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TA的朋友圈|年轻村书记“玩转”资金一个多亿,致富“脑洞”大
分享至:
 (28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24-04-10 11:58
摘要:薛黎荣是个闯将,能干点儿别人想不到、不敢干的事儿。

工作这些年,我们认识了好多村书记。在上海这座大都市的乡村发展中,他们就像一个个掌舵人,可以说,一个村好不好,书记是关键。

不过,村书记的队伍正在年轻化。拿浦东新区来说,全区355个村,85后村书记有36位。

没有老书记们的人情练达、威信声望,年轻书记要在广袤田野上既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又得办好老百姓的事,不那么容易。

幸好,他们常常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翻了几位村书记的电话通讯录,发现今天的乡村治理,离不开这些带头人的“朋友圈”。能叫得动什么人、盘得活什么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村的当下和未来。

——————〉〉〉〉〉〉〉

薛黎荣的长相多少有一些“欺骗性”,皮肤黝黑,笑起来憨厚,又爱穿一些深色的衣服。虽然是1987年生人,但乍看一眼,总觉得是个上岁数经验丰富的老书记。

当然,人的成熟与沉稳有时是自身的禀赋,有时是因为经历过事。二十来岁做社区干部时,薛黎荣就啃过“硬骨头”。为干好拆迁工作,甚至被居民拎着刀子威胁。

三十来岁,党组织又把浦东新区张江镇唯一的规划保留保护村——环东中心村,交到薛黎荣手上。这个村集体多年没有“增收”了,他得想办法“变”出钱来,给村民分红。

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城市,绝大多数乡村的集体经济规模都是有限的,而一个村书记手里可支配的资金、可利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在没有多余建设用地可用,没有厂房资源可租借的情况下,要干出一番事业,难度不小。

可薛黎荣却大胆撬动了资本的杠杆,为村里上马了1.5亿元的保障房投资项目。当年均收益700万的投资测算结果在村民大会上公布后,许多老百姓欢呼着,投下了赞同票。

如今,项目已经启动施工,为了最大限度保障集体利益,新成立的村属房地产开发公司里,薛黎荣也担起了公司法人的重任。

右二为薛黎荣本人。

1

薛黎荣身上有股“莽”劲儿,走路步速奇快,语速也是,几乎找不到插话的空。不知道这“雷厉风行”的外表,算不算他被分配到曾经孙桥地区房价最低,以“脏、乱、差”出名的紫晶苑做居民区书记的直接原因。

总之,7年前到任时,这个小区开发商几近破产、物业基本瘫痪。当时整个小区超过66%的路灯是不亮的。再加上路面坑洼不平,夜间开车几乎是在黑灯瞎火中“弹跳”着行进。还有许多老年人说,要是天黑后出门,不是被石头绊倒,就是被忽然拐弯的车吓到,简直是险象环生。

第一步是修路。一开始小区还没有成立业委会,小区维修基金用不了,薛黎荣就自掏腰包垫了一笔钱。再后来终于更换了新的物业公司,他又经过反复协调斡旋,说服物业公司预先垫资,更换了小区所有损坏的路灯。

最难搞的是违法搭建问题,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小区,违建最多的时候竟然有将近100处。一处处谈、一处处拆,到最后几个“老大难”的点位,还有人举起菜刀对着这个年轻书记,想要震慑反抗。薛黎荣倒也不怕,“我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做事,那么多老百姓都是我的靠山。”

好不容易理顺了紫晶苑,薛黎荣又奔赴了下一个战场——环东中心村。

身处张江科学城范围内,这个村与上海其他乡村比,多少有些另类。一方面,同样是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倒挂,但这里的外来“村民”,相当比例是周围企业的白领、蓝领、科技人才等。大家承租能力更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高,在与本地村民的经济互动中,也强化了后者的市场意识。“我们的村民一年光靠出租房子,能赚十多万呢!”

另一方面,张江科学城外延日益扩展,目前,环东中心村已经规划了1平方公里的总部经济园,未来将成为一个聚集生物医药类企业的园区,与村民的居住地仅隔一条三灶浜。而村里除了仅存的6处厂房每年租金收益约100万元外,几乎再没有可增值的资源。

特殊的区位格局,同时带给环东中心村机遇和挑战。张江镇党委政府感到,如果不能把这个村的潜力挖掘出来,找到新的集体增收方式,振兴就无从谈起。“薛黎荣是个闯将,能干点儿别人想不到、不敢干的事儿,这是我们派他去的原因。”张江镇党委副书记汪仕敏说。

2

薛黎荣的“赚钱”思路,一开始也比较局限。到任后,他把村里的人、钱、物、地盘了一圈,找到一块荒废多年的空地作为切入口。

这块地属于镇集体,里面既有农用地,又有林地,还有少量建设用地。此前,一位非遗项目传承人租赁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开展非遗活动的场地和产品展示空间,但利用率不高。

几次谈话,薛黎荣发现此人还有一个“斜杠身份”:运营一家团建基地公司。通过村集体建设、第三方公司运营的方式,一个全新的露营基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环东中心村投入使用。根据协议,每年,这家公司向环东中心村支付10万元,作为集体资产的增收部分。

一次,区领导到环东中心村走访调研,则彻底打开了薛黎荣的“脑洞”。区领导提议,既然村子紧挨着园区,为啥不把保障房的生意做起来,再建一些商业配套,完全不愁没生意。这是环东中心村致富的绝佳机会。薛黎荣立即决定开干。

以往浦东地区的保障房项目,都是建设在国有土地上。环东中心村要想利用村集体土地建设保障房,势必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土地的局限。村委会把现有的6处厂房都分析了一遍,发现仅其中一处占地4000平方米的空间较适合,但因为容积率太低,按照现有规划修建的话,只能增加约50套房,“改造成本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薛黎荣主动找到了镇里相关部门群策群力,最终决定走调整规划的路子。不过,调整环东中心村郊野单元规划,重新布局各类用地安排,少则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大家都觉得“等不了”。

镇里帮助薛黎荣积极向上反映,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的指导,最终启用了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专项编制的方案,通过总量不变、指标平移、增减挂钩、先减后用的方式落实了建设用地指标,还将项目地块建筑限高提升到24米,这样一来,再建保障房,套数就可以增加到500套。

解决了地,再就是项目审批的问题。因为此前浦东没有在集体土地上建设保租房的实践,相关审批也没有操作路径。在张江镇的支持下,环东中心村专门成立了一支村书记挂帅、村“两委”青年党员、镇下派党员干部组成的“联合攻坚项目小组”。

大家以前干的都是社会治理工作,现在,要开始学着看规划、跑审批。“起初谁也不知道怎么跑,拿着材料去了审批部门,发现缺这少那,再回来重新准备,再去。”

得知这是一次“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审批部门也愿意配合,共同投入这场新试验。终于,环东中心村走通了浦东首个集体土地上建设保租房项目的各个环节。

薛黎荣走访村民。

3

不过,要让一个村自己投资建设一栋楼,难题接踵而至。“你能想象,我们村里必须要先成立一家集体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才能搞投资建设吗?”

在此之前,上海还几乎没有一个村干过这种事儿:招聘专门的财务、项目主管、拥有建筑师资质的相关人员,还要在有关部门申请到二级开发资质。成立公司后,薛黎荣担任公司法人,公司逐步进入常规运转,紧接着就是要找合作伙伴。

村集体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可以开发这栋楼,但后续的运维却并不专业。“我们也盘算了,如果自己硬着头皮上,或许成本可以低一些,但服务质量不一定高。最终我们选择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并达成了合作意向,初步测算每年村集体收益可达700万元左右,往后再根据市场递增。”

运营问题也解决了,下一步就是融资。环东中心村集体账户里原有5000余万元,按照规定,其中部分可以用于建设类投资。但距离造一栋楼的1.5亿元成本,还有很大缺口。

夹着一本设计方案、一本保障房运营合同意向书,薛黎荣就这么敲开了银行的大门。薛黎荣说,在此之前,他谈过最大的“标的”也就是自己家买房子了,“有多少人一辈子‘折腾’过这么多钱?”

虽说现在有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这一政策抓手,但银行是不是愿意贷款、愿意贷多少,以及能谈到多少利率和贷款周期,还是要看项目本身,以及谈判人的能力。

从一开始拿到3.5%的年化利率,到后来逐步降到3.2%、3.0%,薛黎荣几乎使出毕生“砍价绝学”,整日游走在各家银行之间,跟大家打起了价格战、心理战。“其实当他把3%年化利率的低息贷款方案拿到镇党委政府时,我们已经原则上通过了。但他还在坚持谈判,就为了给村集体的老百姓争取更多的权益。”张江镇党委副书记汪仕敏说。

第6次走进农商银行,薛黎荣终于和对方达成了年化利率低于3%的协议,几乎是同期银行放贷的“底价”,环东中心村保障房项目总算有了开工的底气。

去年10月31日,锣鼓声中,项目宣告奠基。同步建设的,还有周边的一圈配套设施。薛黎荣心里还打着别的算盘:“村里孙浦路以东,原来就缺少商业和公共设施配套,借这次建设机会,满足入住白领消费的同时,也要给我们本村的老百姓谋福利。”未来,这片区域除了有社区食堂、便利店、健身房之外,村委会还计划将一部分办公职能注入进来,开设一个小型的公共服务站点,方便大家办理各类事务。

“那你现在可以歇口气了吗?”瞧着风风火火的薛黎荣,记者问。

“怎么可能!”薛黎荣提高了嗓门,“前两日还在搞施工车辆出入口的审批,把施工现场周围一圈老百姓都调研了一遍,终于选了一个对大家影响最小的位置作为出入口。这两天,又遇到管线搬迁问题。总之,还有好多事情在后头,你说,我能停下来嘛!”

环东中心村风貌

栏目主编:黄勇娣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