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届里昂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工业4.0项目的中国队正选选手,是来自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谢辉铉、卢俊威。
工业4.0,是制造业高端项目之一,我国今年首次参加这个项目。工业4.0作为一个复合型项目,集合了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等,涵盖数字化新技术,包括智能制造等,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谢辉铉、卢俊威分别负责计算机信息方面和机械电气自动化方面。
谢辉铉、卢俊威,像一对好兄弟,在集训基地形影不离。他们不仅是搭档,还是校友,都毕业于广东技师学院读书。2021年,恰逢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有人才引进政策,他们机缘巧合来到上海发展。
谢辉铉2018年到广东技师学院就读,读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他说道,“计算机可能是我唯一的兴趣”。在初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他就通过网络自学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报名参加工业4.0项目,主要是觉得工业4.0涉及很多先进技术,本科学生都不一定能完全掌握,今后发展会更好。这次能够超越一些本科院校的选手,成功入选国家队,他认为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聪明,可能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对工业4.0特别有热情。“我们基本上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项目上面,一天到晚都在研究这些东西”。
卢俊威学的专业是自动化,最初是报名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因为年龄超过了一点,便改为参加工业4.0项目了。他谦虚地表示,我更多的还是向我的搭档请教,做好配合。
工业4.0项目,设置了四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对生产线预仿真,搭建网上商城;第二个模块,搭建工业网络及网络安全;第三个模块,为工作站添加智能传感器,进行智能维护;第四个模块,做一个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生产线上的数据做一些能源分析。
谢辉铉说,刚开始接触工业4.0项目时,一头雾水,感觉很有难度,要不断地训练,积累知识和经验。他和卢俊威从2021年开始搭档训练,迄今已经3年了。由于是双人赛,很考验两个选手之间的配合。如果搭配不好,一般都是沟通上出了问题。现在两人已经形成了默契,“一般在赛前都会提前沟通,互相配合,商量着来,比如说我要一个什么数据,我要先告诉他,然后他按照相同的格式提供一个数据表。”
比赛不仅考验技术,还考验心理和体能。在集训基地,谢辉铉、卢俊威每天上午八点多开始训练,一直训练到晚上八九点,每周会进行一次为期三、四天的模拟测试。对于这些高强度的训练,他们没有一丝抱怨,谢辉铉坦言,训练时就把它当作一个工作去做,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多帮助。“我们这个项目,正式比赛题目到目前为止还是保密的,没办法知道赛题,所以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出现。我们就尽量以一个我们认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去做准备。所以,现在备赛的心态,是紧张、不慌张。”
专家组组长袁海嵘表示,工业4.0项目是世赛新项目,属于制造与工程领域,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全球对工业4.0都非常关注。2022年举行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时,有8支队伍报名参赛,今年里昂世赛,一下子有21支队伍报名参赛。这次比赛,又新增加了几个核心要求,都是数字化方面的一些新技术。
袁海嵘介绍道,我们培养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两位选手一位负责IT,一位负责OT,一位需要掌握机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装、编程和调试,网络搭建,另一位需要做计算机信息开发以及接口算法数据分析等等,这里面涉及机器视觉、虚拟增强现实、IOT网等技术,要通过高级语言去实现。他们如果掌握了这些工业4.0技术,他们的眼界将是非常宽阔的,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基础技能。这两位选手,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是一个数字化咨询师能力水平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气工程师或者是自动化工程师了,通过长期的实战项目式训练,某种意义上已经具备了一些工作经验,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工业问题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虽然第一次参加这个项目,但袁海嵘认为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设施比较齐全,条件很不错,我们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会高一点,训练的时间会长点。同时,我们国家对于选手的培训都有很好的保障,教练专家组团队从题目、训练培训以及技术标准各个维度,都进行了很详细的指导。另外,两个选手对工业4.0技术非常热爱,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自驱力非常强,品质非常不错。比如说,摆放设备设施等这些最基础的工作,他们也非常愿意干,不会说我只做设计或编程。“我对他们充满信心。”袁海嵘说道。
视频:吕佳 李创 文字:黄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