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与北外滩黄浦江畔的书店,投影出什么样的城市之光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1-12-19 19:53
摘要:“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九季系列读书会聚焦六座国际城市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写下这样的句子:“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

“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和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的《青春咖啡馆》是这样开头的。

“有时候我会想,那个在丁香园咖啡馆里坐着的海明威,是不是变成了差不多大半个世纪之后,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里的露姬呢?”12月19日下午,北外滩黄浦江畔,冬日暖阳透过建投书局巨大的落地玻璃窗洒入室内,以“城市之光”为题的“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九季系列读书会开启首讲。从“饭店、沙龙与咖啡馆”入手,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袁筱一将读者引入了文化巴黎的源流。

如果说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这场盛宴一定是伴随着塞纳河而流动的。优雅的塞纳河流经巴黎市区,为巴黎勾画出了右岸与左岸,饭店、沙龙与咖啡馆则成为巴黎左岸独特的记忆之场,留住了无数作家与诗人的身影。当你步入其中,或许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旁……“从西岱岛到右岸,再到左岸,我们惊讶地发现,从巴黎历史不同阶段留存下来的,竟然是穿越了近代时光的咖啡馆。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很多先锋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个或多个咖啡馆存在。我们似乎有一种幻觉,《青春咖啡馆》里的露姬,或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萨特,都曾在虚构与真实的世界里,交替坐在巴黎左岸咖啡馆的‘专座’上,为我们呈现或虚幻或真实的巴黎,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又一张巴黎城市文化的‘底片’。”袁筱一如此描述。

咖啡馆成为法国文化的标志,并非20世纪才发生的。早在启蒙时代,“六七百家咖啡馆”里就挤满了文人、冒险家和哲学家。在咖啡馆,人们不仅谈文学,也谈社会与国家大事。与公共空间并存的还有介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沙龙。正是在18世纪,饭店、沙龙和咖啡馆构成了巴黎特有的城市空间,由此渐渐成为巴黎乃至法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巴黎早期的沙龙文化,和现在上海的书店文化颇为相似。还有剧场,在巴黎的文化中非常重要。今天,上海的剧场文化也很发达。”更不用提,上海已经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在上海,咖啡馆不仅是饮品消费之地,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之一,与街道、书店、美术馆等空间相融合,共同丰富着上海的城市文化内涵。

袁筱一谈到,上海的城市文化中“最让人感到亲切之处”正是这种大众性,“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交流。剧场、书店或是咖啡馆,还有集教育、讨论的功能于一体的图书馆、博物馆。没有文化是构不成城市的,而文化在于人和思想的碰撞。公共空间之所以重要,因为人的思想需要碰撞、讨论和分享,才会不断产生新的文化动力,上海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城市是由传统、人以及不断变化着的时空构成的。咖啡来到了巴黎,遇到了巴黎的人和事,构成了巴黎的咖啡馆和包括巴黎咖啡馆在内的巴黎文化。或许一百年后,也有一个法国人,在巴黎做一个类似的文化活动,他的话题是:上海的书店和上海文化。”袁筱一说。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九季系列读书会由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文旅局、建投书局等联合举办,12月起至明年2月将连续举办6场读书会,选取巴黎、纽约、东京、伦敦、圣彼得堡、米兰这6座国际城市为讨论对象,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街头文化、城市精神、滨水空间、文学地标、时尚艺术等文化领域为话题切入,与读者共同阅读城市、思考城市。“细看城市之光,其实是由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个体所创造的点点星光,城市之光说到底是人的光。”读书会策划人陈和丰说。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许树建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