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为一线教师立德、立业、立言,《上海教育丛书典藏版:综合卷》首发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24-08-15 16:30
摘要:教育的探索与传承永无止境。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一套书,三十年”《上海教育丛书典藏版:综合卷》首发。作为上海教育改革成果的见证与结晶,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不仅是一部教育领域的经典,更是上海教育改革一个新的里程碑,将继续影响和启迪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探索与传承永无止境。

《上海教育丛书典藏版:综合卷》在内容上精心甄选了十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设计上力求雅致,以统一的版式和多样的色彩反映丛书内容的丰富与深刻。《上海教育丛书》走过30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教育改革者的辛勤付出。原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袁采回忆丛书初创的艰难与意义,讲述了这段长达三十年、几代教育人和出版人的接力是如何开启的,以及这套丛书“始终致力于为一线教师提供精神食粮,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的初心和使命。他希望能坚持这份初心,为一线教师立德、立业、立言。

六位丛书作者分别从不同的教育视角出发,分享了各自与丛书的故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从设计者和参与者的角度,讲述了上海课程改革25年的历程与影响。他指出,课程改革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二期课改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很高兴丛书能够记录上海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让课程落地最关键的保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顾泠沅分享了青浦教改这一经典教育实验背后的故事与智慧。“青浦实验”以科学的方法探寻教学原理与教育结构,以教育理论推动行动教育和改进教师工作。从1977年到2022年,近半个世纪的教育实验,大面积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彻底改变了青浦教育落后的面貌。这份坚定的教改初心和持久的改革行动令人钦佩。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以上海中学为例,深入探讨资优人才培养的路径与策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今天我们谈资优人才培养,必须立足当下关注个性化人才培养。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资优人才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全新的视角深刻认识科技、教育发展对人才新的要求。”唐盛昌说。

黄浦区教育局局长郭金华作为大同中学原校长,分享了大同中学的校本课程探寻之旅,让大家看到了一所学校课程建设的各种可能。“课程改革就像一场反思之旅、创新之旅,我们要深度思考、系统推进、敢想敢做,把握育人主旋律,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让课程建设保持活力。”郭金华说。

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培君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讲述了特级教师的教育情怀。她希望上海教育丛书能够传播更多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的故事,让他们的实践智慧惠及更多人,因为“专业成长永不过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徐士强呈现了特色高中上海样本的独特魅力:一是聚焦育人使命,瞄准普通高中教育的核心问题;二是立足教育体系,找准特色高中建设的基点和方位;三是遵循整体改革观,形成特色高中建设的行动路径。他还呈现了近10年特色高中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吴国平教授聚焦“师者于漪:教与育的融合”,解读其深刻内涵。教育是国之大计。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专业性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人民教育家于漪通过视频讲述了自己与上海教育丛书之间的故事。她认为,上海教育丛书提炼了上海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经验,体现了上海市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轨迹,能够助力优秀教师队伍的建立和成长。

《上海教育丛书典藏版:综合卷》

《上海教育丛书》总主编、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丛书体现了海派教育文化不断研究、进取、探索和改革的特征,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无论教育如何发展和变化,我们都应该始终关注教育的本质,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希望以丛书为纽带,共同见证和参与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说明:《上海教育丛书典藏版:综合卷》首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