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阶段,落实“应融尽融”,100%实施融合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实现特殊儿童100%入学;
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实现残疾青少年高中入学率超90%;
启动“义务教育+中职教育”13年贯通培养模式……
2025年初,徐汇区成功获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昨天(11月12日),区域晒出“阶段性成绩单”——“普特深度融合 数智赋能成长”徐汇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展示活动在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举行。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出席活动并讲话。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勇为活动致辞。会上,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周刚作徐汇区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实践工作汇报。活动由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奚云斐主持。

据介绍,徐汇区获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以来,立足区域教育优势,以打造“上海引领示范、国内知名领先”的特殊教育高地为目标,锚定完善学段贯通高质量服务体系、推进服务对象全覆盖支持系统、健全普特融合管理支持机制、构建数智赋能协同治理格局等四大任务,构建特殊教育优质发展体系。
近一年来,徐汇相关改革实践已初见成效——

董李凤美康健学校启动“义务教育+中职教育”13年贯通培养模式,并扩大校舍至“一校三区”格局,以确保特教学生高中阶段入学率达100%。
持续深化特殊中职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并力争至2027年特殊中职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达25%。
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等特需学生纳入服务范围,联合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团队,研发《学习障碍课堂干预指南》,探索学校支持体系,在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及园南小学为260名学生提供超千次评估与干预服务。
在22所普通中小学和35所幼儿园增配特教教辅人员87名,全区共配备特教教辅人员122人……
活动现场举行了“数智赋能特殊教育攻坚行动”启动仪式,将聚焦社交技能训练、情绪识别与调节、校家社协同育人、医教结合健康管理、融合教育智评赋能、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课堂行为分析与辅助、家庭训练指导与支持等八大场景开展探索。

活动还公布了新一批徐汇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专家委员会名单,来自特殊教育、医学康复、教育管理、人工智能、社会支持等多领域的专家,将为实验区改革提供全面学术引领与实践指导。

活动提出了在教育强国建设及上海教育强市建设背景下,特殊教育的进一步探索方向,一是深化学段衔接服务扩容,向所有特殊儿童提供全链条融合支持服务;二是分层分类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普校特教班、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不同特殊儿童安置方式;三是强化数智赋能应用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动态评估中的深度应用;四是注重经验总结辐射推广,让更多的区域经验涌现,成为推动特教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字:袁曼舒
图片由徐汇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袁曼舒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