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根据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会议精神,要依托系统“大宣传”工作格局,讲好行业故事,推动行业文化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为做好本年度房管系统宣传工作,“房可圆”编辑部推出【身边人·身边事】主题专栏,展现各行业、单位基层员工的风采。
今天,请看第五十七期【物业管理篇】——城市更新推动军地协同,完善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匠心筑梦
马师傅的木工人生
自1979年踏入单位门槛,马家乐便将“用心服务居民”的信念镌刻于心。在木工技艺的磨砺中,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向老一辈匠人虚心求教,勤勉不辍,很快就在“硬碰硬”的木工活中独当一面。岁月流转,他成了老街坊口中亲切的“马师傅”,也与一砖一瓦、一木一窗结下了不解之缘。
溧阳路上,48幢花园洋房静谧矗立,承载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辉煌记忆。一样的灰砖红瓦,一式的英国建筑风格。在修缮时,最基本的要求是“修旧如旧”,门窗、配件、零件都需要手工加工。面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马师傅深知责任重大,每一次修缮都亲力亲为,手工雕琢,让历史的风貌得以延续。有时为一扇变形的窗框,他会一再地耐心调整,让木窗在他的手中重获新生,耗时虽久,但匠心独运。
便民服务箱
连接心与心的桥梁
在日常工作中,马师傅敏锐地察觉到辖区内独居老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特殊群体,他于2015年推出了“马师傅便民服务箱”,并在山阴路山一居委和溧阳路长春居委两个社区居委会门口设立服务点,公开亮出自己的手机号码,承诺“全年无休”,“马师傅便民服务队”就这样成立了。
“马师傅便民服务队”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实际困难,更搭建起了连接心与心的温暖桥梁,为社区带来了便利和温情。除了日常的开箱服务,每逢学雷锋日、重阳节等重要时刻,服务队的身影便活跃在孤老、老弱病残居民的家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内涵。遇到台风侵袭、严冬酷寒时,服务队更是挺身而出,加入房屋加固、防冻保暖的行列,参加夜间值守和安全隐患巡查,成为居民们的坚实后盾。
急民所急
紧急抢修暖人心
服务队时常碰到居民的急报急修,马师傅总是带头前往。一天中午,山阴路209弄小区的一户居民急急忙忙来报修家中地板损坏,因地板突然塌陷,家中老人把脚给踩了进去。马师傅闻讯而动,立刻赶赴现场。在居民家中,他发现地板有好几处确实腐朽得很厉害。面对遇险老人的焦虑与不安,他以温暖的话语安抚人心,随即投入紧张的抢修工作。直到午后时分,所有腐朽的地板均被替换,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居民家的温馨重新回归。
而雨季的一场暴雨,让大陆新村的一户居民家陷入了困境。面对紧急报修,马师傅与服务队迅速响应,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伍快速到达现场,发现居民家的地板和屋顶天花板上到处都是水,简直成了水帘洞。队员们立即展开行动,他们分工明确,兵分两路。一路着手修理,马师傅亲自上阵,爬上屋顶,精准定位问题所在——天沟堵塞、接缝渗漏。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迅速疏通天沟,加固接缝,有效遏制了雨水的入侵。同时,另一组队员也在屋内忙碌,清理积水,恢复家中整洁。居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紧握的手传递着深深的谢意。
薪火相传
青春力量显担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师傅便民服务队”的队伍日益壮大,年轻人的加入为服务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老一辈工匠的引领下,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以实际行动践行“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目前,服务队中年轻人的比例已超过半数,他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奉献故事,让这份爱心与责任得以延续。
2021年已经退休的马师傅,退休不退岗,依然带领着服务队继续发光发热。马师傅经常说:“这份工作需要新鲜血液,培养年轻的工匠传人,是老师傅的职责。看到这些老建筑的维护有了接班人,就放心多了。”
奉献的力量,温暖人心,点亮希望。逾四十载的坚守与奉献,马家乐及其带领的“马师傅便民服务队”凭借精湛的木工技艺、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卓越的服务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们屡获殊荣,成为了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不仅彰显了工匠精神的魅力,更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如今,川北物业的“马师傅”们深深地扎根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