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是继春节后第二个较长假期,相比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将呈现出行范围更广、高峰时间更长、日均客流更大等特点。为认真做好五一期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运行保障工作,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委社会工作部等单位持续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闵行区区级机关志愿者坚守岗位,热忱接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情,温暖八方旅客。 4月30日起,“今日闵行”“闵行组工”与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推出“春申机关先锋·党员在行动——‘五一’期间志愿者手记”系列报道。
作为首批增援保障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作的志愿者团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党员干部秉持“为民、人和、勤廉、求新”的人社精神,让每一位经过虹桥枢纽的旅客,都能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4月29日清晨,在熙熙攘攘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区人社局的志愿者们早已各就各位。他们身着蓝色马甲,佩戴党员徽章,分散在枢纽的各个角落,宛如一盏盏醒目的“指引灯”,为往来旅客照亮前行的方向。 自去年春运以来,这已是区人社局连续第4次参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增援保障任务。和以往一样,此次志愿服务名额依旧“供不应求”,报名时甚至需要“拼手速”。 “这次‘出征’,团队里只有我是第二次参加,其余11名志愿者都是首次参与此项志愿服务的‘新人’。我们把名额优先留给了他们,就是希望能让更多干部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此次人社志愿服务队领队,区仲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杨琦介绍道。 “我们各个点位的微信群里,都有此前参与过的志愿者,他们提前分享了丰富的经验,还针对各个点位梳理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让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1号点位长,局办公室蒋雯说。 当得知区人社局是闵行区第一批上岗的志愿者团队时,大家深感责任重大。尽管有前辈的经验分享和详细的引导示意图,但在微信群里有人提议后,大家一致决定,提前半小时到岗,实地勘察周边环境,力求站好“第一班岗”,为旅客提供最精准的服务。 区就业促进科的朱一瑞家住奉贤区,他清早6点多就出发了,“虽然路途有些奔波,但看到旅客们的微笑,听到一声声感谢,短暂的疲惫瞬间就消散了。” 尽管都是新人,但早上正式上岗后,大家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面对旅客们提出的“出发层怎么走”“P9停车场在哪里”“虹桥天街在哪个方向”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志愿者们都能快速、准确地给予指引。 区社保中心的曹炯清晰地记得,有一位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听完他的指引后,特意举起手机录像,让他再讲一遍,说要发到老乡群里,方便之后来的老乡。“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的讲解可能就是他们对上海的第一印象,这既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局行政执法科王静也深有感触:“服务过程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既能帮助旅客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就感,又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深刻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我真切感受到‘党员红’与‘志愿蓝’所承载的双重使命。” “很骄傲,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 虞宏程是第一次参加虹桥枢纽的志愿者工作。为了能更好地服务旅客,他和搭档邹群在轮班间隙,走遍了旅客问询最多的几个点位,一有空就认真翻阅枢纽志愿服务工作指导手册。 实际上,虞宏程早已和虹桥枢纽结下不解之缘。2024年11月,闵行启用的“来沪就业服务第一站”暨虹桥枢纽乐业空间,就位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大通道,距离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步行不超过15分钟。作为区就促中心的工作人员,虞宏程全程参与了虹桥枢纽乐业空间从筹备、建立到常态化运营服务的各个环节。 “很骄傲,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之前我主要以就业工作者的身份,在这里为大家提供就业服务。现在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周边旅客提供指引、帮忙搬运行李,虽然服务内容不同,但助人后的喜悦心情是一样的。而且今天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问路’年轻人。”虞宏程兴奋地说,“在我负责的点位,有个年轻人说从微信上看到招聘信息,特意来询问虹桥枢纽乐业空间的位置。我既惊讶又欣喜、自豪,希望我们的‘来沪就业服务站’能帮助更多人找到合适的岗位。” 在这几天里,“来沪就业第一站”乐业空间始终亮着温暖的灯光。作为人社服务就业的前沿阵地,它不仅在就业招聘信息发布、人社政策指引、线上直播带岗等方面持续发力,还贴心地为旅客提供牛奶、面包等补给,配备了微波炉、充电设备、医药箱等便民设施,并将服务时间延长至晚间,用实际行动为更多来沪人员送去温暖与关怀。 一起看看 这群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里志愿者的风采新人积极上阵,报名要靠“拼手速”
提前半小时到岗,有人6点多就出发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