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阳光炙烤着大地,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沪郊枫泾镇,卫星村的农田里,颗颗黄桃压弯了桃枝,簇簇葡萄缀满了藤架,连片水稻秧苗正长得郁郁葱葱,远近的虫鸣声不时传入耳中……
凌晨5时许,伴随着蛙鸣, “新农人”张华戴上草帽,穿上水靴,跟着父亲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稻田中,才一会儿,衣服已被汗水浸透,“我爸的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到田头看看,以便掌握水稻生长发育情况,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 对于父亲传授的经验,张华严格遵从。
2005年,张华的父亲第一次在村里承包了70多亩土地,迈出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第一步。2010年,张华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第一次驾驶拖拉机下田插秧。如今,14年过去,张华已拥有近400亩良田,收割机、点播机、插秧机、无人飞机等设备一应俱全,水稻种植从育秧、插秧、施肥到收割,做到了全程机械化。
“我爸那时候一年产值10多万元,已算不错。但我现在一年能做到300万元。”张华站在田埂上,望着茁壮的水稻秧苗自豪地说道。老一代有老一代的经验,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智慧。一老一少两代农人,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见证了上海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喜人变化和丰硕成果。
子承父业端牢“粮食饭碗”
14年前,当时30岁的张华还是一名销售员,“那时候的收入也就能自给自足” 。直到有一天,父亲找他聊了许久,希望他不要在外面“漂”着, 回家当个新型农民,一家人齐心协力一起规模化种田。
“我爸跟我算了一笔账,自家种粮的收入加上为别的农户提供农机服务的收入,并不比我在外面赚得少。” 在父亲的眼中,张华自小动手能力强,脑子活,这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饭碗,他肯定能端稳。
张华回家种田,第一件事并不是下田,而是先学机械。“拖拉机的方向盘很重,跟平常开的汽车完全不一样。” 张华表示,自己不仅要学会开拖拉机,更要学会如何修理和保养。
“我父亲刚承包土地种水稻时,农机还没普及,总是需要人工下田管理,一年辛苦劳作只能解决温饱。但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就能插秧30多亩,只要几个人,就能管理合作社的300多亩稻田。”
目前,张华已拥有15台农机,不仅满足了自己农场的田间管理需求,还为邻近好几个村的种植户提供农机服务。近年,随着周边农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张华和他的农机越来越受欢迎,每到农忙季节,找他提供农机服务的农户络绎不绝。
“我的农机服务范围已覆盖2500亩左右。”张华说。
多元经营里的“增收密码”
回到乡野,深耕农业,张华眼中的“钱景”已不止于眼前的水稻田。
得益于金山区农业经济作物的结构调整和特色瓜果产业的发展,如今,张华还种植了50亩黄桃、10亩葡萄和10亩西瓜,多元经营搞得红红火火。
“最近,我们每天的采摘量都在4000斤到5000斤。”张华说,8月,正是锦绣黄桃的销售高峰,“我们每天要从早上5点多采摘到下午5点多。分拣、装箱后,每天发货100箱左右。”从线下的零售,到线上的团购批发,他家的销售渠道不断增加,“如今,市中心的拼团‘团长们’已成了黄桃销售的主力”。
8月黄桃丰收、9月葡萄上市、10水稻开镰……“等秋收结束,又要开始整地、修枝,为第二年的春耕做足准备。”如今的张华,四季耕勤,四季丰。他笑着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土地是最诚实的,每一分耕耘都会有收获。”
14年一晃而过,如今的张华,黝黑的皮肤,粗壮的手指,布满老茧的手掌,愈发像他的父亲了,有了作为农人的底气,但他的眼睛里,满是年轻一代的朝气和自信。“接下来,我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技术,继续朝着提单产、增收益的目标努力。”
枫泾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