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一手报告 > 文章详情
设计上海:以怎样的姿态踩在10万元之上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常然 2016-03-16 16:29
摘要:一周前举办的2016年“设计上海”展创下客流新高,你是否也希望用创意和设计点亮日常生活?然而“高洋上”的设计产品,在“接地气”的时候是否还顺利?

编者按

一周前,素来“高冷”的延安中路上全所未有的热闹,2016年“设计上海”展创下客流新高。这些年“设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普通人的家庭,开始装点起普罗大众的生活。然而向来被视为“高洋上”的设计产品,在“接地气”的时候是否还顺利?

今天来报告的是一名“逛遍世界设计展”的发烧友,以她消费者的立场和“设计师之友”的身份,看看如今设计在上海之变。

 

天天经过的延安中路,如今又恢复了行人冷清的“高冷”状态。一周之前,这里曾经人如潮涌,他们都在等待进入“设计上海”展一窥究竟。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希望把生活打点得有意思一点的普通人,“设计上海”是个不错的选择:只需要个打车的费用,就能看到顶尖设计师最新的创意产品,能踩一踩10万元的手工地毯,看看是否有“豌豆公主”的感受;同时,也能以不错的价格,给家里橱柜换两个咖啡杯。

 

办了三年的“设计上海”展今年客流量创了新高,但对它的抱怨也多了起来:普通参观者觉得东西又贵又不好玩, 专业人士内心鄙视这种“大卖场”式的展销。

 

真的是这样吗?沉浸一周后回望当时热闹的展会,如果大家心态都不那么焦虑,或许一切会变得更好。毕竟,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和展览,把上海作为舞台,不是么?

 

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卖到“10万+”

 

周四中午12点左右的“平峰”时段依然有不少参观者。

我第一次进展览现场时周四中午12点,我以为这会是个“平峰”——既不是工作日,还恰好是午饭时间。可现场乌殃乌殃的人群还是让我感到了“设计”对于在上海生活的人们巨大的吸引力。

 

走到一家地毯展商的门前,地毯悬挂在四壁上,堆叠在地上,或是热带花卉,或是泼墨写意,光泽灵动,色彩斑斓。一问价格,都在10万元以上。展商还热情地邀请大家可以站上来感受一番。轻轻抚过那不逊色于油画的织物,柔软的触感仿佛身上的羊绒衫。

 

单价超过10万的产品这里并不鲜见。一楼展厅里一尊玻璃花瓶,身价同样超过10万,它的设计师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设计了广州大剧院的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10万元的地毯。

 

穿着垮肩大衣和平底皮鞋,带着贝雷帽的文青姑娘,轻轻地触碰一下花瓶,触电似地跑开了。这样的价格,即使对于年薪过百万的金领来说,仍然是“辣手”的。

 

周末再进展览,参观者人数更胜此前。手工地毯、扎哈•哈迪德花瓶等不少展位已经拉上隔离栏,让人隔着一段距离参观。

 

在一处展厅前,人流淤积不动。探头一忘,一个展柜前有一名金发帅哥正在制作售卖棉花糖。年轻人在这里排起长队,边等边拍照。城隍庙也有这样的棉花糖卖,可是姑娘们为什么没有排队?

 

 

几乎是可以预料,我周遭的设计师朋友和专业人士不出意料地对这次展览开启了“吐槽”模式——

 

 

 

 

他们的“吐槽”主要集中于几点:

 

号称“亚洲顶级国际设计盛会”的设计展,不仅欧美的参展设计师少了,就连亚洲的设计产品也不多。而一个“高大上”的展览,衡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国际大牌会不会在展览上首发他们的新作品

 

而且作为设计展览,客流量过大,别说与参观者交流、寻找代理商或潜在客户,就连同行之间相互学习的时间都没有,而且面对的大量都是前来拍照、用手刮展品“试材料”的“门外汉”。

 

这样的感受其实不奇怪。即使出现在展览上的一个冷水杯,出了展会的门,一般都是摆在10 Corso Como或者连卡佛这样的精品店里。那里灯光柔美,音乐灵动,服务员小小声地为衣冠楚楚的顾客介绍每件产品背后的灵感与工艺。

 

不过我还是觉得,既然是面向公众的展览,设计师不该以这样高冷的心态出场。如果说艺术相对的是“作品”,那么设计相对的就是“产品”,设计产品是可以量产(无论限量多少)而且可供消费的商品

 

究竟什么是“设计”——我没法给出定义,但我知道这一定不是纯艺术,而是和市场紧密挂钩的。我相信设计对于推动社会审美的卓越作用,但这一切并不仅仅是设计师来完成,他必须与消费者在互动中完成这一过程——整个过程中,双方至始至终是对等的

 

毕竟,就连全球最“贵”的展览之一——法国巴黎古董双年展,也无法拒绝中国“网红”的现场直播。

 

万能淘宝哪有画风不妥?

 

即使在国际品牌的展览区,目之所及常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个小型展厅外,数个金色猴子举着灯泡,组成一幅奇特的画面,据说是专门做的新设计——然而这一组灯具我在几年前就看过了,不同之处只是换了颜色。而“设计”不是最讲究“创新”吗?

仅仅是换了颜色的“新设计”。

 

作为参加过三届“设计上海”以及上海设计展的“老人”,今年最为热闹的区域之一竟是位于大厅两侧的二楼长廊——这也是最好“买买买”的地方。

 

这里每一个展位面积都不大,只有2-4平方米,摆出的产品数量也不多,甚至工艺上还不够好,却比一些国际大牌更加吸引人。有不少年轻人围在这里,叫着“支付宝行吗?”“我可以微信转账”——这场景,仿佛一下回到了淘宝“双11”。

 

不光这样,扫一扫展位旁边贴着的二维码,真的可以找到他们在淘宝上的店铺。而且设计师的名片上大多也印上了网店地址。

 

我知道“两个木匠开了个淘宝店”听起来远不如“佛罗伦萨郊外3代家族打理的小店”动人心弦,但这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而且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啊!

 

相比那些成熟的品牌甚至国际大牌,这些小展位上的设计师大多刚刚起步,他们没有太多的资本,甚至无力支撑起一个独立店面,而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网络店铺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在前两届,这些新兴独立设计师还只是展览的观众,前来对设计大师的作品膜拜朝圣,如今,他们和这些大牌、大师同一屋檐下,生涩、拙稚与兴奋几乎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出来。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那些“买买买”的年轻人。他们也许并不能豪掷10万买张地毯或者花瓶,他们也许只是希望跟其他人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而这些相对廉价但诚意制作的产品,提供了他们一个“不一样”的机会。

 

让年轻的消费者和年轻的设计师成长,不正是一个设计展推动城市审美整体进步的意义所在?

 

那些逐渐成长起来的品牌,诸如艺术家向京和瞿广慈的艺术衍生品品牌“稀奇”,除了嘉里中心的门店,至今仍经营着淘宝网店呢。

向京雕塑作品衍生礼品《这个世界会好吗》。

 

服务很差,感觉却很好

 

不过,热闹纷繁的背后,我仍然不能不对设计上海的定位产生疑惑。

 

如果这是一个小众的专业展览,那么前来参观的人实在太多;如果这是一个可以交易的展览,那专业运营的人员还太少

 

与今年爆棚的人气相比,这样的“不专业”几乎随处可见。我在网上注册并拿到二维码时,被告知VIP和媒体人员可从2号门进入,但到了现场发现2号门变成出口,只有4号门可以进。虽然入口处搭起一个透明门房,仍然掩饰不住仓促:进门处贴着一张手写A4纸“导览手册50元一本”。进入大厅,一块临时的“导览手册此处购买”牌子下,堆着一沓资料和工作人员喝剩的纯净水瓶子。

 

此前参观过的展览,导览手册无论免费还是收费,都会在入口或大厅处设服务台领取,从未有这样随意站着收钱发手册的。

 

如果作为销售平台,这几乎是我见过最糟糕的——多数地方不能刷卡,网络支付信号过差。并且,常常有人算错账。

 

我的一个朋友现场购买了一组灯具,结果先是工作人员三件产品的价格只记了一件,朋友好心指出来了;等朋友开车上高架了,对方来电表示“包错了”。最后朋友将拿错的产品送回,在门外等了近20分钟才有工作人员出来。他感慨说“设计师到底干不了销售的活”。

 

不过,这样的凌乱也许恰恰是设计师可爱的一面。我曾经在展览上买过一个陶瓷盘子,付钱时发现现金不够,又不能刷卡,结果设计师照例将盘子包好给我,让我回家再转账给她或是第二天再付。我问“难道你不怕我不付了”,她信心满满地说:“喜欢我的作品的人是不会这样的!”

题图:从淘宝起步的“中国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