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高校专业调整,承载着哪些期待?
分享至:
 (6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飞君 2024-03-21 06:56
摘要:让专业设置顺应当前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31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内共包含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其中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

过去多年,社会对高校专业设置滞后问题时有诟病。比如,一些传统工科专业如机械制造、土木工程等,在课程设置上仍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及时融入现代科技和创新思维,导致学生毕业即面临知识过时,难以适应新技术和行业发展。又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已迅速崛起,但部分高校未能及时设立相关专业或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在这些领域的学习需求,也限制了高校在培养新兴行业人才方面的作用。

此次的专业目录调整,教育部针对这些问题明确“导向”做出了改进:在新设24种专业中,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等专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设置中国古典学等专业;聚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需求,落实体育强国建设部署,设置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专业。

在微观层面,专业调整一直与学生就业紧密关联。本次专业调整,也强调了就业导向,要求进一步强化就业与专业设置的联动,其中尤其突出“推动各省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梳理报送就业率相对较低的专业,为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供参考”。这些举措给予不同高校自主调整的空间,有助于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当地特色,更好地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匹配,降低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高校在本次调整中展现出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地域特色。如云南农业大学开设的全国首个全日制咖啡本科专业“咖啡科学与工程”,以及南京林业大学的“生态修复学”专业,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特点,与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质量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高校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如何让专业设置顺应当前以及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在毕业生和行业需求、就业市场之间建立起连接,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这项工作不仅事关学生的个人发展、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也关系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高校对专业调整不能停留在被动响应的层面,而应以更加积极、开放、创新的姿态,不断推动专业设置的优化与升级,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人才。

栏目主编: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