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眼花缭乱的纹饰,是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出土器物中格外亮眼的部分。
识读纹饰,也是在解读古人的精神世界。
本次配合“实证中国”特展推出的文创自然没有放过这一了解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重要角度。
神人兽面纹
良渚文化的信仰凝聚
神人兽面纹或称之为神徽,纹饰的上半部为头戴羽冠的神人,神人上肢耸肩弯肘,手指指向神兽的眼部,神兽的下肢作蹲踞状。它广泛地装饰于玉琮、玉璜、玉钺等器物上,是良渚先民最重要的图像系统,构成了良渚社会统一信仰的精神内核。
而除了这经典的神徽之外,我们也从各个出土文物上搜集了许多或具有代表性,或有趣的纹饰,通过文创与你分享。
神鸟祭台图
与天神沟通的希冀
良渚文化尚鸟,又有别于其他文化中多表现为猛禽形象,往往喙部短直,似雀、鸽之类的温顺鸟类。《周礼》有“苍璧礼天”的记载,一鸟侧身站立于一个三级高台上的纹饰就常见于良渚文化玉璧之上。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祀神祭坛基本都为三级台阶状,象征着权威,有不少遗迹留存。
炎炎夏日,一顶遮阳帽应该就是现代人身上离天最近的穿搭了,借古人与天神沟通的希冀,也希望这可爱的鸟儿能传达我们希望天气凉爽的心声呀!
包
竹编纹结饰遮阳帽则选用了亚麻材料,质地柔软,手感舒适,轻薄透气,适宜夏季出游。
作为配饰的飘带,其上的纹饰取材于上海博物馆藏 带盖竹编纹陶罐,简洁流畅,与材质相契合,大气清爽的感觉也能从视觉上消暑不少。
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被认作是沟通天地的精灵,又因为与太阳最为接近,也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而先民们对太阳的崇拜,也在一些看似随手的涂鸦上流传下来,比如图中的八角星,就有学者认为代表着太阳。
或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具体形象,或是寥寥几笔呈现具有现代感的几何美学,通过文物线绘及涂鸦式手绘,远古的美感也为当代人所着迷。
万花筒
透过这穿越时代的纹饰,是否能看见古人所见的那片天空与星辰呢?
鹿钺纹陶尊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上海博物馆藏
鹿与石钺
古人的狩猎生活
一只雄鹿,鹿角高耸,翘尾前行,线条简约生动。
而一旁的带柄石钺,柄向外弧曲呈未张开的弓形,柄下端还安装着镦。
寥寥几笔,便呈现出了良渚先民们的狩猎生活,一段遥远的文明即刻生动起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图像元素的拆解与重组中,在黑白的强烈对比与当代色彩的饱满明媚的结合中,古代展品的艺术性融入寻常生活,历史文物依旧生机勃勃。
欢迎大家到上博文创商店
解锁更多精彩文创
供稿丨文创中心
初审丨冯炜、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