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共建长三角科创产业高地,沪苏浙皖还要做什么?
分享至:
 (6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2024-03-09 06:28
摘要:以更高质量一体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1月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那么,沪苏浙皖该如何打破区域间科技和产业合作壁垒,各扬所长、携手合作形成“1+1+1+1>4”的效果?全国两会期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代表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上海:

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

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本报记者 洪俊杰

放眼中国版图,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科创是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共同体活力奔涌。在两会现场,代表委员表示,上海要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既做好“自己的事”,更要做好“共同的事”,与苏浙皖三省携手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高地,以更高质量一体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共创:培养合作“内生动力”

讨论中,代表委员认为,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其中离不开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助力。然而有委员直言,“目前,长三角存在多个地区推动同样项目、进行同样攻关的现象,结果是大家很卷、很累,但投入产出比未必就高。”代表委员建议,不应在一小块区域内搞全链条的科创研究,而是应该发挥协同作用与区位优势,在长三角实现“一体化科创体系”。

比如,以上海与安徽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依托,联合江苏、浙江科技创新资源,共同聚焦共同关注的若干个世界前沿科学问题,成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主体多元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形成合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提醒,要培育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避免出现项目同质化、产业结构雷同等现象,甚至出现分散投入、重复建设等情况,“要想根本上解决‘抢跑道’现象,一定要从完善各地区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等处入手”。

“目前来看,长三角科创‘从0到1’的体制机制相对完善成熟,现在我们应该更近一步,理顺‘从1到0’科创体制,也就是‘从应用回归到基础’的原创性研究。”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曹阿民看来,如果说“从0到1”是在拉长板,那么从“1到0”更多是在补齐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短板。

他建议,长三角相关研究机构要围绕产业链找创新链,从创新链中找到需要攻关的原创性课题、技术研究点。比如,从国家高端产业需求出发,长三角地区可以围绕生物制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发挥沪苏浙皖科创不同优势,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基础问题,突破“卡脖子”问题。

人才是科创之基。“‘从0到1’与‘从1到0’的研究方式不同,产出的成果也不同,我们该如何评价那些补了短板的科研人才?”曹阿民呼吁,长三角地区可以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综合、公平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为我国科研人才评价探路,真正让科技创新从一元创新升级为多元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副部长司徒国海则建议,要给科创人才较为宽松的环境,要允许失败,“我们制定的政策能否有更多自由度,不要定一个硬性考核制度”。

产业共兴:探索上下游补偿机制

该如何把长三角更多的科创成果转化成为科创产业,进而实现更多的从“0到1、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

“长三角要进一步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代表委员认为,上海的科创策源优势、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江苏的制造业创新及安徽的大科学装置,都能助力完善科创产出机制,并赋予“科创+产业”新的空间逻辑关系。因此,有代表委员建议,可以以创建跨省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构建区域一体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示范区打造成大的创新场和孵化器,推动示范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跃升。

企业是科创产业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发现,目前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动能还不够足,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全球风险投资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可持续性面临重大挑战。她呼吁长三角各地政府要引导基金带动社会风险投资加大,并带动和鼓励社会风险资金持续投资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研发增添动能。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企业上市、企业间收并购的管理办法,增强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的能力和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建议,必须强化关键产业的产业链融通联动,上下游企业要分工明确、各尽所能、协同发展,破解产业链质量共性问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他介绍,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迄今已组建14条产业链联盟,在贯通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上,发挥了融合发展的优势,推进了新型工业化进程。

“在此过程中,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认为,龙头企业具有领先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兼具研发实力和市场敏感性,要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所需,协同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

目前,长三角各地区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这有可能导致出现“顾产业规模而不顾产业质量”情况,难以形成错位竞争、合作共赢的良性局面。“产业链的下游产生了GDP获益,上游出现了碳排放、环境影响,这笔账该怎么算?这对传统经济核算体系产生挑战,必须用更科学方案来界定上中下游利益分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邵志清建议,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过程中,可以从具体项目入手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相关地区通过有效协商,探索产业链上下游补偿机制,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分蛋糕”方案。

要素共享:建设数据交换枢纽城市

讨论中,不少代表委员提到,要进一步打破长三角地区分割与行政壁垒,使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要素在长三角有序高效流动,实现要素共享配置效益最大化。在这之中,不仅要持续加强“看得见”的硬联通,更要注重“看不见”的软联通,包括进一步推进制度衔接,使贸易投资和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如果再从要素分析,既要通过政府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流动,更要关注的,是以“第五要素”数据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流动。“在此之中,上海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成为长三角地区数据交换枢纽城市。”邵志清表示,通过制度开放与有效对接,朝外看,上海成为数据合法合规出入境的重要通道;朝内看,数据通过上海快速辐射到长三角广阔腹地,赋能长三角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提升长三角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海量数据通过上海进出交换,也是有效助力上海的数据枢纽城市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伍爱群则建议,推动建立长三角数据中心,充分发挥区域数字化转型优势。将长三角公共数据汇集到统一平台,充分挖掘并发挥区域数据规模化优势。与此同时,研究制定区域统一的数据标准,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数据资源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和开放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进行数据要素登记,为数据要素发放“身份证”,开展确权、流通与监管。

江苏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新华日报记者 张宣

考察企业、接待团队、对接科研院所……过去一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一直在长三角城市间穿梭。“长三角范围内,哪里有好技术、好项目,我们就去哪里。而这种效率,正是得益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一方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被寄予厚望。2021年6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中心一体化集聚创新资源、一体化培育研发载体、一体化征集企业真需求、一体化组织项目关键技术攻关,用四个“一体化”打造了更加协同开放的科创新生态。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让江苏与上海的科创要素流动起来,为两地合力攻关产业疑难问题铺路。刘庆举例,“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数字医疗技术研究所”就是一例江苏团队落地上海的案例。在刘庆看来,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一场“双向奔赴”,应该按照创新规律、市场规律和产业需求运行。但如何推动更高层次协同开放?刘庆坦言,还需消除一些行政壁垒的障碍。“比如某项技术需求来源于A区域的科技管理部门,而技术解决方在B区域,A区域想把资金打到B区域去解决产业难题时往往会遇到障碍,因为财政资金无法跨区域支持。”

“推动更高层次的协同开发,还要在创新和产业两方面考核机制上做出调整。”刘庆说,创新策源地往往希望创新成果选择在本地产业化,不希望成果去别的地方。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刘庆认为,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除GDP和财政税收考核手段以外,也要增加创新贡献度指标,对于服务其他地区的贡献也应该纳入考核评估体系,以期更好地引导地方政府的创新和产业工作。

此外,刘庆认为,建好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可以在专业园区共建共用、创新资源共聚共享、产业项目共引共推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协调推进机制,推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他特别强调,要紧扣“协同”二字,避免恶性竞争。长三角各地政府要敞开胸怀,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努力打破行政壁垒,让要素跨区域畅通流动。

浙江

以科创强带动经济强

浙江日报记者 胡静漪

“在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长三角地区是国内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王立平表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要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浙江科技界也要与长三角各地一道,共同探索高效协同的创新路径,积极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一是要深化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共建。作为中国科学院在浙江布局的首家国家级研究机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深挖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学工程4个领域,和包括长三角区域在内的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科研合作关系。王立平认为,接下来要继续完善长三角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协同机制,支持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在三省一市共建创新载体,联合探索建立基础研究合作机制。

二是要强化长三角科产深度融合。“在新材料科技创新领域,我们将继续引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原创前沿技术。”王立平表示,在产业应用方面,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着力推动新材料领域未来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加速孵化,打造长江经济带新材料创新高地。

他建议,应深化长三角科产联合攻关机制,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进一步加大社会科研投入;发挥长三角创新资源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带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要构建长三角科创开放生态。开放创新生态建设是支撑长三角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目前,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4671套(台)、价值超522亿元。

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为例,其公共测试、专业研发、工程化、先进制造等四大类支撑平台,拥有近11亿元的先进科研装备;已建成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平台43个。

“今年,我提交了关于支持杭州、宁波联合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的提案,希望能够在长三角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路径,也为全国构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先试先行。”王立平说。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他认为,长三角科技界还需共同拓展国际创新合作,助力长三角科技产业加入全球高端供应链,持续以科技强、人才强、产业强带动经济强、国家强。

安徽

加强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安徽日报记者 鹿嘉惠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蓝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表示,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这不仅是对长三角地区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可以带来什么?在郭国平看来,通过跨区域协同,可以整合长三角区域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合力,汇聚更多的智慧和资源,共同攻克量子计算领域的难题,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应用落地,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性因素。“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量子人才最富集的区域,国内70%的量子计算人才集中在长三角区域。推进长三角量子计算区域协同与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的汇聚和培养。”为此,郭国平建议,长三角地区可先行先试构建量子人才生态圈,在大中专院校进行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普教育。由用户或者应用示范、科普教育共同助推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发展。


“基于自身量子领域的科研经验和充分的调研,今年两会带来了量子算力等方面的建议。”郭国平表示,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推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各行业各部门中国自主量子算力“大握手”,共同把量子算力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科创+产业”的道路越走越宽广,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稳步推进,各个城市间相互融合、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礼进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下大功夫,更靠长功夫,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如何加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推动更高层次协同开放?在许礼进看来,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打造区域协同科技创新共同体,实现科研设备、数据资源、创新人才、科研成果等跨区域共享,降低科技创新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深度合作。鼓励产学研共同开展科研项目,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产业优势和创新潜力的区域,打造产业创新示范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英才战略,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积极探索创新引进人才方式,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力度等。


经过充分的创新实践与实地调研,今年两会,许礼进带来了加强创新驱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长三角轨道交通建设体制创新等相关的建议。许礼进表示,将继续发挥专业所长,把科研一线的声音传递到全国政协会议上,推动我国从机器人产业大国走向强国。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