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打造演艺产业创新的“上海样本”,“演艺大世界”如何实现新突破?
分享至:
 (14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宛竹 曹祎遐 2024-04-08 06:30
摘要:可以从社会资本、平台联动、数据治理三个角度寻找突破点。

近年来,上海紧紧锚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努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演艺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主流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塑造文化品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的深入推进,“演艺大世界”的核心示范区作用不断凸显,成为引领上海演艺产业的文化地标和演艺名片。自2018年11月正式定名发布以来,“演艺大世界”作为剧场、演艺空间全国密度最高的地区,创新性地集聚了戏剧、舞剧、音乐剧、戏曲、话剧、元宇宙沉浸剧等多元化表演业态,成为优秀演艺项目和原创精品剧目的全球、亚洲和中国首演的首选地。同时,“演艺大世界”比肩国际一流演艺街区,不断发挥“演艺+”的破圈作用,通过商旅文融合发展,将市民和游客的观剧活动延展成为长链条的文化生活和消费体验。

“演艺大世界”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对促进上海演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为顺应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对上海演艺产业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应以“演艺大世界”为锚点,统合现有优质文化资源,吸纳新技术、新模式,拓展和优化演艺产业链条,形成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演艺产业高地。具体而言,“演艺大世界”可以从社会资本、平台联动、数据治理三个角度寻找突破点。

吸纳资金,助力产业生态优化升级

1、撬动民间优质资源,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产业投入模式

资金的多元化展现出“演艺大世界”的市场活跃度,如何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带动社会各方共同助力演艺产业优质作品培育和产业升级,关乎演艺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国际知名演艺街区为“演艺大世界”提供了经验参考。比如纽约百老汇,政府直接拨款不足全部资金来源的四分之一,运营管理主要依靠舒伯特集团等大型剧院集团公司,剧院重点引入原创剧、本土剧、小成本剧演出,为其提供低成本剧院平台,以政府补贴、企业赞助、公益捐赠等提供票价优惠,有效控制戏剧投资风险,提升演艺产业活力,“试演”成功后再转入商业性大型剧院演出,这一模式成功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的合作参与。“演艺大世界”也应充分发挥公共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的吸附效应,设置“基金”和“专项”,帮助优质民间资本“挤入”演艺产业。

2、探索演艺产业“轻资产”评估模式,丰富演艺企业和项目融资途径

演艺企业的经营资产以无形资产为核心,包括演艺作品的版权、演艺作品创作者和管理人才、销售网络等,难以通过现有估值体系予以计价,同时缺乏固定资产等常规抵押品,因此需要通过无形资产融资创新,化“知产”为资产,才能助力演艺产业吸纳更多社会资源。早在1997年,美国摇滚巨星大卫·鲍伊将自己音乐专辑的未来版权收益作为基础资产私募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成为世界第一款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此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积极推动专利权和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但目前我国相关实践案例较少。“演艺大世界”未来可借助上海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高水平改革开放知识产权强市的契机,试水演艺IP证券化和质押担保等多元融资方式,为演艺产业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3、完善演艺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打通社会资本参与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上海已经通过建立文化发展基金、设置“文金惠”专项金融服务等方式扶持演艺事业发展,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和演艺企业对彼此的运营模式缺乏了解,致使金融机构在演艺产业的活跃度较低,仅有开心麻花、七幕人生音乐剧公司等少数公司获得融资。在金融业成熟度较高的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用评分体系,并提供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的对接服务,形成从起点到终点的链式金融服务。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未来政府部门可牵头搭建和完善投融资服务系统,并对接“大世界演艺资源交易平台”以及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演艺板块,效仿美国向文化企业和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增强演艺资源的市场透明度,从信息端提升“演艺大世界”的文化企业和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高效匹配社会资源,节约社会资源的利用成本。

平台联动,借助新媒体丰富演艺形态

1、增加与新媒体合作的对接入口,实现演艺活动的线上线下联动

现阶段,新媒体对演艺活动的助力并非是简单的宣传合作、信息告知和票务分销的渠道补充,凭借其拥有的丰富的科技创作与运营能力,新媒体平台对增强艺术体验、形成观演—互动—消费的市场闭环,促进商旅文合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演艺大世界”有必要与新媒体开展深入的资源整合交流,调动剧院和院团的丰富资源,利用数据流开发全新应用场景规划,放大演艺产业的传播力与辐射能力。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尝试,如去年11月上海国际艺术节全新推出的“ARTRA自定艺”的公共项目“城市探索”带来最新作品《不是月亮》,在大世界的头顶升起一轮人造巨型月亮,以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展现新媒体时代下当代城市的多维表情,吸引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既赋能了黄浦商圈的夜间经济,又实现了民众在城市空间中的文化共情。

2、借助新媒体宣传“演艺大世界”品牌,推进高雅艺术在网络上的传播与普及

与传统媒体投放广告的推介方式不同,新媒体平台的主体用户素质与消费水平和演艺活动主要观众存在较大相互覆盖的体量,可通过虚拟社区和粉丝互动精准定向投送宣传内容,这样既降低了营销成本,又提升了用户黏性和转化率。同时,新媒体平台往往具备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通过对传统剧目的创新性改造,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作品的线上推广。如2022年底《三体》与B站的合作,形成了流媒体矩阵式输出、线下舞台化和场景化的创新性加工,充分挖掘了这一文化IP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演艺大世界”亦可鼓励演艺机构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通过剧目互补、宣传活动、活动互惠等方式,合作运营文化IP,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满足不同阶层的市民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3、与新媒体平台开展深度合作,突出具有“演艺大世界”特色的长效性

“演艺大世界”与新媒体平台的联动不应局限于特色节日活动的合作,可以通过增设演艺模块,安置跨界演艺的潜在推流,实现“互联网+”,以消费指数吸引“注意力经济”的溢出效应。如小红书于去年9月与区域产业跨界联动,组织专业团队在本地生活模块开展设计“演艺展览地图”,加大对演艺剧目相关笔记地的扶持力度,促进剧院剧目个体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流动,提升创作者数量,营造文艺气息鲜明的线上线下空间场域。未来可通过与小红书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开发“演艺大世界专区”,将“演艺地图”等暂时性特色活动转化为常态推送功能,借助小红书的“种草经济”优势,促进高雅艺术推广普及,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选择,共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数据治理,夯实产业数据底座

1、整合票务系统,建立透明化、标准化的票务监管服务平台

知名演艺中心往往拥有完善的底层数据构建,如百老汇的粉丝俱乐部构建了线上数据库,帮助观众轻松查询纽约百老汇本地及海外巡演所涉及的剧目、剧院、演员、获奖情况等诸多信息。而“演艺大世界”目前缺乏权威的市场数据收集分析机构,不同类型剧场之间票务信息、上座率、演出场次等演艺信息存在壁垒隔阂,使政府和演艺机构无法获得充分的市场信息,不利于对演艺资源的整合,增加了政策制定的难度。未来,“演艺大世界”需将榜单体系、产品展示、衍生品销售等数据一并纳入数据系统,形成综合的数据分析体系。通过票务数据库的建设,构建反映区域消费水平的指数体系,推动未来演艺产业大数据模型的建立和分析,从而厘清消费增长点,明确政策扶持方向,优化演艺产业结构。

2、拓展新媒体平台与剧场票务的链接途径,刺激更多游客转化为演艺消费群体

整合票务系统难度系数较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而剧院票务与新媒体平台的对接可以短期内弥补票务信息分散的劣势,通过多元宣发渠道和网络数据分析机制形成良性的互动效应。如南京东路尾票亭作为票务合作机制的创新之举,通过向市民和游客进行“演艺大世界”品牌宣传、剧目推荐、尾票销售服务,促进演出方扩大剧目宣传,增加票房销售,进一步带动周边文旅消费。由此,通过互联网效应放大尾票亭功用,不仅可以更为迅速扩散票务信息,更能通过视频推送、积分打卡、不定时红包等社群互动形式,将尾票亭信息注入新媒体平台的日常应用场景。

3、完善人才服务数据库资源,打通演艺人才市场供需信息通道

当下人才数据库的缺乏,尤其是非体制内、灵活就业的演艺人才评估方法和就业信息不够完备,使市场供需信息不透明,增加行业不确定因素,导致演艺人才与市场错配,不利于文化演艺高质量内容生产和上海演艺产业稳定长期发展。因此,需要利用现有资源建立演艺人才信息的数据库资源,提升演艺人才的市场化程度。未来可重点拓展上海艺联下属新文艺工作者组织的职能,集结社会中零散的文艺工作者服务性组织机构,统计各机构已有的自由文艺工作者的相关市场信息,形成统一的演艺人才管理数据库,并对接“演艺大世界”平台。通过“演艺大世界”反馈的市场需求,与人才数据库进行有效匹配,打通市场人才供需信息。

作者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