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主治医师宋立新提示,春季阳气初升,万物生发,是心理疾病高发期。应对春季情绪敏感,要以身心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来有效干预。
春季生物节律变化、光照时间增加导致的身体激素波动,如褪黑素减少、皮质醇上升,是情绪敏感的主要诱因。可通过冥想专注呼吸,帮助自己接纳、疏导、释放情绪,而非对抗负面情绪。
当陷入情绪困境时,尝试将负面想法想象成飘过的云朵。或者通过冥想或者自我问答的方式来降低焦虑等级。如问自己“这些事情在一周后还重要吗”等方式。
建议早睡早起,每日保证7到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影响身体调节情绪的能力。每日午间小憩20到30分钟等。
每周进行3到5次户外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行),多晒太阳。室内运动可选瑜伽、太极拳或八段锦等,注意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失眠。
适当食用韭菜、香椿、红枣等辛甘发散之品,增加食用菠菜、芹菜等绿色蔬菜,搭配玫瑰花茶疏解肝郁等。饮食中要避免高糖食物引发血糖波动。
主动培养乐观心态,避免过度思虑或发怒。多多参与朋友聚会、志愿者活动或兴趣小组等,通过提升自我价值感的方式来缓解情绪问题。
如情绪问题持续2周以上,并出现伴随失眠、躯体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医学帮助。
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间,按揉3分钟以上
位置在手背虎口处,按揉3分钟以上
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周四14:00—17:00)
淮安路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