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博物馆 > 文章详情

上博学院|国庆单日营双馆连讲,带娃梦回宋朝的美学巅峰~

转自:上海博物馆 2023-09-22 21:12:48



宋徽宗第一次见《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时惊叹:“朕十八岁时,断然画不出此等青翠河山,此方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乾隆不仅在这幅画上盖印“乾隆御览之宝”、亲自题诗,还同时多次命令宫廷画家临摹这幅画。

· 《千里江山图》有什么魔力,能成为顶流?

· 青色在历史上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演进和文化内涵变迁?

· 青绿在古代有怎样的意义?

· 今天的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描绘这样的作品呢?

· 元明清三代青绿山水作品千万,却及不上一张千里江山,虽也出现白胡子大师,但始终未超越少年王希孟,这是为什么?

· 千年古画中的绿水青山为何留存至今依然富丽绚烂?

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山水画,去探秘「青绿」的颜色密码吧!

活动名称:《色彩中国-探寻青绿山水的色彩密码》单日营

营学时间:10月4日

活动地点: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

活动师资:宗劭卿

报名人数:15人成团、30人满团

参与对象:7-14岁青少年独立参团

时间

课程名称

地点

09:45-10:00

签到+活动预热

上博南门

10:00-10:30 

课程导入

《中国青绿绘画巅峰》

活动空间

10:30-11:45

展厅导赏

《色彩中的朝代》

历代绘画馆

11:45-12:30

午餐+午休

上博餐厅

12:30-14:00

体验活动

《只此青绿绘画体验》

活动空间

14:00-14:30

前往中华艺术宫

巴士

14:30-15:30

馆外研学

《江山如此多娇——馆藏陈列展》

中华艺术宫49米层展厅

15:30-16:00

返回上博

巴士

16:00

活动结束、家长接回

上博南门

课程导入:《中国青绿绘画巅峰

活动开篇,导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让同学们系统认识青绿山水画的特点、绘画过程以及古今代表艺术流派,观看颜料采集过程,深入讲解《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与美学风格。

展厅导赏:《色彩中的朝代》

色彩在历朝历代的流行谱系上变化极大,比如:“周朝的国色是红色,而秦始皇最为推崇黑色,故身穿黑色龙袍,到了明代却变成了黄色龙袍,”这里面究竟有怎样的色彩密码? 通过历代绘画精品分析宋元明清艺术风格的演变,了解色彩背后的人文故事,展现心灵色彩的含义。从色彩的角度看朝代更迭,分析每个朝代的国色代表色。

馆外研学:《指点江山》

当代青绿山水画百花齐放,在继承古人传统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经典的样式和风格,艺术流派众多,我们该如何鉴赏学习当代青绿山水画呢?

参观中华艺术宫“江山如此多娇——馆藏陈列展”,导师会结合展品讲解当代青绿绘画的发展特色、艺术风格以及创新手段,介绍当代色彩绘画大家,分析古人与现代绘画的构图差异,赋色技巧差异,通过对比,让孩子们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学会鉴赏现代绘画。

体验活动:《只此青绿绘画体验》

讲解课程结束后,导师会对同学们进行绘画技法训练,带领同学们绘制一幅青绿山水画。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作~

费用包含

博物馆展厅导览

文物赏析

课堂教学

教具教材

营养午餐

课后点心

研学交通

意外伤害险

—— 缴费与报名 ——

1.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2. 咨询电话:021-5638904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温馨提示

1.付费和退费:申请退款需开课前7天以上,开课前48小时不予退款。(注:报名营或每周连上的系列课,中途请假不予退款,不安排补课,请合理安排好上课时间。另,因不可抗力造成停课,我们会安排课程延期,并提前一周以上通知复课时间)

2. 费用包括:展馆导览,文物赏析,现场教学,教具教材等

3. 所有课程集合地点均为上海博物馆南门绿色通道前,由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进入博物馆。

4. 请在开课时间前十五分钟到达集合处,向工作人员出示报名信息。

5. 咨询电话:021-5638904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7:00

6. 在开课前会班主任会通知具体事宜,请加微信号:leyoupd,了解开课详情~

7. 请务必填写家长本人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如所填号码无法联系导致课程延误,损失需自行承担。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学院(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学院)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学院”版权信息。敬谢!

上海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亲子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上海博物馆对上博学院课程的推广。报名者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上海博物馆的以上行为。

上海博物馆学院课程由上海博物馆官方设计与策划,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课程的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博物馆所有。

• 上博学院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供稿丨上博学院

编辑丨黄娇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