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马桶”还是“蹲坑”?全国两会上,为何要讨论这个问题
分享至:
 (42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雪妍 2024-03-11 08:40
摘要:两会观察 | 对许多方面的工作来说,办不好这样的“小事”,恐怕也很难办好“大事”

今年全国两会,有一位人大代表提到一个以前少见的“男性排队候厕”现象——有个公厕本来有四个坐便器,改造后只剩下一个,新添的都是蹲便器,但很多老人因为身体原因蹲不下来,只能排队等候。

除了公厕改造,代表建议里还提到了年久失修的健身器材、不方便的休息座椅等有关公共设施的问题。如此小的事,为什么要在全国两会上郑重其事地提出来?

其实,这几天热度很高的两会议题中,包括“降低火车票和飞机票退改签费率”“增加年假天数”“农民养老金每月增加100元”等,都是具体而微的身边事。看似琐碎,却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之关切”,背后就是“国之大者”。在这个意义上,“小事”不小。

今年1月的上海两会,几位政协委员也关注到了厕所问题。他们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勘查了上海若干条地铁沿线的每间厕所,将其位置、厕位、用纸等数据整理成详细表格,并汇总了群众的需求,形成提案,在现场反映给地铁公司,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对许多方面的工作来说,办不好这样的“小事”,恐怕也很难办好“大事”。解决上述民生问题,必须深入了解群众诉求,不然就可能出现资源错配,甚至“好心办坏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这也重申了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用户为导向、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执行者的意志、便利和习惯为导向。

用户导向,不是简单的嘴上喊喊,而是要从根本上体现对“人”的尊重。就像代表问的,适老化公共设施改造,有没有征求老年人的意见?无障碍环境建设,有没有听取残障人士的心声?小小一个马桶,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庞大群体的感受度。如果在工作开展之初没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就很可能忽略那些声量较弱的“沉默的大多数”。

需求导向,也不是文件来文件去,没有细致走访、认真研判,就不可能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去。出台相关政策时,只有更多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及时将决策公之于众,力求广泛、务实、清晰、透明,才可以避免出现人们痛恨的“拍脑袋”决定。

拍脑袋往往是更容易的,但拍脑袋也往往后患无穷——从小处来说,解决不了实际困难,造成资源浪费;往大了来看,甚至会严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阻碍国家发展。

但有关部门也会“委屈”,明明走访了,座谈了,努力做了很多事,可企业和群众的感受却不明显,甚至不买账。那就该自我检视一下,调研有没有流于形式,问题算不算隔靴搔痒,制定政策时是不是只考虑了“我以为”,而不是“群众以为”。

前几天,国新办举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吹风会时提到,报告在起草的过程中,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仅在中国政府网上,就收到160余万条建言,留言的网民最大的82岁、最小的12岁。群众想得非常周全,有人甚至提出了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分析、出台时机等。由此可见,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富价值。

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能将“用户需求”——而不是“上级命令需求”或“个人仕途需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让“民生”紧跟着“民声”走,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把每个意见都落实到位,杜绝政策浪费,才能让群众有获得感。

在延安时期,党中央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逢年过节时的文艺演出,要让群众坐在前头。这是毛泽东特意叮嘱机关干部和部队官兵的,“老乡们生产忙、看戏机会少,跑很远的路过来不容易,我们应该让他们坐最前面”。如今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时,我们的干部也不妨多想想,有没有让群众“坐最前面”。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