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龙阳路、青龙镇、龙华港、龙门路……上海“龙”字头的地标
分享至:
 (44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4-02-10 14:21
摘要:龙年走一走上海有“龙”字的路,祈祷平安,也能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1

1991年2月18日,邓小平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南浦大桥。

是年11月,作为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南浦大桥正式建成。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南浦大桥”手迹,镶嵌在桥塔之上。

全长8346米的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一跨过江,江中不设墩。它的建成圆了几代人的建桥之梦,向全世界展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美好前景、重振上海经济和再现国际大都市风采的决心,是上海走向21世纪的一座桥梁。

南浦大桥也将浦东新区的龙阳路带到上海市民的视野里。

建设中的南浦大桥。解放日报资料图片

龙阳路的路名由来,一说源于原位于浦东新区龚路乡启明村钦公塘西侧的龙王庙,今属花木街道境内。花木地区原先在民间就被当地人以“龙王庙”指代。该庙始建于明崇祯二年。清光绪二年,为纪念筑塘防御海潮的南汇知县钦琏,于庙左增建了钦公祠。1882年、1918年先后集资修扩建,庙屋达到20余间。上海解放后,庙祠部分圮废,大殿改作小学。以龙王庙为原点,东边的咸塘浜、中间的郁家浜和南边的王家浜,均经西边的白莲泾通黄浦江。

有龙王庙,就有龙王庙村。20世纪80年代,村里修建了一条通往东海、途经花木镇的公路。由于这条路是从龙王庙出发向东的,就称为“龙东路”。浦东开发开放后,随着南浦大桥建成,龙王庙向西的通桥道路也建成了,由此形成今天的龙阳路。

2020年6月18日上午,一列地铁列车缓缓驶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龙阳路站2号站台。这是上海首列龙阳路站至滴水湖站的直达列车。孟雨涵 摄

水流交汇的龙王庙,如今见证枢纽要站龙阳路站的繁忙——这里同时是上海轨交2号线(2000年通行)、7号线(2009年通行)、16号线(2014年通行)和18号线(2021年通行)的换乘站。在龙阳路站,还可以换乘磁悬浮一站到浦东机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集交通、观光和旅游于一体的商业示范运营的磁浮交通线路。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实现单线通车试运营。2006年4月26日,该线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乘客只需短短8分钟便可从龙阳路站到达浦东国际机场,从机场起飞,恰能俯瞰东海。

2006年4月26日 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通过国家验收。新华社照片

2

“先有青龙镇,后有上海滩。”

2019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上海青龙镇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镇遗址在古吴淞江的出海口,中心区域在今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塘湾村。考古发现的隆平寺塔基遗址,证明这里是唐宋时期来往港口的船只的指路灯塔。后因吴淞江变迁,港口功能逐渐丧失,至今遗址仅保留了青龙塔等少量遗迹,依稀可以追溯旧时风貌。

不过,历史在路名里还是留下了线索。青龙寺、青龙村、青龙路等路名莫不与青龙镇有关。书法家米芾(1051年—1107年)曾任青龙镇监;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1002年—1060年),写下了可算第一部青龙镇“镇志”的《青龙杂志》,称镇上“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时人比之杭州”。

2017年3月10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展。蒋迪雯 摄

梅尧臣在这里头一回见证海浪的潮起潮涌和渔夫把鲸拖上岸的奇观:“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推鳞伐肉走千艘,骨节专车无大及”,由此足见这个曾经河口开阔的贸易大港的气魄。

时隔900多年,我们依旧可以在字里行间闻到当时海水特有的腥咸的气息。

2016年12月8日上午,上海博物馆召开“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重大成果”发布会。在2015—2016年发掘中,发现了文献记载中的青龙镇“北寺”——隆平寺塔基,解决了青龙镇北部一个关键性的地标,对于青龙镇的市镇布局研究有重要价值。 蒋迪雯 摄

  3

在上海市区西南部,有一条龙吴路,以起讫地龙华、吴泾首字命名。还有一条修筑于1915年的龙漕路,东起龙吴路,西至漕溪路,因连接龙华、漕河泾两镇的首字命名。包括龙水路(20世纪30年代初筑,因北接龙华西路,东有上海水泥厂,名为龙水路)、石龙路(东起龙吴路,西至老沪闵路。1958—1960年分段修筑,因近石龙村得名)以及龙漕路、龙耀路、龙兰路、龙启路等路名,追根溯源,都与龙华寺相关。

“龙华”一词为佛家语,典出弥勒坐于华林园龙华树下为佛。弥勒成佛后,遂于龙华树下开法会,广传佛法,故法会又称“龙华会”。

相传三国时康僧会曾于此建寺、建塔,供奉弥勒佛,遂有“龙华寺”名。嗣地因寺名。约景祐五年(1038年),宋太史叶清臣撰《记》(或称《沪渎龙华寺记》)称:“后汉吴赤乌五年,有神僧自康居国来,卓锡于此,吴主权命致佛牙舍利,为建塔、寺,赐额龙华寺以居”(见清康熙《龙华志》)。又据宋绍熙四年(1193年)《云间志》“空相寺,在龙华”。又载:高昌乡辖“九保十五村”,龙华村居其一。上为今所见记载“龙华”地名之最早文献,至迟在此前,本地已称龙华。(《龙华镇志》)

还有一个龙华港。

旧名百婆塘,又称百步塘。自黄浦江起,至沪闵路一号桥止(再西为漕河泾港),全长约3800米,河面宽40米,底宽25米,河底标高-0.8米。高水时水深4.40米,枯水时1.90米。据旧志,古时龙华港与漕河泾分水界在龙华寺山门左侧之香花桥(此段河道与桥今均不存)。

《龙华镇志》记载,根据元《嘉禾志》载,龙华港“阔九丈,深一丈八尺”,时为便灌溉,曾于河上筑堰,至明万历年间改闸,后又改建为闸桥,今已毁。龙华港与黄浦江交汇处古有小沙洲,名为“一粒珠”,至清乾隆时已不存。龙华港是防护上海城及西南各乡的要隘,清初港口筑有炮台。

龙华寺旧照。解放日报资料图片

龙华港多湾,旧有“龙华十八湾,湾湾见龙华”之谚。旧时河道穿镇而过。龙华港水自黄浦江来,至柴禾浜桥折西,在龙华寺东侧百余米处分为两支——一向西北入蒲汇塘;一折南穿过老街,再至通道桥。此段河道较窄且多湾,涨潮时,黄浦江水东来,水流湍急,严重影响船只航行与下游泄水。1964年4月6日起,对这段河道截弯取直,另辟一条自柴禾浜至通道桥,长460米,宽30米。此后,龙华镇中河道遂废。同时,上海市内河航运处又对龙华港进行疏浚,船舶通航能力从原来的60吨级提高到100吨级。1992年4月,在通道桥和漕河庙桥之间龙华港上建起泵闸。

龙华港东接黄浦江,西连漕河泾、蒲汇塘,向为水上要道,对龙华镇的繁荣起过极重要的作用。河上有过桥11座,重要的有百步桥、通道桥、龙吴路一号桥及沪杭铁路桥和日新铁路桥。

如今,龙华港见证一条长长的滨江大道——龙腾大道。

2021年3月28日,申城天气晴好,徐汇滨江樱花绽放,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来到樱花树下拍照打卡。近140株樱花位于龙腾大道和瑞宁路交接的龙美术馆的馆前广场上,工业风的建筑和浪漫樱花的混搭,别有一番风味。海沙尔 摄

  4

在上海闵行区,还有一条古龙路,知名度并不高,西面连接闵行体育公园和七宝,东临漕河泾。此路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古龙镇命名。(《闵行区志》)广西古龙镇,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来王陆顺德“四王故里”。

上海黄浦区还有一条龙门路,是同治四年(1865年)由法公董局越界辟筑的,因通往八仙桥墓地,命名为坟山路。光绪二十四年,今金陵中路以南路段以法国军舰名改名为麦高包禄路(Rue Marco Polo)。1926年,全路统称为麦高包禄路。八仙桥地区鱼龙混杂,市面热闹,旧上海帮派闻人黄金荣就住在龙门路钧培里。杜月笙、金廷荪、浦锦荣等亦曾居于此。

1943年,麦高包禄路以当时的广东地名、今海南省定安县改名为定安路。后因与徐汇区一条定安路重名,1946年以广东地名龙门改为今名。

龙门路不长,绕着今天的上海音乐厅,可以看到这条路长只有551米的小路北起武胜路,与其交接在南面的路名却真的很好听:桃源路。似寓意跃过龙门,进入人间仙境。

2003年4月15日 年逾古稀的上海音乐厅开始“动迁” ,从延安中路旁“搬迁”到宁海路、龙门路口。新华社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