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首次造访中国:这是我为什么在这里的理由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4-03-06 19:28
摘要:“更诚实地面对复杂、不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3月6日上午,在下榻的思南公馆一间起居室里,花白头发、休闲西装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回答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问题:“诺贝尔奖是全球性的,即便是不怎么看书的人也知道它。获奖当然让我高兴,另一方面,它意味着不停旅行,见不同的人——世界上不同地方、讲不同语言的人们对这些作品产生兴趣,它们被翻译成不同语言,让作者有机会和他的读者见面,这是最好的事情之一。就像我现在,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这里的理由。”

古尔纳在思南公馆 施晨露摄

1948年,古尔纳出生在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小岛,多种文化交融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也是一座充满动荡的小岛,在先后经历了数十年的英国与德国殖民统治与短暂的独立后,桑给巴尔于1964年与坦噶尼喀合并组成坦桑尼亚。

1966年,18岁的古尔纳以难民身份赴英留学,最终在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年,古尔纳当选皇家文学学会学士,担任凯恩非洲文学奖与英国布克奖评审。2021年,因为“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古尔纳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天堂》《海边》《来世》等。

“从小到大,我都对关于殖民存在和殖民活动的历史叙述感到不满,它简化了我们复杂的文化。这种不满是促使我写作的动力之一。我在十八岁那年离开了当时正处于动荡中的祖国,离别的经历,以及渴望重拾对被我遗弃之地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另一重动力。”古尔纳说。

古尔纳为中文版作品签名 施晨露摄

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时,古尔纳的作品仅有一两个短篇曾在国内被翻译介绍。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更多人认识、了解这位出生于东非沿岸小岛、移民英国的作家的窗口。2021年10月,就在诺奖公布后,上海译文出版社经过10多轮磋商洽谈,获得古尔纳10部作品中文简体翻译出版权,短短10个月后就“争分夺秒”推出首辑5部作品。去年,两辑10部作品出齐,今年春天,古尔纳应邀首次造访中国。

3月5日上午,经过长途飞行落地上海,古尔纳说:“虽然我从未造访过中国,但从地图上就可以感知中国的幅员辽阔。我一直想感受迷人的中国文化,希望在这几天里见识到各种有趣的事物,以及历史与当代的成就。”

10部古尔纳作品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

古尔纳在中国的行程可谓马不停蹄。在上海停留期间,6日、7日,他会分别与格非、孙甘露两位作家对谈,还将参加一场作品朗诵会,随后前往宁波诺丁汉大学。最后一站北京,他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诺奖得主莫言对话,并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

当记者询问古尔纳是否自己选择了这三座中国城市,他幽默表示:“我没有选择权,听(出版方的)安排。”同样,对于“会选择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环境,还是单一的、认同明确的社会”的问题,古尔纳也以“没有选择”作答,“我从小至今生活在多元文化、多元语言、多元宗教的环境中,走在路上会看见不同的庙宇;如果你在路上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现代的由金钱搭建的庙宇,会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什么选择,是过往的经验、经历定义了我们。就我而言,还是更喜欢‘多元’。”

古尔纳与夫人在思南公馆

“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6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与格非对谈前发表的演讲中,古尔纳分享了一段他从美国女作家李露晔撰写的《当中国称霸海上》里读到的郑和1431年于福建长乐所立《天妃灵应之记》碑中的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们远涉重洋,航程达十万余里。纵观海洋之上,巨大的海涛远接天涯,高大的浪头犹如山岳,遥望那些海外番国,在烟霞缥缈之中远隔分布着。但是,我们的船队都高高挂起如云蔽天的风帆,不分昼夜地像流星一般疾驰,横渡那狂涛恶浪,就像在大街上漫步一样。”

古尔纳在华东师范大学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

古尔纳想告诉中国读者的是关于家乡桑给巴尔岛的“复杂文化现实”。“在桑给巴尔的石头城中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十六世纪的大教堂。从那里发掘出的陶器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来源是印度洋沿岸现在被称为伊朗的地区。在这一地层上下,也就是在其所对应的跨越一千多年时间里,有着各种与南阿拉伯、伊朗、印度、泰国乃至更远的东方往来的痕迹。而岛上和沿海其他地方还有大量证据表明,来自印度洋各地的旅行者曾在此地相遇、交流、定居,东非沿海的访客里就有著名的中国郑和船队。沿海岸沙滩行走,可以拾到产自中国的青瓷碎片,正是郑和船队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

“在一些故事里,中国人没有随舰队离开,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样跨洋联系的故事听起来就像传说或神话,然而我每年在家门口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人类活动证据,让我相信它们是真的。”古尔纳说,“每年信风季节的洋流系统让南阿拉伯、南亚及更远的地方,与西印度洋沿岸之间得以频繁稳定地往来流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对更广阔世界,对它的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最早体验。我毫不怀疑郑和与他的海员们对这个系统了若指掌。每年某个时候,旅人们都会带着他们的货物、故事,从大洋不同地方来到我们的岛屿。港口离我家只有几米之遥,是他们带来的故事伴我长大。”

在格非看来,古尔纳的作品中不仅有“真”,还有“诚”,其清晰程度令他印象深刻,表现社会生活的宽阔视野和复杂的时空关系更令他震动,“我的手边没有世界地图,但读古尔纳的小说,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世界地图。”

古尔纳、格非对谈,毛尖主持

这场对谈以“我们必须谈论痛苦”为主题,古尔纳解释,随着生命经验和记忆积累的痛苦并非肉体之痛,而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产生于对人生的更多体味,“我们必须更加诚实地面对不同的、复杂的感受。写作不是一种责任,就看你有没有意愿继续写。我写的是我的理解、我的感受、我的立场。不是说要重新创造这个世界,而是要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

“当我们思考知识的时候,通常认为知识是可靠、权威,可以在书本和图书馆中找到的东西,这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而另一种方式是人们用脚、用交谈来实现,可以关于过去,也可以关于现在,甚至是不准确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古尔纳说:“小说弥合的是那些历史学家、学者所知之事和普通人之间的隔阂。你或许需要专业的学术训练来阅读历史,但每个人都能读小说。和学术写作不一样,在写小说时,你可以放任你的头脑,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

图片编辑:除署名外,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