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一名退役军人的抗疫阵地:小区三分之二居民阳性,2个月来“咬牙坚持”
分享至:
 (1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郑子愚 2022-05-30 10:37
摘要:回想这段日子,他累倒过,晕厥过,也害怕过,他说唯一的办法只有——“咬牙坚持下去”。

“各位居民,好消息:我们已经连续多天没有新增病例了!”这几天清晨,许永楠都举着喇叭来回在弄堂里高喊。

不了解这个居民区的人,恐怕很难理解许永楠呐喊背后的复杂情绪。

承兴里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河路的一个老旧居民区,有近3000名居民,自3月疫情以来,8位居委干部先后病倒在岗位上,前后共有1908名居民感染新冠病毒。

3月29日,退役军人、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武装部部长许永楠临危受命,进驻承兴里,管起这个疫情堪称严重的小区。

不是居委干部,也不是这条弄堂里的居民,许永楠是居民眼里的“外来和尚”。回想这段日子,他累倒过,晕厥过,也害怕过,他说唯一的办法只有——“咬牙坚持下去”。

事实上,本轮疫情发生后,有近万名退役军人响应了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急征召,奔赴疫情防控一线。

最近,他们的战斗已接近尾声。

1

3月29日,49岁的许永楠被派驻黄浦区新冠疫情较严重的老旧小区承兴里。

当时,8位居委会干部中的6位陆续感染了新冠病毒、2位累倒了。许永楠受命撑起工作,全天24小时处置各项突发任务,也担负起组织居民核酸和保供工作。

许永楠记得,4月上半月,小区里不断涌现新增病例。最多的一天新增310例感染者,超过小区居民数的十分之一。

他初到小区奔走弄堂,排摸了小区1850户,共有2986人,小区建于上个世纪初,存在多户合用卫生间和厨房的情况,“老、病、残”居民占比不低,还有的人家七八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屋里。一位独居老人感染新冠病毒,她没和人接触、没取外卖快递,最后从她的生活习惯上寻到突破点,她每天会打开门晒一会太阳,这是唯一可能感染的途径。

敌在暗处。

看着不可改变的现状和不断攀升的感染人数,许永楠欲哭无泪,这该怎么办?

许永楠把自己定位是个“外来和尚”,有“好念经”的优势。他把特保人员等工作人员分成防控管理组、信息统计组、服务群众组、宣传动员组、医疗协调组、综合保障组等分管小区大小事务。接着,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写在了“大白”上,让居民们快点接受自己。

小区工作人员在开会。受访者供图

在许永楠的带领下,核酸检测小分队严密做好检测点现场秩序维护和人员管控;快递上门小分队快速穿梭,对外来快递等物资进行消毒、分拣和配送上门;小区维稳小分队分时段分区域巡逻小区,提醒居民非必要不出门,劝离聊天逗留者;特殊需求小分队为小区老弱病残等群体提供买药买菜等上门服务。

2

那段时间,许永楠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凌晨1点前都不可能入睡,早上6点左右被居民们的来电唤醒。

后来,上海在建的方舱医院陆续完工,感染者能到方舱医院接受治疗。

部分居民在最初的时候却不配合。一位阳性老人不识字,耳朵有点背。沟通方式是在她耳边大声说话。就算许永楠戴着面罩、口罩,如此近距离的沟通,也让他有点担心。

疫情面前,时间不等人,他必须快;可居民工作耗时间,他必须慢下来。

许永楠先听老人倾诉,然后自我介绍,慢慢说通老人接受转运。好在,老人答应转移。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小时。离开那间屋子的许永楠刚做好消毒,没过多久,老人的女儿来电,“老人身体不好……”电话那头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呵斥。

许永楠也纠结过,但他认定自己所做都是必须做的,他要把老人们和其他人都保护起来,即使面对质疑,也只能通过耐心来应对。过了几天,许永楠又接到电话,还是老人女儿打来的,她一改之前的态度,是来道谢的。她的母亲在方舱医院得到了较好医疗和生活照料,顺利转阴。许永楠并不在意感谢,但听到这句谢谢,心里很甜。

许永楠穿着“小蓝”。受访者供图

另一户人家也有这样的情况。那个老人连门都没给许永楠开。他只能隔着门板跟老人对话。

“叔叔,要把您转移到方舱医院。”这些日子的居民工作,许永楠总结,叫老人叔叔可能最快拉近距离的方法之一。

“不走。之前怎么不去,现在要去了。”老人问。

“之前转运能力不够。”许永楠答。

双方陷入僵持,他知道老人心脏装了起搏器,行动能力欠佳,转运后能获得比在家更好的医疗条件。许永楠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耐心和对方磨。

“今晚走不了。”老人有点松口了。

……

就在等老人回复的时候,许永楠靠着门就睡着了。等过了一会儿醒来,他贴着门板,听到屋子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应该是老人在整理东西了。

这已经是半夜2点了,他蹑手蹑脚地离开,生怕年久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还有一天晚上,一次要转运400多人,约10辆大巴车停在黄河路上。许永楠和工作人员要做的,是为转运人员逐一点名登记,还要帮助一些行动能力欠佳的老人们。

等结束工作,许永楠舒了一口气躺在地上。等到他醒过来发现,约莫过去了10多分钟,他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像极了年轻时在军队拉练结束后的疲惫,原来刚刚并不是睡着,而是晕了过去。原因是这一天,他几乎没有进食过,身体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头很晕,毕竟自己的体质不似年轻时了。

疫情期间,许永楠接收到了很多负面情绪。有居民会在家吼叫,宣泄不满,他会想办法去了解对方的困难,尽力帮助;有其他街道的干部向他诉苦,在很多人眼里,许永楠有着必胜的决心,找他一定能得到宽慰和信心。

事实上,许永楠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笔记里记录一对母女离别的故事。

4月12日,弄堂里一位40岁的女性离世。晚间,天空飘着细雨,一辆灵车徐徐停在路边。一位老人跟着被转运的遗体,从屋子里走了出来。里弄昏暗,许永楠看不清老人的脸,只听得到她口罩之下的悲泣。与老人擦肩时,许永楠本想说一句“节哀”,却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什么都没说出口。

待老人缓缓走过,他双手合十向弄堂口鞠了一躬。

痛失亲人的苦,许永楠懂。他年少时,母亲过世。被其他孩子欺负后,他会跑到了母亲的坟头哭诉。他也能想起妈妈的话:“遇到了苦,咬牙坚持下去。”

3

5月3日,特保人员蔡周兵结束静安区一小区的任务,被派到了承兴里。刚到,他就看到“封控区”三个大字赫然贴在墙上,让人心颤。

蔡周兵今年36岁,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想着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领导也是一名老兵,胆子大了一些,他还想起他曾听到过许永楠的名字,是在军队里。

他见到许永楠的时候,再三确认:“你的‘楠’字怎么写?”

“木字旁加南。”许永楠答。

蔡周兵在网上搜了一下,这个人就是自己记忆中的人物,许永楠早在部队里就有英雄的名号。1994年,回乡探亲的许永楠带病3次冲进火场,先后救出4名老人和孩子,全身烧伤8处,最后昏倒在火场。半个月后,在出院回家的路上,他冒着零下6度的严寒,先后三次跳入5米深的冰河,冒死救出落水母女,后因体力不支再次入院救治。因为这两件事,许永楠成为享誉全国的“水火英雄”,个人荣立一等功。

蔡周兵印象中,许永楠的样子。受访者供图

第二天,蔡周兵悄悄盯着许永楠看了很久。许永楠瘦了很多,用皮包骨头来形容也行,眼里布满血丝,哪有英雄楷模的样子?

蔡周兵不知道的是,这段时间,许永楠瘦了17斤。

之前,许永楠趁工作间隙和远在江苏泰州妻子约着视频。连线前,他好好拾掇了一下自己。刚连通,妻子就担心了,“你怎么瘦了这么多?”他看了一眼即将满周岁的儿子,便关掉了摄像头。

蔡周兵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帮助小区内的老人们配药。让他自豪的是,这段时间小区里的老人们的药品都能续上,几乎没出现过断药的情况。

可他唯独忽略了一个人——许永楠。

那次晕倒,许永楠谁都没告诉,只有他知道,晕倒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高血压药物断供而导致的血压不稳。

后来,蔡周兵发现的时候,许永楠已经配到了相同的药,用药量还提上去了。

4

蔡周兵发现了许永楠的偏心,他对居民们很耐心,对工作人员有点凶,一丁点防护没到位就会厉声训斥。虽然知道许永楠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可这刚直的性子让蔡周兵有点委屈。

许永楠为了管理特保人员,提出了军事化管理的模式,要求特保人员24小时待命,把小区分了内围、外围,还有人负责“警戒”,俨然是军队里的样子。蔡周兵觉得没啥,无非和军营里是一样的,可特保人员中,绝大部分不是退伍军人,严格的管理和严峻的疫情还是让一些特保人员离开了岗位。

后来,队伍渐渐稳定下来,工作方式步入正轨,情况转好。

许永楠对特保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受访者供图

蔡周兵和许永楠聊天时回忆军营:那时和这时,哪个更苦?

“一天‘大白’服要换个三四次。天气越来越热,在‘大白’里闷、不透气,戴上面罩就发雾。以前当坦克兵的时候,在山上指挥坦克过悬崖,很危险,车里也是高温,但是还是感觉,穿在‘大白’里更辛苦。”许永楠说。

这两天,到达小区快递明显多了起来,弄堂里一天就有900个快递。蔡周兵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快递物资上。

许永楠觉得,自己的工作强度也低了不少,这显然是复苏的迹象。他终于能在饭后到苏州河边上走一走。他想到自己老家的淮河,“水在流动,日子仍在往前走。”

今年5月26日,儿子满1周岁。按习俗,娘家里该办酒席的,因当地的疫情防控而搁置。他想解封之后,回到妻子身边。他已经忍不住考虑起回家时的情形。这段时间,他面对疫情没掉过眼泪,可自己对家人多有亏欠,到时见了面,担心自己忍不住会掉下眼泪。

到承兴里前,许永楠在均乐小区抗疫。受访者供图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