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公务员去企业兼职:会不会“吃空饷”?有没有“下海潮”?
分享至:
 (10)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德凯 2016-07-18 05:39
摘要:公务员“能进能出”的“出”,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下”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更为协调的干部体系,促进公务员职业的正常化、社会化。

 

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鼓励党政机关优秀人才按照组织批准、个人自愿、双向选择原则,离岗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发展。《意见》明确,兼职公务员不在兼职企业领取任何报酬和投资入股,离岗期限3年,机关原待遇不变;同时允许党政机关优秀人才按规定辞职领办企业或自主创业,并要求做好社保、职称评聘等接续工作。

 

消息出来,公务员小伙伴们立时激动了。河北省的公务员相互沟通,思考自己从此走出另一片天地的可能;而外省的许多公务员则感叹这是“人家的省委”,憧憬着“我家的省委”会在什么时候跟进类似的政策。

 

允许党政机关优秀人才通过相关程序到企业兼职或者领办企业、创业,如果能有完备的措施进行支撑,其意义恐怕不亚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掀起“下海潮”的停薪留职制度。只不过,虽然两者均有鼓励创业促发展之意,但在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经济环境已经完全不同的今天,河北新政不太可能引起新一轮“下海潮”。其更大的意义和后续影响,或在于促进公务员的“能进能出”,特别是“能出”。

 

人才流动难是近年来困扰“体制内”的一大因素。制约人才流动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就在体制性障碍上。以公务员为例,一旦进入“公门”,就极难走回头路。一旦公务员选择辞职,那么意味着以前所做的一切,除了到手的工资外,都算是“白干了”——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到龄后没有退休工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公务员的外流极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从免费医疗走向医保制度,又将公务员纳入社保缴费范畴,加诸公务员身上的锁链没有了,许多人才将辞职提上了日程。

 

河北将破除人才流动障碍作为主要抓手,并将公务员作为重要目标群体,抓住了目前的关键问题。许多公务员在公务岗位多年,既锻炼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水平,也掌握了相应的人脉资源。可以说,由于眼光见识的不同,只要是愿意出来闯一闯的,都会有很大的机会成功。而河北“留薪留职换岗”的政策,将会激励更多的人走出“公门”,进入市场经济一线。虽然没有辞职的在三年内不能拿企业报酬,但通过三年的实践,恐怕大多数人会毅然决然地走出来。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公务员拿着国家工资,离岗到企业兼职,是否有“吃空饷”之嫌?这需要看情况而论。如果是到国有企业兼职,这是体制内的工作安排;而如果是到私营企业兼职,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中,也可视作对企业的支持服务,同时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方式,类似于挂职。当然,按照相关规定,公务员的这种挂职不能得到企业的报酬。如果三年到期回到岗位,公务管理岗位上也多了一个懂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部,对公务岗位也很有好处;如果三年期满后自己辞职领办企业或者创业,培养出一个企业家来,这笔账更是不亏。

 

在这样的激励下,更多有想法的公务员离职“下海”,在客观上会推动形成公务员队伍“能进能出”的常态。如前所述,公务员的“出口”极小,除非达到一定级别后的调整,大多数公务员就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工作一辈子。如果离职,由于离职后无任何保障,所承担的风险极大,因此即使有离职的想法,但真正付诸实施的人并不多。借助医保制度和社保制度的改革,限制公务员“能出”的障碍已经松动了许多,再有“三年期”的保障政策,将会让许多本就纠结的公务员勇敢地走出去,从而带动更多的人。

 

当这个职业的人能够更多地进行职业间流动的时候,整个社会必然也会更加健康。事实上,公务员群体汇聚了社会上最多的精英,但他们本身并不一定所有人都适合做公务管理,或者说社会上有更多的岗位更加适合其中的许多人。当限制流动的障碍不再,通过市场的配置,使人才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那么,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必然会高出许多。而公务员“能进能出”的“出”,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下”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更为协调的干部体系,促进公务员职业的正常化、社会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