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乍浦路上,光影声色与美食佳肴
分享至:
 (3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龙钢 2024-02-12 17:46
摘要:乍浦路上的光影声色,乍浦路上的美食美酒,都像依稀旧梦,虽然远去,但永远不会被忘记

为拍摄电影《酱园弄》,在虹口区的乍浦路上,“做旧如旧”搭建起的“酱园弄”拍摄外景地,成为吸引大批市民来此打卡的“新晋网红地”。

对老上海来说,提到乍浦路三个字,却别有另一番乡愁。小时候,笔者居住在余杭路吴淞路口,走到乍浦路只要5分钟,日常生活里那些快乐——看电影、买商品、吃小馄饨、打球等,都要到那。

国民大戏院,即好莱坞剧场,后改称胜利电影院。图源:《虹口1843-1949年》

早在19世纪40年代末期,在沪美侨就在上海的这一区域筑路——先在乍浦路南段筑路,后逐渐向北延伸至武进路。1882年,上海第一家发电厂电光公司建于乍浦路,后相继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等;后又建造了东和馆(1949年更名为解放剧场)、好莱坞剧场(1949年更名为胜利电影院),是上海赫赫有名的影剧院“金三角”。

  铁皮房里看戏

作为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的虹口大戏院,由西班牙商人雷玛斯1908年在虹口设立,地点就在乍浦路中西书院北首112号。所谓戏院,其实最初只是用铅皮搭建的简易建筑,上了年纪的人都称其为“铁皮房”。首映式放映的是西班牙影片《龙巢》。

过了十年,手头宽裕些的雷玛斯把铁皮简易建筑改建为钢筋砖木拱形建筑,座位也增加到了710个,装置了暖气设备。这在当时的远东地区也属豪华级的电影院了。1919年更名为虹口大戏院,但“铁皮房”的名字,却口口流传下来。

抗战胜利后,虹口大戏院不再放映电影,改演地方戏。人们津津乐道的滑稽戏《三毛学生意》,1956年首演就在虹口大戏院,后来一炮打响,进京会演时受到了高度称赞,被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虹口大戏院里还经常有现代京剧演出。有一年国庆节,大戏院演出京剧《红灯记》,家里长辈不知从哪搞到了两张票子,姑婆便带着我去“铁皮房”里看戏。那是我第一次走进“铁皮房”,只觉一切新鲜。后来就读的昆山路小学(现为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组织过几次去“铁皮房”搞庆祝活动,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98年,因海宁路拓宽市政工程需要,虹口大戏院被拆除。2006年1月5日,虹口区将其遗址公布为历史遗址纪念地,并于同年12月在海宁路与乍浦路的转角处设立了一块石碑,以纪念消失了的“铁皮房”。

  西本愿寺里练身体

此次《酱园弄》拍摄外景地主要集中在乍浦路北段(海宁路—武进路),此路段大约百米。历史上,这里除了好莱坞剧场(1929年初竣工,由罗德公司顾问工程师陈慧斌设计、顾银记营造厂承造),还有一幢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即乍浦路471号的西本愿寺旧址。

据《虹口区地名志》记载,乍浦路上原有2座日侨修建的寺庙,分别为东本愿寺与西本愿寺。其中,东本愿寺旧址早已不复存在,《虹口区地名志》记录旧址在乍浦路西侧武昌路380号,始建于1876年。如今在乍浦路上见到的则是始建于1931年的西本愿寺。西本愿寺建筑采用花岗岩,顶部原有的一具狮子雕像已毁,下方有巨型的莲花瓣形状的拱券,券面下缘雕有一排保存完好的禽鸟浮雕,与下方各种形态的莲花浮雕之间,原有七头表现热带雨林的大象浮雕,以及左右两侧龛内的佛陀浮雕,现已不存。

西本愿寺整个建筑外观设计和装饰样式仿照印度阿旃陀石窟修建,具有非常强烈的印度色彩。至于日本寺院为什么会仿照印度石窟修建,邵学成所著的《武士驯象:从丝路探险到上海建筑》中是这样解释的:建造者大谷光瑞早年游学英国时,对印度佛教文化和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力主将西本愿寺建造成印度式样。1949年上海解放后,这里曾经是海运局的职工宿舍,20世纪60年代后,改为虹口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体操(举重)训练房。

龙钢 摄

笔者青少年时期,曾入选少体校篮球队,由于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教练每周都会安排一次到乍浦路体操(举重)房进行力量训练。篮球运动需要有良好的弹跳力,而练弹跳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举重反复下蹲起身,杠铃从80公斤逐步增加到100公斤,很快我弹跳摸高超过了3.2米(篮筐高度3.05米)。练过力量,教练就让我们去边上的体操训练场地练跳马、单杠等。有几次看到眼前横着的“马”,吓得几次跑到跟前,就是过不去,一顿训斥那是免不了的。

当时,我并不知道训练的地方是西本愿寺,只是觉得这座建筑很特别,与周围的建筑不一样,里面偌大的地方,高高的空间,冬暖夏凉,运动员在里面训练非常适合。几十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与体育有缘——如今的西本愿寺为虹口区体育发展实业公司使用。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短短的乍浦路北段,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是体育一条街。这里有乍浦路灯光篮球场、乍浦路体操(举重)房、乍浦路排球房等。其中,乍浦路灯光篮球场看台可以容纳六七百名观众,每到市、区级各类篮球比赛,看台上的观众发出的加油声回荡在乍浦路北段的上空中。

  吃年夜饭“扎台型”

记得第一次去“铁皮房”看演出那次,姑婆带着笔者到乍浦路海宁路口的一家饮食店,买了碗小馄饨。饮食店门面不大,四五张桌子,下面煮馄饨的大锅面对着马路,热气随风飘出小店。这家店虽然很小,但在当时没什么饮食店的乍浦路海宁路一带还颇有名气。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一些居住在乍浦路上的居民开始破墙开店,经营起了自己的小餐馆。

1988年下半年,24岁的待业青年钱进,率先在乍浦路316—318号开设了“蒙利酒楼”。很快,一些头脑活络的人,纷纷来到乍浦路这个弹丸之地,向居民们租借门面或动迁居民,经营起餐饮来。虹口区因势利导扶持部分待业人员自主创业,经济结构从原来的以个体经营为主,发展到了国营、集体、个体和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营范围也从单一的餐饮业发展到集餐饮、娱乐、文化为一体的多品种、多层次的服务。一时间,乍浦路上门面房成了“抢手货”。最多时街上的饭店达到100多家。20世纪90年代,餐饮店竞相造“楼”,最高造到五楼,还安装上了电梯。

借着时代的春风,短短一条路上涌现出了“四大名店”:飘鹰、丁香、珠江、王朝大酒家。到了吃年夜饭时,乍浦路上餐馆一桌难求,能订到“四大名店”,上海人叫“扎台型”(有面子)。

1994年春节前,笔者家里要搬新房子,父母提出到乍浦路去赶新潮,找家餐馆和亲戚们聚聚。一打听,有点名气的餐馆都已订满,父母便把订年夜饭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我。

为了能让父母和亲戚们到乍浦路吃年夜饭,我赶忙跑到乍浦路昆山路口的个体协会去找老朋友帮忙,饭店都说没位子。过了几天,情况忽然有了转机,老朋友来电告知,飘鹰酒店的老板把自家堆放杂物的房间腾出来,专门增开一间餐饮包房,以缓解春节期间就餐座位紧张的情况。那年,我们全家就在飘鹰酒店的“特制包房”吃了年夜饭,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吃年夜饭。

多少年过去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大商圈的崛起,乍浦路美食街已成为我们那代人的记忆了。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