机动车位,扩宽禁停区覆盖面。
嘉善路69弄马路对面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桩并拓宽停车区域
天平街道社区管理办牵头,在弄堂口设置GPS电子围栏,美团率先调整禁停区域。“拿到名单后,我们一次性完成了区域配置,将嘉善路69弄等多个区域纳入禁停范围。”美团单车上海市运营经理马起源向记者介绍,在设置过程中,考虑到GPS信号容易偏差,工作人员深入弄堂实地勘察,仔细测量弄堂的宽度、长度,收集坐标,比如标记禁停区域的起始点,像正方形区域就标记四个角的坐标点,形状复杂的还会增加坐标点,然后在线上完成电子围栏的设置并同步到地图中,让后台和用户端的禁停范围保持一致。
在嘉善路69弄的弄堂内和靠近大门的一段路上,记者以美团单车为例尝试将单车锁上,却发现新式自动锁单车在禁停区内无法锁车。老式机械锁单车虽可强行锁车,但再次使用时会收到违规停放提示并自动扣费。
美团单车新增违停区域
“就像给孩子立规矩,光劝不行。” 马起源透露,与此同时,系统也同步升级:提高禁停区调度费,并且违停3次扣信用分,强制锁车需支付调度费。此外,施工人员在地面喷涂着醒目标识,智能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实现“人防+技防”的双管控。上线后,美团还安排工作人员每天进行线下测试,从用户视角进行取车和还车操作,并对比坐标,不断修正禁停区域,将一些起初遗漏的边边角角也纳入禁停范围,满足了实际的管理要求。
哈啰单车新增违停区域
青桔单车新增违停区域
“美团画了第一条红线后,另两家48小时内就跟进了。”李志阳告诉记者。马起源也透露,禁停规则刚上线时,效果便开始显现,在一些单车停放较多的区域,原本每天违停订单最多可达近百单,而一周后,违停订单已近乎零。
经验推广,民情闭环的“长效答卷”
实施治理方案的初期也遇到了一些阻力。部分居民对新的停车规定不理解,认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我之前一直把车停在楼下,现在要停到外面,多麻烦啊。”一位年轻的租客抱怨道。为了消除居民的顾虑,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起,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作。他们耐心地解释治理的目的和意义,展示前后对比的照片,让居民直观地看到整治后的好处。经过一番努力,居民们逐渐理解并支持治理工作。
在整治过程中,居委会还组建“片区巡查队”,居民骨干主动加入。每天大家定时在弄堂里巡逻,一旦发现有违停的单车,就将其搬到规定的停车区域。单车企业也积极配合,通过App对违规用户扣减信用分,对多次违规停车的用户采取限制使用或处罚措施。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治理,嘉善路69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乱放的单车不见了,弄堂变得宽敞明亮,投诉量下降了90%。这一显著的成效,让大家看到了民情快办的高效。对于运营方而言,此次整治帮助企业能投入充足运维力量维持秩序,也减轻了小区的管理负担,同时不占用小区内部道路空间,方便居民生活出行,提升了单车的资产效率。
其他弄堂也没有再出现共享单车
天平街道在成功解决嘉善路69弄单车难题后,积极总结经验,在片区其他12个里弄逐步推广。据悉,天平街道将继续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民情快办工作机制,让更多的老里弄在岁月的洗礼中,既保留浓厚的烟火气,又展现出井然的秩序感,成为居民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记者:曹香玉、奚亮,编辑:叶芳芳,来源: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