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普陀55.5万平米房屋旧改,老工人新村将增加各户独立厨房和卫生间
分享至:
 (7)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20-06-15 15:06
摘要:去年,曹杨一村迎来非成套住房改造新契机,改造后,每幢楼里的每一户人家都将享有独立的厨卫空间,高阿姨第一时间便签了约。

日前,一场面向居民区干部和周边居民的特殊“宣讲会”,在普陀区曹杨街道的“红色议事厅”上演。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近年来,街道面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对这些上了年纪的旧住房进行非成套改造。如何让改造切中百姓需求,让社会治理工作深入人心,普陀区探索以百姓家门口的“红色议事厅”为载体,把“四史”学习和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据介绍,“红色议事厅”的做法诞生于今年疫情期间,普陀区总结疫情防控经验,进一步细化、深化社区党建联动体系,并提出以“片区-居村-楼组”三级红色议事厅为载体,探索构建起全周期管理多主体参与的党建新格局。从探讨“如何将疫情中的党员先锋作用常态化”到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再到持续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红色议事厅”被赋予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功能。当前,“红色议事厅”已在普陀全区推广建设,并成为“四史”学习的主阵地之一。

“1952年搬进曹杨一村的时候,我只有4岁。当时,真的是很多人羡慕我们能住进这样的房子。在那个上海人普遍还在使用煤球炉和马桶的年代,我们家就已经使用上了抽水马桶和煤气灶。”当天的“宣讲会”上,在曹杨一村住了大半辈子的高阿姨兴奋地讲起往事。只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楼房不再让人羡慕。墙皮渐渐被时光剥落,木质楼梯咯吱作响,狭小的楼道已经被居民的生活用品侵占得只剩转身的方寸之地,多家合用的厨房油腻不堪毫无方便可言,想要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更是奢望。去年,曹杨一村迎来非成套住房改造新契机,改造后,每幢楼里的每一户人家都将享有独立的厨卫空间,高阿姨第一时间便签了约。

记者了解到,曹杨街道是普陀区“非成套厨卫合用”老公房最多的一个街道,占全区50%以上。过去十年间,改造工作持续进行,只完成了总量的9%,足见推进工作难度之大。2018年,普陀区定下全区55.5万平方米旧住房成套改造“三年启动、六年完成”的目标,意味着旧改这件“天下第一难事”的推进力度大大加码。

为此,曹杨街道依托“四史”教育契机,以区内已有的“红色议事厅”为载体,策划了一系列面向居民的特殊宣讲会。“我们发现,住在曹杨新村的许多‘村民’,都是伴随着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部‘小我’视角的社会主义发展史,让他们现身说法,来感染更多‘村民’接受改造,主动参与改造,是推进旧改工作的巧妙抓手。”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表示。

当天在村史馆举行的“宣讲会”上,高阿姨的一番讲述就让许多居民感同身受。不久前,曹杨一村一户家庭终于在僵持一段时间后,自愿在签约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志愿者多次上门的高阿姨介绍,起初这户人家认为改造所带来的搬家等一系列事务,会牵扯精力,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项目基地工作组几次上门,对方都没给好脸色。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仍不放弃,多次做工作,并帮助解决了诸多困难问题,最终感动了这户人家,女主人不仅签约,还反过来作为志愿者,配合项目基地工作组一起上门做其他居民思想工作。

曹杨一村源园居委会主任施云霞表示,目前“村民”对曹杨一村即将迎来的改造普遍欢迎,已签约359户,占比97.3%。“仍有零星几户,因个人意愿、家庭矛盾等多种因素,尚处在磋商阶段。我们也希望通过高阿姨等一批老村民、老志愿者的带动,让他们在回顾村史的过程中,感悟当下美好生活,也能对旧改工作有更多理解。”

据介绍,曹杨新村街道此次依托家门口的“红色议事厅”推进“四史”学习,形成了以曹杨新村村史馆为红色基点,1个知识讲堂、4个图书借阅角、6个现场教学点的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在村史馆开展浸润式情景党课,按历史年代脉络,依托特定的情景,以数来宝、评弹、现场演绎等方式,回眸曹杨征程,以期激发百姓的共鸣。同时,把旧改工作的宣传、矛盾的解决等功能,也嵌入红色议事厅,让‘四史’学习真正依托‘红色议事厅’,辐射更广泛的人民群众。”许春辉说。

栏目主编:徐敏 题图来源:被采访人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