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键盘党们用网络暴力逼死了他们?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云龙 2018-06-06 15:20
摘要: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而若批评“泛自由”,则伤害无幸免。

节奏换得太快的网络世界里,这已经算一个旧闻,却不该只是旧闻——

 

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厦蓉高速湖南蓝山某服务区近日发生一起自杀事件,三口之家,两死一伤。一个令人更为心痛的背景:邓某一家人曾于一个多星期前在海口市一小区自杀,所幸被当地警方及时救下。邓某的遗书曝光后,一度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质疑她的动机,甚至在她被救后人肉搜索她的家人,让当事人和亲属不胜其扰。

 

蓝山县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向媒体披露,经过海口警方做工作,邓某一家人本来已经放弃了轻生的想法,准备回北京好好生活,但是后来网友给他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他们最后连警方的电话都不敢接,因为之前很多人打电话质疑。

 

三口之家的悲剧,是不是和媒体报道的那样,与网络暴力直接相关?可能需要充分证据,至少不能和某些网友那样“有罪推定”。不过,看看当事人微博后面的留言,你会发现,“网友”往往是“暴民”,他们的跟帖留言,充满猜测、想象和推理,有冷嘲热讽,有幸灾乐祸,有恶意谩骂——

 

明明就是不想死嘛,只想引起社会的关注,全是套路。

感觉就是在那里炒热度。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好没死成,继续还钱吧。

有钱买高档旗袍,就是不还钱,这种人值得同情吗?

……

 

咄咄逼人的网络暴力,其实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因为借助触手可及的新兴载体、平台,往往有着强大的杀伤力。网络暴力的键盘之下,没有人可以幸免,因为暴力的指向不只针对弱势群体:明星晒娃、晒自拍会被围攻;知名公众人物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捐款达不到网民心理价位,会被逼捐;体育运动员输了比赛会被围剿;官员言行如有出格,更是频频遭到网上的围追堵截。

 

网络暴力的最大特点是“逼”:逼问。逼问真相,逼问隐私,如果面对的是公权力,可以视为积极的正向的监督力量,而如果面对普通公民,“逼问”有时甚至接近“刑讯逼供”,当然,使用的工具是具有现代文明标识的“键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7.53亿。网民的构成又是分层的,有人说,90后是网络的“原住民”,80后、70后是网络“移民”,再老的,那就是“网络难民”了。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网民群体,网络空间管理显然面临更大更新的挑战。

 

不过,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网络是新兴平台,活跃在虚拟社区的也是现实社会的人,他们身上携带的也都是现实的问题,只不过网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互动传播途径,而身份的隐匿性又降低了人身攻击及散布虚假消息、言论被追责的风险,所以网络让我们察见了更真实的自己,目睹了我们自己丑陋的暗面。

 

如何处置此起彼伏的网络暴力?如何应对口无遮拦的网络暴民?

 

网上出现的问题,当然需要网上施治,譬如,推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跟帖实名制。但是,如何避免殃及更多无辜者,是要正视的新问题:如果实行强制性实名制,谁来担保网民实名信息不会被泄露给不良分子,便于他们恶意利用?手机上常常可以接到各种垃圾信息和骚扰广告,就是因为实名信息被输送或贩卖给了他人。

 

而另一个关注重点是,网络暴力往往处于灰色地带,大部分暴力行为尚未构成诽谤和侮辱,因此很难对网络暴力实施者处以刑罚或者行政处罚。从这个意义上说,网民的言论只要不超越法律底线,他有他表达的自由,对言论空间进行管理,就要特别提防权力的过度傲慢、权力的随意扩张,导致“沉默的大多数”都受伤。

 

网上的问题,其实都在网下,都在当下。网络时代的背景板是市场经济、转型社会。那些煽动性、攻击性、羞辱性的言论背后,暴露的是人的任性、惰性,或有趋利性、从众性助推,这些复合的“人性”,往往叠加融合,使得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空间变得更加波诡云谲。因此,网上的问题,要从当下、网下寻找治理的良方。

 

网上的资讯海量,网上的问题也可能是数量级的增长,不可能一针见效,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毕其功于一役,不过,今天所有关于此次网络暴力的解析、讨论、反思,都是当下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平台,至少它在一遍遍提醒我们分辨什么是“网友”,什么是“暴民”,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网民的判断力和信息筛选能力——现在好多人已经不会轻易相信网上传播的东西,知道寻找可靠的信源,这就是网民的自我成长。

 

也许媒体、平台上的那些讨论,不能改变暴力加害者什么,也许那些对网络暴力的道德谴责难以一时改变人的暴力倾向,但是,连篇累牍刷屏的自由讨论,其实都是“旁若有人”的说教,比某些“目中无人”的灌输教育,有着更强的目的性、到达率。

 

网络暴力事件的旁观者,在一次次舆情喧嚣中,或也会渐渐被训练成为受益者。观察那些“网友”变身“暴民”的现实案例,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触: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而若批评“泛自由”,则伤害无幸免。

 

在网络暴力面前,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借用那句网络流行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