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或许很小,是课堂、朋友和家人组成的小小天地;或许很大,有爷爷奶奶讲述的过去的故事,有书本编织的未来的梦境。“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推出“汇小文”专栏,让我们一起品读童言童语,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在苏州听一场评弹
最近去苏州旅游,我们马不停蹄地在一个个景点中“打卡”,有一天逛到平江路古镇,热闹的镇子上人潮汹涌,喧哗吵闹。“我在平江路等你”的指路牌前聚满了打卡的人群。
喧嚣扰攘的路边伫立着一幢冷清的古建筑,门口印有黑色行楷大字的牌匾上写着:评弹。
推开门,一位老先生坐在台上,微眯着眼睛,随着他手中琵琶的旋律,口中缓慢地吐出一句句吴侬软语。台下则是十几位上了年纪的观众,安静地坐着,欣赏老先生的表演。满头大汗的我决定坐下听听这富有特色的苏州评弹。
“武松脚一踮,跳上一座山峰,正巧来阵风,吹得武松这件白布短衫,啪啪啪!飘了起来。”老先生站了起来,瞪大眼睛,将手举起,“抬头一望,树林口撑着根竹竿,竹竿的旗帜上写着个‘酒’……”这是一出《水浒传》。随着老先生的精彩人物刻画,和时不时的搞笑段子,武松这一丰满形象跃然纸上,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一场评弹结束了,评弹师傅下台休息。见我一人独坐,他便坐到了我身旁的桌子边,亲切地问我道:“我的评弹侬听了觉得怎样?”
“我很喜欢。”
“哦?你喜欢这慢节奏的古老评弹?讲讲看你喜欢它哪一点。”
“您的吴侬软语配上琵琶声和生动的描写、有趣的段子,闭上眼,品几口甘甜的茶,我感受到古老的评弹艺术不同于戏剧的多人物和电影的快节奏,场景感和氛围感烘托出独特的慢而静的艺术之美。武松打虎的情节更是比原著还形象!”
老先生对我的评价感到非常高兴,他对我吐露心声:“如今人们过着快节奏的生活,都不愿意花几小时坐在台下听一场评弹了。”师傅失神地端起茶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评弹从人物刻画,到故事情节,再到琵琶的节奏旋律,都是要千百次重复之后才能熟练精通的。评弹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功夫。”
回到嘈杂的人群中,评弹声渐渐被吵闹浸没。我不禁思索,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旅游和娱乐仿佛变成了“打卡”,然而当我停下脚步,静静欣赏评弹艺术时,我感到在这样的倾听和欣赏中更能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内心的安宁。
如果您也想分享有趣的作文、故事等,欢迎投稿给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方式
通过征稿专用邮箱(xuhuitong2019@126.com)投稿。投稿时,邮件名统一为:【汇小文】姓名+标题+学校。
作者:上海市徐汇中学 王唯一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