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大区势 > 文章详情
2018上海·嘉兴周丨双城记 · 招商铁军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剑铭 2022-01-18 19:02
摘要:接轨上海几乎是嘉善人本能的路径选择,通过不断地循环,把嘉善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嘉善,更多的客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时候,多了一个选择机会。

 

招商铁军: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去上海的路上

 


今天,嘉善经济的上海烙印越来越深:全县30%以上的工业产品为上海配套,90%的引进项目与上海有关。


这些变化的背后,有一群人功不可没。他们离开家乡熟悉的工作岗位,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三年五年,渗透进上海的各个角落。在嘉善,他们是行业精兵、业务能人;而在上海,他们的业绩翻篇归零,从头开始,如海绵般吸纳先进的思维理念、经验做法、创新政策,广交朋友,广结人脉,让一个又一个优质项目在嘉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招商领域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作为招商引智的探路者,他们为嘉善带来大批人才和项目,他们用行动铺就了接轨上海的那条“轨”,让两地渐行渐近。


他们就是一群活跃在沪上的嘉善招商铁军,他们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去上海的路上……


 嘉善的上海烙印


早年的嘉善是上海的“米袋子”、“菜篮子”,如今两地的联系已经从舌尖到心间、从经济到民生,合作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嘉善项目协作区的设立,嘉善成为浙江首个实质性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县。


接轨上海推动嘉善发展是上世纪就在“书写”的一篇大文章,比如引入“星期天工程师”发展嘉善乡镇企业,派出一批又一批招商干部蹲点招商……


10月30日,2017中国·嘉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行,共签约58个项目,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17.8亿元。


“嘉善不靠海,但我们背靠着上海这个最大的‘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育青1996年进开发区工作,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一位招商“老干部”,“这20多年我几乎没离开过招商一线。”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王育青就坐着通勤绿皮小火车到上海,大海捞针式地招商,让他和同事尝遍了招商的酸甜苦辣,也充满了成就感。因为他们见证了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十几万元、一辆老式桑塔纳起步,到现在入驻企业近2000家、全省第二个设在县域的国家级开发区。


20年前,上海很多人并不知道嘉善这个地方,没有资源的嘉善人只能下笨功夫——大街小巷“跑面”。王育青他们经常选一座写字楼,直接乘电梯坐到最高层,然后一层一层地走楼去拜访客户,发名片发资料介绍嘉善,往往是走到一半的时候,被保安发现“押解”出来。那时嘉善在上海没什么名气,他们所到之处大多都是冷遇。


“融入上海”是嘉善县域发展的首位战略,招商工作人员也转变了工作方式。他们意识到上海寸土寸金,土地空间有限,仓储物流企业无法做大做强。通过重点聚焦,招商干部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特易购物流项目,随后又乘胜追击,带动博洋、晋亿、凯鸿等一批项目入驻。由此,嘉善人逐渐琢磨出了招商的门道,进入了“以商引商”的阶段。


嘉善新西塘,客商考察投资环境。白墙灰瓦的江南水乡嘉善吸引着一批批投资商的青睐。


“这时候,我们前期下的笨功夫也见到了效果。”王育青说,坚持不懈地“跑面”,让嘉善在上海名气越来越大,嘉善人也在上海逐渐攒起人脉。“我们用诚意交到了朋友,老朋友再介绍新朋友,我们的招商开始进入‘以商引商’阶段。”由豪能包装引荐,引进世界500强项目喜力啤酒;通过与上海中介机构合作,引进预计年产值100亿元的铠嘉电脑……招商引资不断加速。


10月30日,2017中国·嘉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行,几名常驻上海的招商人员与会合影。


接轨上海几乎是嘉善人本能的路径选择,通过不断地循环,把嘉善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嘉善,更多的客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时候,多了一个选择机会。“现在,我们跟上海联系更紧密了”,王育青如数家珍:沪浙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021固定电话安装实现全覆盖,公交车直达上海枫泾,开发区开通了去上海的通勤班车……全面融入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工作圈和生活圈正在形成,嘉善由此创造了独特的“13579”现象:10%的嘉善人在上海工作生活,30%以上的工业品为上海企业配套或通过上海进入其他地区,5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70%的游客来自上海,90%的引进项目与上海相关。


 上海的嘉善身影

 

思路之变折射发展之变。


招项目更要引人才,嘉善由此开启“双招双引”的招商新模式。1986年出生的徐张伟便是嘉善派出的“双招双引”驻点干部之一。


高铁上,徐张伟看着嘉善城郊一个个投资项目拔地而起,付出有了回报,内心很欣慰。


与传统的招商模式不同,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双招双引”工作,对驻点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年到头住上海,难得回趟家。”徐张伟说起初到上海的那些日子,感慨万千。


嘉善的招商人员遍布上海各个角落,每个区每个镇都有他们的身影,往往在上海驻点一周,每天的工作时间会拉长到14到16个小时,周末才回家一次;这样的工作强度,每一名招商人员都感到压力非常大。


徐张伟坐着地铁去洽谈项目。嘉善的招商人员分布在上海各个角落,每个区每个镇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上海2000多万人口,站在街头就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刚开始确实很迷茫。”徐张伟说。


在上海,吃住开销都不便宜。徐张伟和同事们一起合租,两室一厅的房子,两个人挤一间房睡高低铺,没有时间看电视,换洗衣物全靠手洗,电话机边放着的是厚厚的翻得很旧的黄页电话簿和一大叠展会折页……


上海租房处,徐张伟和同伴看完展会,讨论有价值的信息。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中午,徐张伟和同伴买了面包和矿泉水做午餐;面前,客商与他们一样来往奔波。


难事不止一件。嘉善第一批选派的驻点招商干部来自县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发区,许多人都没有招商工作的经验。“没经验,没资源,没朋友,真是‘一穷二白’。”来上海前,徐张伟在嘉善县公安局工作,到上海后一切从头学起。


刚到上海工作的前几个月,徐张伟每个月的工作重心就是广撒网,积累人脉,手机里有60多个微信群,专门用来收集、筛选各种项目信息。公安工作的经历给了徐张伟许多招商方面的启示,“契机在于找对人,重点项目主要是人的突破,不断进行数据研判分析,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到合适的那一个。”


徐张伟“广撒网积累人脉”,看到名片盒就放一张,期盼能偶遇有价值的信息。

 

徐张伟的手机里有60多个微信群,专门用来收集、筛选各种项目信息。


徐张伟觉得,为客商服务其实就是人与人的交流与信任,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共鸣。一家制造精密电机的企业就是这样进入了徐张伟的视野,通过他的牵线搭桥,这家企业最终达成了落户嘉善的意向。


常驻上海,周一到周五基本在上海工作,周末回嘉善。与徐张伟状态一致的,还有嘉善县20名招商干部。嘉善全县共50名招商干部,20人常驻上海。驻点制度实行3年来,嘉善引进了凯嘉电脑、格科微电子等超亿元项目11个,招商人员成了最前端的“触角”。嘉善县招商局副局长钱岷说:“嘉善可以作为上海空间上的扩展,我帮你配套。上海觉得很高兴跟你做,我们达到了目的非常高兴,做双方都有利的事情,这是我们想追求的一个局面。”


9月29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徐张伟联系同伴参加工业展会。


徐张伟与同伴常常辗转于一个个展会寻找项目。

 

徐张伟与外商交谈,探讨一个服装制作项目投资的可能性。


今年初,招商干部跟踪过5年的“高富帅”项目——格科微电子成功落户,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5.4亿元,稳定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优秀招商团队就像嘉善的“招财童子”,大家坚信,只要把接轨上海这篇文章做足做好,嘉善未来发展还有无限想象空间。


10月30日,2017中国·嘉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嘉善举行。本次善洽会是迄今为止嘉善县规模最大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58个项目,项目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17.8亿元,世界500强投资的项目1个,超亿美元外资项目5个,超10亿元人民币内资项目8个,引进“国千”人才6名。


嘉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徐张伟在幕后打电话联络投资商。


嘉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徐张伟忙前忙后,招揽来客,见证着项目签约的大丰收。

 


 

背景链接

 

嘉善是浙江接轨上海的前沿地区。


上海的区位,浙江的成本,这是嘉善县在招商引资、推介嘉善时常说的一句“广告语”。上海高端企业集聚,但随着各种成本的不断高涨,产业转移趋势日渐明显,而嘉善毗邻上海,上海所具有的区位、市场优势,嘉善也基本具备,成本却大幅低于上海。


今年,嘉兴成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善接轨上海又迎来了新机遇。嘉善近年一直在精心打造优越的投资环境,科技、人才政策含金量十足,较低的商务成本对上海企业也颇具吸引力。嘉善早几年就开始布局“总部在上海、制造服务在嘉善”、“创意在上海、孵化转化在嘉善”的产业协作体系,最大限度承接上海的溢出效应。


嘉善的招商引资是嘉兴招商引资、接轨上海的一个缩影。


仅2016年,沪嘉两地举办对接交流座谈会300多次、各类推介会200多场,这意味着几乎每天两地都有交流会。“有持续性的交流,区域协同发展才能取得长效”。今年以来,嘉兴共派出68名干部赴上海挂职,挂职数量和时间是历年之最,挂职者往往是年富力强的中坚干部。


频繁的交流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嘉兴市引进来自上海的内资项目220个,总投资183.9亿元;外资项目117个,实际利用外资14.18亿美元;来自上海投资的浙商项目82个,总投资105亿元。今年1至9月全市吸引来自上海高层次人才215人;全市1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与上海各类开放创新平台新签定了15个高质量合作协议,实现了全覆盖;1至10月,全市从上海引进浙商回归项目228个,到资115.55亿元。


嘉兴作为上海溢出产业“投资洼地”的地位和价值不断加强。

 

栏目主编:王娜 文字编辑:乔梦婷 题图来源:嘉报视觉 图片编辑:徐佳敏
策划/编辑:杨晓东 
版式:沈怡 
统筹:盛建生 
文字:李剑铭
摄影/摄像: 王振宇 田建明 闻人达 徐志达 成杰 
设计:徐炅 
出品:嘉报集团视觉中心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