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政策初衷明明是好的,企业和群众为何还会不买账?
分享至:
 (47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程祎 2024-03-08 08:58
摘要:两会观察 | 出台政策,说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

会计术语中有一条“一致性原则”,检验药物质量常用“一致性评价”……在万事万物快速变化的时代,“一致”显得尤为稀缺,又是那么不可或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近期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要防止政策方向不一致,导致合成谬误或者分解谬误,产生负面影响。

各项政策的出台取向要一致,是中央去年以来格外强调的重要工作方法。在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的当下,这一方法论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向性和指导意义。

保持政策取向一致,紧紧关系着市场主体和微观个体的感受度。去年以来,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各地频出支持政策。在一次对某民营企业家的采访中,笔者问起政策利好,对方却直言不讳:“政策不一定都是利好。我们最怕政策多、变化大,搞得云里雾里。”

这种感受度的“温差”之于微观个体同样显著。谈到人才政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就说,人才发展政策的各个环节,包括引进、培养、管理和服务,都应该秉持一致性原则,不同环节政策间不能割裂,更不能“打架”。

宏观政策不一致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会层层传导到基层,增加基层工作负担。“上面简单,下面麻烦。”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政策落到基层后矛盾重重、难以推进,主要是因为出自不同部门的政策本身就存在“打架”的情况,导致基层不断权衡“挨谁的板子”,无力改进落实政策。

有时,“上面”也感到委屈: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明明是好的,为什么大家都不买账?这里面既有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有关部门急于“应变”“求变”,缺乏足够准备,导致新旧政策转换间出现真空和不稳定状态的原因;也有可能由于本位主义占据上风,各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出现政出多门、各行其是甚至“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出台政策,说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当前,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政策的配套性、衔接性和协调性,用衔接代替割裂,以协调代替“打架”,让政策效果真正显现出来。

横向来看,各地方各部门应强化统筹协调,完善联动机制,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纵向而言,要建立政策评估反馈机制、上下级沟通交流机制,尤其要衡量基层落实政策时是否会引发新矛盾,为基层留出一定的执行空间,提供清晰、可操作、易落实的抓手。

一个政策好不好,最终还是体现在企业和群众的感受上。政策制定者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及时调整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还要敢做“减法”,就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明确的那样,果断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实实在在提高政策的协调性、耦合度。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里,局部的最优,并不意味着全局的最优;微观层面的合理与有效,不一定能同样作用于宏观层面。当我们人人追求一种“自洽”的人生时,社会也需要更多“自洽”的政策,从而提升整体效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栏目主编:朱珉迕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