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医联体,儿科看病难破题新招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16-01-10 20:14
摘要:儿童看病难题怎样破解?申城正探索一条全新路径: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成立儿科医联体(简称“儿联体”),囊括复旦大学附属10家医院。

家住金山石化地区的沈先生有个3岁儿子,以往一到气候变化,沈先生最担心儿子生病。给儿子看病,犹如一项“大工程”:早5点,沈先生乘头班“石梅线”到闵行区万源路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待挂号;早7点,妈妈和外婆带着患儿乘车出门“接头”。从家门口到孩子看上病,前后至少花去5小时,着实奔波。


儿童看病难题,成为像沈先生这样年轻父母的心头痛。难题怎样破解?申城正探索一条全新路径: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成立儿科医联体(简称“儿联体”),囊括复旦大学附属10家医院。儿科医院向成员单位“平移”优势品牌、先进技术与管理理念。历经1年半实践,病家已初尝甜头:而今,沈先生儿子再生病,就前往家门口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就诊,“来回十几分钟,配的药都一样,真是不知方便了多少!”

 

构思:

 

儿科医疗资源峰谷不均


均衡流动实现“同质化”


专科医院人满为患、综合医院门可罗雀。近些年,儿科医疗资源高度集中申城四家儿童诊疗特色医疗机构(儿科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华医院),资源峰谷不平,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就诊不便,更令医疗机构陷入发展漩涡。儿科医院副院长王艺教授直言:专科医院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积聚;疑难病、危重症诊疗相对分散;相形之下,本可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性医院,医疗技术、人才梯队等却因业务量萎缩而退化。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1年的12年间,儿科医院门急诊平均增长率为13.5%,专科发展瓶颈已凸现。


有限的医疗资源,可否做得到均衡流动?两年前,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设计全新思路:借助儿科医院在专科的优势地位,整合各家附属医院内部医疗资源,在全国成立首个儿联体。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介绍,专科医联体,是一种横向医疗资源模式,“串联”现有资源,或可为破解儿科发展困局带来新尝试;这也是实现儿童就近就医、有序就医的根本途径。


儿科医院品牌开在家门口,有操作的可能性吗?作为牵头单位,儿科医院先对附属医院进行基线调查。调查发现,儿联体覆盖的医疗机构,其儿科服务量占申城儿科总服务量三分之一,各成员单位儿科医生、护士、床位数量等基础数据均提示,资源整合起来,可发挥更大效益。儿联体随后确定,实行成员单位“六统一”(统一认知、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调配),实现“高水平、同质化”诊疗服务,同时发展各自医院诊疗特色。


成效:


专家“坐阵”、医生统一培训


诊疗下沉、病家奔波减少


4周岁女孩萌萌,连续高热9天不退、浑身发皮疹,用过几天头孢仍退热无效。萌萌家在金山,家人带着她前往儿联体内的金山医院,由儿科医生龚敬宇接诊。龚医生仔细问诊后,罗列出三种疾病可能性:链球菌感染、川崎病、药疹。她随即打开远程网络,再由儿科医院徐家骅医生会诊。仔细问过病史后,徐家骅给出会诊意见:“高度怀疑川崎病。”龚敬宇告诉记者,“放在以往,这类孩子大多建议转诊儿科医院;如今我们技术提升了,还有专家做后盾,底气也足了。”

 


优质资源下沉、人才柔性流动,为病家带来诸多利好。据悉,金山医院纳入儿联体后,儿科医院派出小儿肝脏病专家王建设教授“坐阵”。王建设在分析区域疾病谱后,定下金山儿科的发展模版:“综合性儿科+急诊”,同时将标准化配置等管理理念一并平移。儿科医院品牌植入金山,引发系列效应;2015年,金山医院儿科门急诊人次达18.38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6.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科输液量连年递减,2015年输液人次较2012年降幅达40.7%,门急诊抗生素使用率从70%下降至40%。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金山医院转诊儿科医院病例每年递减300例左右,儿科医院转诊而来的金山患儿,每年达150余例。患儿及家属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劳碌。


儿科医院派主任坐阵临床、成员单位医生统一岗前培训,技术推广带动临床变化,在儿联体内“遍地开花”:2015年,妇产科医院(即红房子医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两家医院新生儿科在儿联体内受训新技术,转诊患儿大幅下降。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生儿转诊至儿科医院的比例,由2013年的90%以上,骤降至2015年的8%。


未来:


儿联体触角伸向社区


常见病分流初见成效


儿联体探索实践1年半,“分流常见病、集中疑难症”的最初理想进展如何?数据显示,去年儿联体门急诊人次数达313万人次,出院患儿数达5.2万人次,较前一年分别增长2.1%、3.7%。8家成员单位中,华山医院北院儿科从无到有,门急诊增幅高达166%;与此同时,儿科医院门急诊数量基本持平,普通儿科患儿每年递减6万多名,专科患儿每年递增11%。黄国英表示,相比儿联体成立前,儿科医院临床服务日趋合理,分流效果初见成效。


优质资源下沉至综合性医院,何时可以延伸至社区?这是无数病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据悉,儿联体已与闵行区卫生计生委启动合作,下阶段,双方将共同推进组成“儿联体闵行协作网”,网络儿科医院、3家闵行区综合性医院、13家闵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艺介绍,早在四年前,儿科医院康复科已与闵行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对社区康复师开展同质化培训,辖区内患儿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康复服务。今年内,双方将通过开展社区儿科医生工作站、全科医师培养计划、建立专家转诊绿色通道等,实现闵行儿童家门口即可就近看病。


儿联体的能量辐射在继续。儿联体未来的蓝图里,儿科医院、妇产科医院还将开设联合病房,率先开出围产咨询随访门诊;华山医院北院儿科将开设病房;静安区中心医院已被纳入儿联体,在调研发展现状后,将定制发展方案……为儿科医疗资源最优化利用探索更多经验。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