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法治在行动】提篮桥监狱这样打通服刑人员普法“最后一公里”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6-24 12:52:04

那些服刑人员

层出不穷的疑难困惑

 “警官,我在外面与他人有债务纠纷,我现在被人告了,房子被冻结了,我该怎么办?”

“警官,我孩子在外面被人撞伤了,我该怎么处理?”

“警官,我父母家东西掉落砸坏底楼窗户,邻居向我父母提出高额索赔,我怎么帮他们?”

……

今年5月,提篮桥监狱以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深入推进“法治监狱”建设,针对服刑人员实际需求,创新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普法宣传教育,让法治阳光照亮高墙内外。

法律诊所:

化解服刑人员急难愁盼

在监区设立的法律诊所成为解决服刑人员法律诉求的重要平台。典型案例中,服刑人员周某因子女落户问题陷入困境:父母房屋动迁、离婚协议约定、出生证明缺失等多重因素导致幼子面临就学难题。

监区法制员采取“法律疏导+亲情修复”双轨工作法:

依法解释户籍政策与抚养义务

指导通过书信修复家庭关系

联动属地派出所开展跨部门协作 通过持续努力最终促成。

专业普法:

构建系统分层普法体系

组织监狱公职律师开展现场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普法讲座,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向服刑人员普及高空坠物、网络侵权、校园欺凌等常见案件的过错认定及责任承担。用简洁明了、贴近生活的语言,让法律知识走进服刑人员的内心,引导服刑人员运用民法典解决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民事纠纷,培养其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观念。

 监狱公职律师团队挑选经典案例,在《提篮桥监狱报》开设今日学法专栏。通过在监狱报上普法课的形式,让服刑人员在闲暇时能自主学习法律知识。

监狱开通服刑人员法律咨询渠道,邀请律师进入大墙,借助专业的社会法律资源为服刑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服刑人员困惑。

以赛促学:

检验法治教育成效

监狱举办民法典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涵盖民法典的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各个编目,进一步检验了罪犯对民法典的学习成果,为提升法治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构建“诊所解忧+专业普法+竞赛提升”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模式,提篮桥监狱切实将民法典宣传融入教育改造全过程,打通服刑人员普法“最后一公里”,助力服刑人员树立法治信仰,为回归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父亲节特辑】监狱民警微小说《背影》

2、【监狱开放日】当“专转传”来到高墙之内:我参加了一场“限定版”City Walk

3、艺术改变人生——上海“非遗进大墙” 教育成果展开幕

编辑:许立春

供稿:提篮桥监狱  郑浩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