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数据 > 数据洋葱 > 文章详情
贩卖焦虑再割韭菜,网上“AI课程”的这些陷阱要当心
分享至:
 (2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连俊翔 许涵毅 2024-03-15 06:30
摘要:内容差,难退费。

在互联网平台的加持下,知识付费成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商业模式。

有着专业知识的人向知识爱好者传播知识,后者以酬金的形式回馈对方。目前,国内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已经突破5.7亿人,市场规模超过千亿人民币。

从理财到文学,从育儿到情感……可以说万物皆可知识付费,而今年最火的知识付费课程中,“人工智能”必定榜上有名。以“人工智能课程”为关键词搜索,在淘宝上便有近千节课程,包括视频录播、直播课程、一对一培训等,价格在10元至2万元不等。

不过,这些课可说是良莠不齐。前段时间“AI课巨头”李一舟翻车,就颇具代表性。我们基于黑猫投诉平台上近三年“AI课程”相关投诉需求,总结了以下几个陷阱,帮你避免被坑。

虚假宣传引人入瓮

在近1300条投诉中,“虚假宣传”占了近四分之一。消费者的控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粗制滥造,二是内容与宣传不符。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AI技术有着较高的门槛,而一门主打着“技术小白都能听懂的AI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网络课程内容参差不齐,即使是些“大咖”,也免不了水课。

就如此前饱受争议的李一舟,在黑猫平台上有约50条投诉,内容质量差是主要骂点

这些视频一般都强调“不要被时代淘汰”、“看完就能赚钱”、“抓住风口”等卖点,使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

但实际看完后才直呼受骗,不仅“内容浅显”、“无干货”、“废话连篇”,有些甚至是“百度搜索结果的集合”,原本指望的“看完就能赚钱”一点影子没有,自己倒先成为第一批被收割的韭菜。

零元引流再割韭菜

然而,“看了白看”只是第一步,更“高明”的虚假宣传,是进一步诱导消费,也就是“看完后还继续骗你钱”

例如购买了李一舟课程的消费者表示,“看了三天的直播,根本没有任何知识点,都是PPT展示,展示的内容还都是为了买1980元的课程,一个套一个,把人当傻子。”

相似的套路也出现在一些知识付费大V的内容上。

有消费者揭示了其中的操作方法,先用0元引流上课,然后讲了些常识后,再号称365元就可以买具体的操作课程,“我以为是啥高级得不得了的东西,付钱打开应用才发现上当了,纯属夸大其词,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

部分课程更是打出“学完保证接单”的承诺,以收取高价学费。

例如,一个高达5980元的AI绘画王者班,宣称在学习的45天内,会安排消费者接单,并且收益不低于1000元。

这些承诺最后当然都很难兑现,而消费者却付出了真金白银。根据投诉者申请退款的金额来看,大多数课程的费用并不便宜,价格平均值在1万元左右,中位数约为6000元,最高的索赔金额达到13.9万元。

退费难比上青天

课程内容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旦买了,要想退费,比登天还难。

退费难也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令消费者愤怒的“霸王条款”,另一种则是稀烂的售后服务。

“霸王条款”,通常要在消费者申请退费时才发现。

例如,一堂关于人工智能绘图的课程(Stable Diffusion),售价1980元。虽然合约中标注可7天无理由退款,但实际每三天才提供一节20分钟的课程,等到消费者发现内容“很水”后,已远超过7天时间,申请退款自然被拒绝。

或是在签约时,根本没有注意合约,等到学习过半发现“课程严重脱离实际”,想要申请退回后半部分的学费时,反被告知“要收取高额违约金”。

如果说“霸王条款”是退款无门,那无保障的售后服务,则是在答应退款后开始踢皮球,或是直接失联。

“没交钱前,客服回复都很快,现在要求退款了,就不理人了。”在黑猫投诉平台的相关投诉中,有近38%的消费者抱怨售后服务找不到人。

“打电话给客服,客服说课程老师会来联系我,问了老师,老师又说不归他负责,再电话给客服,就没人接电话了。”

在不断地被踢皮球后,不少消费者表示无奈,因为“没有退款流程和渠道,也没有退款进度”,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K12教育成为重灾区

在大众印象中,AI课程主要收割的是害怕掉队的打工人,但实际上,与K12教育相关的投诉量反而更多。

一些针对孩子的AI课程,和ChatGPT、Sora这类前沿技术毫无关系,而是套用AI技术包装后的美术、音乐、逻辑、编程等课程,看似吸睛、高大上,实际只是具有一定交互指令的视频内容。

例如,诸多带有AI字眼的美术课程,并非使用Stable Diffusion等AI技术制图,而是让孩子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以闯关解锁的方式一步步展开,与电脑互动,就美其名曰AI授课,这样还能节省成本,采用录制好的视频。

如被投诉最多的VIPKID,不少家长反映,原本报名了其一对一英文辅导课程,但都被推荐转为AI课程,也就是录播课,效果较差。

还有一些课程,是AI技术不达预期。

消费者投诉某品牌AI课,表示在购买课程时,广告中宣称其AI有智能纠错功能,但付费后发现,所谓的智能纠错,只是根据孩子的发音评分,而并非如消费者所期望的能帮助孩子纠正发音。

作为新事物,知识付费的快速发展,考验着市场监管,也考验消费者自身的辨别能力。学习知识是好事,但想要通过简单学习后就达到“变现”、甚至“暴富”,几乎不可能。另外,对于那些传播技术和知识焦虑的教程,也要多个心眼,谨防受骗。

在知识付费的道路上,一定要睁大眼睛,别让自己的钱包成了别人的韭菜田!

栏目主编:尤莼洁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