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我们聚焦“糖友”日常饮食核心困惑,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带来权威解答与科学指导。

过度节食不可取,这不仅易引发营养不良,还可能加重代谢紊乱,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
正确做法是科学控制总热量,坚持三餐定时定量,用合理搭配替代盲目挨饿。
“糖友”不能随便吃粗粮。燕麦、糙米等粗粮升糖虽慢,但吃得多了仍会引发血糖波动!
正确方式是粗细搭配,让粗粮占主食的1/3左右,既稳血糖又保营养。

“味甜”不代表“升糖快”。像苹果、柚子、梨这类口感甜但升糖指数(GI)低的水果,“糖友”每天可以吃100-200克(约1-2个),既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能均衡营养。
建议优先安排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吃水果,更利于血糖稳定。
不能只关注糖含量。市面上的“无糖食品”虽含糖量极低或不含糖,但可能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成分,吃多了的话仍会导致总热量超标,进而影响血糖稳定、不利健康。

植物油也要控制量。它虽不含胆固醇,但热量与动物油不相上下,吃太多植物油也会导致总热量超标,影响血糖控制。
正确做法是每天烹调用油控制在2汤匙(约25克)以内,清淡烹饪更利于健康。
只吃素并不稳血糖。长期单纯素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血糖控制不佳,还可能引发肌肉流失,反而不利于健康管理。
建议每天适当吃些肉类,优先选择瘦肉、低脂海鲜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材,均衡营养更利于稳糖。

封面图及配图来源:摄图网
更多阅读☞
打呼噜是睡得真香?儿童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流感来袭,你还在只喝白开水?这杯“马蹄甘茅饮”才给力!一起来试试~
打工人靠咖啡续命?选对时机很关键!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