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上海高校东南角开出这100多亩开心农场:大学生采摘大豆,农艺师当起教授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0-11-08 20:12
摘要:“在半个多小时内,我们每个学生都只采集到了勉强够榨一碗豆浆的豆子……”

学习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一学生周子琰,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从没有体验过什么叫“下地做农活”,而11月8日他在自己学校的地里摘了毛豆,带来的不仅是新奇……

当天,周子琰所在的上海建桥学院在校园东南角开辟出了100多亩的“开心农场”,种植油菜、采摘大豆、播种蚕豆都可以……这片校地合作的配套用地,专用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步开启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让师生共同在田间劳作。

“大豆原来是新鲜毛豆豆荚晒干而来的。”学校聘请来了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赵杰,成为《劳动教育》课程教研室的特聘教授,作为专兼职相结合的劳育师资队伍关键成员。有了“田野授课”新模式,不少大学生都与周子琰一样,在这次下田采摘过程中第一次见到并了解到毛豆在真实农田中的生长环境以及如何种植。

通过教导老师与农民伯伯的示范,周子琰和小伙伴们先将大豆植株折断,然后整株连根拔起,再从植株上把大豆豆荚挤扁,取出其中的大豆。“在半个多小时内,我们每个学生都只采集到了勉强够榨一碗豆浆的豆子,”周子琰直呼劳动辛苦,感受到全身酸痛,直不起腰来,“农民伯伯劳作艰辛,作物生长来之不易,今后真该更加珍惜粮食,绝对不可浪费。”

作为劳育必修课的农业生产实践平台,这片土地可以实现参与农作物播种、养护、采收等生产全过程,以及学习和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劳动教育》是上海建桥学院今年首次开设的素质拓展课程,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共计32课时、2个学分。

这门大课的5个模块有机嵌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其中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模块达16课时。开出劳育课程之前,已有20年校史的建桥在10年前,就开始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以清洁校园、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修身》课程。截至目前,已有5万余名学生参与《文明修身》。这门课程现在也被纳入《劳动教育》必修课体系,共计4个课时。

至于课程考核,当然不是看亩产、看收成,而是专门制作《劳动教育手册》,将劳动内容、要求和考核具体化。由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情况,完成所有模块课程后方能进行学分认定。同时,劳动素养评价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内容,作为评优评先重要参考。

“希望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学习老祖宗创造的24个节气科学内涵,”校长朱瑞庭表示,“这样在劳动教育中学习历史又学习科学,培养劳动感情,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为将来开展复杂性、创造性劳动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本文图片来源:受访高校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