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千万阅读率的回乡散记作者又回乡了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晔 2015-11-03 09:28
摘要:有些东西,数十年前就被费老言中。费孝通在其被奉为中国人类学奠基之作的《江村经济》中写道:“若都市靠了它的技术的方便……结果是农民守不住耕地,都向都市集中。在农村方面,是经济的破产……”老人晚年也反复强调:“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不愿看到,城市人满为患,而身处城市的异乡人却有着“回不去的家乡”,这,便是今天我们重提费老的用意。

王君柏万没想到,自己一篇有感而发、略接地气的2015回乡散记,在微信朋友圈竟达到千万级的阅读与转发。他分析原因,“大概是激起了人们心底的乡愁吧”。太多人跟他一样,生活在城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留恋故乡。

 

意外之余,他觉得最有意义之处,在于这篇笔记,无意间成为他对最为崇敬的前辈学者费孝通先生105周年诞辰的致敬与纪念。就在昨天。

 

王君柏想,假若费老还在世,他一定欣慰,他笔下的农村样本——“江村”(苏州吴江七都镇开弦弓村),在中国发达地区的农村已成群出现;但他也一定焦虑,中国内地农村,远没有“江村”那份幸运,乐居富民不离乡的心愿被城市化的车轮碾压后,所见却是凋敝衰败、亟待重建的乡土。

 

有些东西,数十年前就被费老言中。费孝通在其被奉为中国人类学奠基之作的《江村经济》中写道:“若都市靠了它的技术的方便……结果是农民守不住耕地,都向都市集中。在农村方面,是经济的破产……”老人晚年也反复强调:“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不愿看到,城市人满为患,而身处城市的异乡人却有着“回不去的家乡”,这,便是今天我们重提费老的用意。

 

老人与田地

 

老家村里一位80岁老妪自杀了,这对王君柏震动不小。她曾是村中风云人物,几个儿子又颇有出息,可老人无病无伤,偏要走绝路。

 

人不可能没来由地选择自我了断,这是促成王君柏今年暑假回乡看看的动因之一。他是湖南常德石门县人,现为无锡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心理学副教授。他读研时开始阅读《江村经济》,由此成为费老“粉丝”,今年又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得以进一步研究前辈思想的源与流,思考社会学的中国化之轨迹。王君柏不喜浮于表面,对身边任何事都愿思考一下,他说,“有责任的学者本应如此”。于是今年7月,他回湖南老家,前后一周,每日与来访者闲聊,略作笔记,回无锡后便成一篇回乡散记。

 

令他感慨的是,访谈的对象中没有青壮年,大多是六七十岁老人,他们跟家乡的田地一样寂寥。

 

那些田地,远不及王君柏所工作的苏南来得吃香,“苏南一亩地,交给别人种,坐收千元,但放在我们湖南老家,苦于家中没有劳动力,只能无偿地交给别人种,而且是恳求别人帮忙。要想收租?那是天方夜谭”。

 

因为连插秧割稻的人手都捉襟见肘,老家的水田只能当旱地用,最普遍的是种玉米。过去要犁地、锄草,而今全以化肥、农药代替,导致土地板结、退化、产量大减。老人们实在有心无力,只剩自嘲:“这哪是种地啊?”

 

更省力的方法是种上茶叶或油茶,以表明这田地仍有主人,至于茶叶谁来收,能否卖得掉,则另当别论。

 

老人们担心,他们是最后的守田人。他们的恋土情结,一如作家贾平凹所言,“就像乌鸡的乌,乌到骨头里”。可是下一代呢?他们多在外打工,唯有春节、祭祀、葬礼才能将他们“召回”,还能指望他们种地吗?村里的儿童对土地恐怕更无感情,他们不过暂时寄托在此,待到十五六岁,也要跟他们父母一样“东南飞”了。

 

听父辈们感慨,30年前是村里最鼎盛时期,彼时,刚分产到户不久,村里132人,老中青搭配合理,青年占了一半。然而30年过去,村中现有人口仅剩当年三分之一。人是活在希望中的,当农村后继乏人,当老人看不到未来,当他们担心自己动不了时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他们中的有些人宁愿不活。

 

想必那位自杀的老妪便是如此。在农村,每一名子女都事先被分配好赡养老人之责,理论上,老太该由二儿子照顾。但二儿子是国家工作人员,不在农村,老太又不愿去儿子所在城市。那天,该是烧饭时间,对门的村民见老人家烟囱好久都没冒烟,推门一看,发现老人已自尽窗边。王君柏不由黯然,“老一辈是最辛苦勤劳的一代,一生与土地为伴,对此倾尽了感情。子女外出务工,他们又担负起带养第三代的重任。待自己日渐老去,无人照顾或照顾得很差,没有生活质量可言,那么生与死便是‘两可’的选择”。问题是农村老人自杀已并非孤例,有学者统计,农村老人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

 

于是王君柏在笔记中感叹:“一座座新坟的出现,直观见证了一代人成为过去。他们在此劳碌了一辈子,最终发现后续无人;自己辛勤开垦出来的田地,正被繁茂的树木渐渐吞噬;他们心中的理想家园,不再是后辈们眷顾的住所,甚至有的坟头,也难得有人来烧那一炷香了。”

 

“甘蔗”和“混混”

 

聊天对象中一名尚显“年轻”的男子,是46岁的第一代进城务工者W。

 

在王君柏看来,这是一位处于“临界”状态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打工潮北上南下,对农村尚有感情,于是一生积蓄,和大部分一代农民工一样,用来在家乡盖房。因买不起钢筋,只能求表面风光,用空心砖头搭建起的二层楼房,只要不发生地震,也是用来攀比的资本了。而今,W快要知天命,于是告老还乡,但他对土地,已远不及上一辈那般视若珍宝。想种点东西,发现劳心劳力,不由得心里要比较——同样的体力付出,在城里至少能挣回点钞票。于是忍不住又返回深圳打工。然而论体力、技术,他都不及年轻人,觅不到好活,只能当保安,或是大热天的帮人家看锅炉房。受不了这憋屈,W又回乡,如此反复,徘徊在家乡和继续打工之间,感觉两边都是鸡肋。

 

王君柏觉得,这正是“一代”的结局,“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城市,如一根甘蔗,被城市咀嚼并吞咽了甜汁后,只剩残渣”。

 

而“二代”与“一代”不同,他们直奔主题,完全以扎根城市为目的,却很可能希望落空。根据王君柏这些年来的观察了解,如今二三十岁的农村孩子,正面临“阶层固化”的困境——“真正能从农村走出来考上大学的,要比过去来得更困难。而步父母后尘外出打工的,则很难在城市找到真正体面赚钱的工作”。这些年轻人带着鲜明的共性,他们不如父辈们吃苦耐劳,却自小在电视中获知了城市的五光十色。对于城市的迷恋根深蒂固,精神也随之接轨。显然,他们不会委屈自己,追求表面花哨,不断更换苹果手机。王君柏曾专题组织学生调研,发现二代农民工很少有积蓄,即便有,也难以支撑他们即便在二三线城市买房。

 

于是,当立足城市梦破,当他们被迫在融入城市与退回乡村之间游离时,这个欠稳定且庞大的群体,便增加了一种可能——成为乡村与城乡结合部的“混混”。

 

王君柏的相熟者中,便有这样的“混混”,通过顺藤摸瓜,王君柏发现背后有更大的圈子,但凡打架,圈内一大帮人齐上阵,又或是敲诈勒索,强买强卖,霸王硬上弓。不容忽视的是,前留守儿童成了“混混”的主要后备力量,其成长轨迹一目了然——由爷爷奶奶带大,自小没有父母监管,成绩差,无人认可。“但人人需要自尊,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自尊,那只能采取非正常手段,譬如以武力征服或占有。”王君柏所认识的那位“混混”,欠款买了车,与人几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动辄骨折,最近又判刑。其前景更是堪忧,“你想,他因打架而坐牢,今后‘复出’势必威望更高,改邪归正的可能性很低”。

 

给乡村机会!

 

随着得力青壮年的日益匮乏,乡村已经难以出现真正乐于思考的领袖。在丧失集体感、又在市场促进下不断“理性化”的农村,人心犹如一盘散沙。

 

譬如修路。访谈中,据王君柏的父辈们回忆,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由国家组织修路,有一条路从村中穿过,但各自然村,始终没有摆脱肩挑背扛。直到本世纪初,各村的老一辈村民,哀叹再也背不动、挑不动了,自发组织修一条简易公路,男女老幼齐上阵,以一个冬季之功,勉强修通。然而,在山区雨水冲刷下,简易路仍是路难行,大卡车进不去,小三轮摩托车总是蹦跳着跋涉。

 

事实上,在全国乡村道路硬化的大背景下,完全可以由村出面,申请到相关资金。只可惜无人牵头,而村委成员多住在大马路边上,并无迫切之需。

 

散沙背后,人无敬畏,乡风良俗亦丧失了约束力。王君柏回乡所闻所见,一些十六七岁少女忽而私奔忽而又回,多次堕胎;夫妻间,不再相敬如宾、互有底线,因外出务工而天各一方的彼此,不愿再难为自己,于是各自凑对,难有自律;村中更常有年轻母亲,忍受不了贫困生活而离家出走,撇下不足一岁的孩子。孩子的父亲在外打工,似也习惯成自然,会不断给孩子换新妈妈……

 

农村,难道真就这样,任其支离破碎吗?费孝通所主张的城乡平衡发展,难道唯有在沿海发达地区才能实现吗?是否,真应了经济学界的另一种观点:乡村的牺牲造就了城市繁荣,乡村最终的归宿就是走向城市吗?

 

但不可否认,内地农村所出现的城乡割裂,存在资源配置上的严重失衡,存在行政力量在城乡间的“厚此薄彼”,这直接或间接促成了乡村逐渐被边缘化。

 

根据王君柏的观察,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譬如,早些年,部分地方政府将房地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而今,包括政府自己投资的各种楼堂馆所在内,商用地产已严重过剩,并在局部地区出现“鬼城”。以至于对为官一任而言,过去是“谁能贷到款谁最有本事”,而现在则是“谁能将这些资产变现谁最牛”。

 

一边是大量投资被白白浪费,另一边,却是真正需要修路的农村所能争取到的资金极其有限。资源到不了它该去的、真正被需要的地方。

 

资源配置的“人为中心化”,还体现在乡村教育资源的撤并上。在许多农村,乡村学校被合并到县里,几十里上学路,家长们不得不到县里租房、陪读。而县里稍有地位、身份的人,又挖空心思将子女送往省城,如此层层向中心集中。王君柏曾就读湖南某县级中学,“我上中学时候,一个年级6个班,270人。而现在,每个年级招1500人以上。如此多的生源,证明乡村的学生数量远没有减少到需要乡村学校撤并的地步,反倒是地方政府有带动房地产业和县城消费的‘良苦用心’”。

 

这是眼下各地的时髦做法——有些地产商先与当地优质学校谈妥,楼盘变成“学区房”。于是乎,只见学校忙搬迁,房子的确好卖了,但10年不到,学校再迁址……

 

与这些被人为规划出的“中心”构成强烈对比的,是乡村医生、乡村教师愈发单薄的待遇保障,“人都想实现自我,然而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四线,仿佛最无足轻重的就是乡村了。所有人的导向都是向高层次城市流动,在小城市都不够气壮,更遑论乡村了。越是如此,乡村就越没有机会,没有地位,没有希望……”

 

所以王君柏热切呼吁,“给乡村机会!”而机会来自制度的安排,“地方应尊重和关注乡村自下而上的需求,政府更应该助推鼓励,让在大城市工作的优秀人才,有机会为家乡做贡献,一些地方的‘乡贤委员会’值得借鉴”。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国内已出现少数有识“乡贤”,自发回乡,再造故乡。全国返乡大学生论坛发起人陈统奎,是他家乡海口市博学村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人。他入学前,村民给他凑学费、办酒席,乡恩难忘。读书时,他多次写信给市领导,村里的用水问题终于得以解决。而今,他在工作多年后折返家乡,从事乡村生态重建和社区营造。他说,“要建有傲骨的美丽乡村”;数年前,浙江青田县36名华侨,纷纷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柬埔寨等地回国,在家乡当起芝麻村官,用自己经营企业和海外闯荡的经验、视野和资源来建设新农村;而在上海滩,第一位拿到上海“蓝印户口”的温州企业家邵联勤,于2011年回到了其老家樟岙村,“跨界”担任起村委会主任……

 

农村需要这样的优质乡贤,将一盘散沙重新凝聚起来,而支撑他们的,是剪不断的乡愁——农村,始终意味着人和人、人和食物、人和土地间的最美好关系。

 

假如费老还在,他不禁要问:谁来消弭城乡裂痕?谁来拯救沦陷的故乡?

 

(本文刊登于今日《解放日报》。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