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从一笔一划到整本书阅读,这所学校让阅读变得“无门槛、无边界”

转自:第一教育 2023-05-29 00:09:06

有的孩子必须要用手指着一行行的字,才能完整地读完一句话;

有的孩子在写字时经常多一笔或少一划,甚至有时候会把一些形近字搞混。

他们在智力上正常或超常,但在阅读方面却存在着落后的现象。他们被称为“阅读困难”孩子。

这类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如何?

能跟得上语文课的进度吗?

学校如何从入学起就为每一位孩子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

带着这些问题,小编走进了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在课堂中找到了答案。

在语文课上,他们实现了“游戏自由”

在一年级的语文课2分钟预备铃时间,学生在语文学科顾老师的带领下玩起了一个叫作“动作表象”的小游戏。

孩子们通过屏幕上出现的笔画路径,用手指书空重复,将路径构建出一个汉字。

顾老师说:“我利用了阅读能力提升系统中的‘多感官识字法’进行教学。我之所以选择‘动作表象游戏’,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能记住闪现的描记路径,对字源加深了解,从而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此外,她也表示这个课前小游戏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了易错字的笔顺和笔画,同时也提升了他们识字和写字的准确性。

据了解,“多感官识字法”来自“儿童青少年读写能力提升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完全走进了七宝实验小学的课堂,成为了语文教学的常态。

数字化赋能后的语文课堂正在发生着改变,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实现了“游戏自由”。

·教师利用游戏“猜猜画中字”,借助符号及其意义,进行象形字教学;

·通过“部件连连看”游戏,学生将两个部件组成一个新汉字,可锻炼他们对符号的识别、记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操作能力。

…………

提到这些课堂小游戏的由来,七宝实验小学的语文学科教导骈文丽告诉小编,2019年,学校加入了上海市“阅读能力培育与提升课程”项目组,项目组对全校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

测试结果发现,在一、二年级超过半数的班级中,都有1~2名“阅读困难”的孩子。

于是,学校决定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同时,学校也意识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字”开始的。

为他们“开小灶”

提供“粗粮+细粮+定制餐”

七宝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充分的教育”。

因此,学校为这些特殊孩子量身定制了“粗粮+细粮+定制餐”的方案,构建了“融合+小组+个性化辅导”的阅读困难课程内容体系。

据了解,这些孩子除了在课后线上打卡”读写能力提升系统”系统中的相关版块,学校还会在每周为他们开一次“小灶”,进行个性化辅导。

骈文丽说:“我们也考虑到这些孩子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与别的同学不一样,在‘开小灶’之前,学校向他们的家长发了一份征询单,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学校按照年级将这些孩子分成了不同的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教师利用学习材料对阅读困难的学生进行小组精准教学,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上,老师首先会对这一周里所学的语文学科知识进行再一次地复习和巩固。此外,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校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小课件。

·高频字伴读

学会书写自己之前不会写的汉字;

·寻字达人

根据图片中字的部分特征与完整的字进行匹配;

·欢乐故事汇

通过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整体理解词组。

骈文丽表示,这些阅读障碍孩子不但没有产生自卑的心理,反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三年级的小周同学字词基础较为薄弱,同音字词经常容易混淆。

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决定对小周同学的同音语素意识进行锻炼和培养。兴趣班的老师通过小课件对他的汉字读音进行反复训练,促进他的字词识别能力。

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小周的词语辨别能力大幅度提升,老师惊喜地发现他在相关测试中正确率高达92%。

同样是三年级的张同学,他在句段理解上较为薄弱,经常读完文章后不太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老师则决定用“口头填充活动卡”对他进行训练,引导他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周同学活学活用,自学了课文《纸的发明》。

老师发现,他不但能独立答题,并能联系上下文和同学们进行讲解,对句段的理解力也大为提高。

从识字到阅读,

教会孩子去思考、去思辨

在四年级的语文课堂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特别的科普探秘之旅。

教师骈文丽说:“我们通过老师的推荐以及学生的投票,最终从《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等书中,选择了将细菌拟人化,以第一视角讲述细菌世界的《灰尘的旅行》,让学生来开展整本书阅读。”

据骈文丽介绍,学校设计了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三类课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搭建好阅读支架。

而剩下的时间则留给学生来进行自主阅读。

老师纷纷表示,学生非常会利用“边角料”时间,在晨读、午睡前、课后服务等时间进行阅读,回家后,他们也时常在睡前和家人一起度过一段亲子共读时光。

学生通过打卡小程序记录下每天的阅读进度,也对有疑问或有感触的词句进行拍照上传,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让阅读变得有迹可循。

此外,除了课堂中的师生共读和课后自主阅读,备课组的老师还根据核心问题,精心设计了相关的活动。

比如,制作一张灰尘的身份证、绘制思维导图、开展一场“细菌对人类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的辩论赛等。

骈文丽表示,比起前几年,学校的阅读课程和活动设计更具有系统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更能够把书读懂、读透,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她也提到,比起之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孩子阅读之前,备课组的老师已经将这本书读上了好几遍,再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提出核心问题,制定出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案。

在学生们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校老师们每天不论结束工作多晚,都会登录打卡平台,去看一看孩子们的“阅读足迹”(阅读进度、疑问或感悟),并将部分优秀的“阅读足迹”推送至展台,供所参与的学生们参考,促进共同进步。

朗读亭、电子漂流柜、乐读吧……

校园处处有书香

七宝实验小学校长王瑾认为,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只在图书馆和教室里进行,阅读应当是无处不在的。

校园里,几个彩色的集装箱小房子格外显眼。

王瑾介绍说,这是学校为孩子们打造的“乐读吧”,通过创建舒适、温馨的空间让学生浸润在阅读中。

学校将阅读兴趣班和部分课程搬到了“乐读吧”中,孩子们可以围坐在一起,一起阅读纸质书或戴上耳机聆听电子书。

一旁的朗读亭也是七宝实验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据了解,这座看起来像电话亭的小亭子是利用曾经的核酸亭改造的。

课余时间,学生也时常会走进朗读亭,朗读喜欢的片段并录音保存下来。

走进教学楼里,不难发现每个楼面都摆放着一个电子漂流柜。

据了解,学校的图书馆每周对学生开放一次借阅,但曾有学生反映说,每周一次的借书的机会好像不太够,于是学校为孩子们添置了一批电子漂流柜。

每个柜子里大约有40~50本书,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学生证进行书籍的借还。因为电子漂流柜中的书籍摆放数量有限,学校也鼓励学生阅读完后进行互相交换,起到拓宽阅读面的作用。

校长王瑾也表示,七宝实验小学的阅读探索之路起步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

但是,就像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充分的教育”一样,七宝实验小学注重聆听孩子们的声音、举办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关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

学校每年都坚持举办不同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并让孩子们参与到学校图书馆的改建建议征集,为他们打造一个“梦想中的图书馆”。

“梦想中的图书馆”征集活动

每当看到学生在课后服务或其他碎片时间自觉地拿出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时,校长王瑾很是欣慰。

她认为,学校想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认为,阅读不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而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