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心理咨询师手记】情绪不再“爆仓”!认知重构搭建高墙里的“心灵灯塔”

转自:上海监狱 2025-11-14 08:53:04

前言

“守沪明天”之“心帆领航·向善而行”是上海市提篮桥监狱与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联合开展的公益项目。项目邀请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入监,开展个体咨询干预、团体沙龙辅导、心理讲座(含心理剧)等服务,帮助在押罪犯缓解不良情绪、重塑行为模式。

“认知重构,让我学会了管住自己的脾气”

图片由AI生成

一个平常的早晨,心理咨询师推开办公室的门,发现桌上静静躺着一封信。字迹虽显稚拙,却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那是来自刚结束咨询的罪犯裴某的感谢信。

(向上滑动启阅)

尊敬的老师:

以前,我总觉得来看心理医生的都是“疯子”,现在才明白,这是学习如何管理情绪的科学。谢谢您没有责怪我最初的暴躁,还教了我那么多实用的方法……上次您教的“降低满意度”,我回去也练习了。

上周在监舍,同犯说了些话,以前我听了肯定立马跳起来,可这一次,我居然没发火。心里冒出您说的那句“自己还不行嘛”,人一下子就平静了很多。现在,只要用您教的“情绪稳定操”,遇事很快就能冷静下来。这么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觉得,我能管住自己的脾气……真的谢谢您!”

初识暴躁 步入绝望深渊

图片由AI生成

裴某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眉头紧锁、步履沉重,浑身上下都绷着防备。

档案显示:他出身农村,初中辍学后四处打工,因冲动犯罪已两度入狱,均在外省服刑。

这一次,案情更重——无期徒刑。

漫长的刑期、断裂的亲情,把他推入绝望。暴躁与无助交替,他越来越频繁地情绪失控:为一点小事与同犯激烈争吵,成了监区里挂了号的“问题犯”。最严重的一次,他抡起热水瓶砸人,又对赶来制止的民警破口大骂。

自我剖析 踏上改变之路

初次会面,咨询师便捕捉到裴某强烈的抗拒。

当他确认这间咨询室“安全、不评判”后,肩膀才稍稍松了寸,信任开始发芽。

忽然,裴某猛地挥手,像把刀劈向自己:“我天生火药桶!一点就炸,脑子一嗡,只能动手。家里人都这德行,改不了!可火一泄,我又想抽自己——无期减刑啊,就被这臭脾气炸没了!”

技能学习 情绪管理显成效

后续咨询中,咨询师给他布置了两项“课后作业”:一套“自控力体能操”和一条“降低满意度”信念训练。

裴某起将信将疑,练一次卡一次;两周后,他咧嘴笑:“好像引信被拔长了一截,没以前那么容易炸。”

咨询师又趁机把“注意力转移技术”和“情绪舒缓操作法”介绍给他。

情绪控制 点亮希望之光

第三次咨询,裴某脸上第一次露出轻松的笑,声音也低了几度:“真灵!练完心里敞亮,火苗子蹿到一半就灭了。”

他主动交作业:“昨天排饭队有人插队,我拳头都硬了,赶紧把呼吸调到‘自控力体能操’里的节奏,心里默数四拍,火就踩了刹车。”

只要方法科学、练习不辍,人人都能找到那把情绪钥匙,推开属于自己的新生之门。在高墙内的特殊“改造阵地”上,高质量的心理帮教恰似春风化雨,悄悄滋养每一颗迷失的心。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诈骗犯的自白】第一集:“杀猪盘”怎么“杀”

2、【诈骗犯的自白】第二集:“杀猪盘”在“杀”谁?

3、监狱宣传民警工作日常2.0,let's 开拍!

编辑:郭  伟

供稿:提篮桥监狱    李佳谈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