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6日至8月11日,巴黎奥运会在法国巴黎盛大举行,这是奥运会时隔100年后重返巴黎。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海外参赛的历史最佳战绩,实现征战巴黎的总体参赛目标——夺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奥运频道与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推出“走近巴黎奥运会”专栏,感受巴黎“更开放的奥运”理念,同时见证新时代中国体育健儿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竞技水平。
巴黎奥运会已然落下帷幕,无论开幕式、闭幕式还是精彩的比赛画面,都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这些画面的制作和传播,都有体育电视人的功劳。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11日 8月11日,法国游泳运动员马钱德收集圣火火种。 当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电视转播依旧是当今奥运会赛时传播的主渠道和主力军。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中国电视机构开始参与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此后的每一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电视人都出现在电视转播现场。
中国体育电视人的转播项目延伸到体操(2012年伦敦奥运会起)等相对转播难度比较大的项目,部分转播还使用了4K、8K等技术;服务内容涉及技术保障。
巴黎奥运会,上海团队首次将一套可灵活扩展的大型4K云转播系统(Cube),引入到奥运会公用信号制作。
巴黎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技术服务保障、专题节目制作领域,其实也活跃着一批上海体育电视人。他们身份可能不同,不过都呈现了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周力:从新闻报道到赛事转播
周力1995年加入体育电视行业,从事体育新闻工作近30年,现场报道了2006、2010、2014、2018年连续4届足球世界杯和2004、2008、2016年欧洲杯等大赛。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10日 7月28日,一对父子在埃菲尔铁塔体育场观看沙滩排球比赛。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今年巴黎奥运会他主要从事赛事转播技术服务。第一次以一名电视转播工作者身份出现在海外世界大赛,他深感责任重大。周力说:“电视报道和奥运会电视信号的制作完全不同,对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挑战。对于巴黎奥运会,出征前,我满怀敬畏、充满期待,希望能和业界前辈一样,交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如今奥运会结束了,我觉得基本完成目标。”
巴黎奥运会期间,周力主要在沙排赛场忙碌。
巴黎奥运会期间,他和团队在15天里参与108场比赛转播制作。
廖晶晶:从北京冬奥会到巴黎奥运会
廖晶晶,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新闻和利兹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双硕士。2014年通过国际奥委会青年记者项目开始参与奥运媒体报道工作,后进入北京冬奥组委担任转播经理,东京奥运会期间代表冬奥组委考察转播运行工作。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10日 8月10日,亓祥宇在比赛中。 当日,在巴黎奥运会霹雳舞项目男子循环赛中,中国选手亓祥宇未能晋级四分之一决赛。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廖晶晶受主转播商OBS(奥林匹克转播公司)邀请,于7月17日抵达巴黎,担任协和广场转播副经理,负责霹雳舞、三人篮球、小轮车、滑板项目的公共信号制作和持权转播商服务工作。
巴黎奥运会是廖晶晶参与的第7次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4年是她与奥运结缘的第10年,巴黎奥运会是她参与的第7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廖晶晶说:“我很庆幸自己奥运人的身份,并深深以此为荣。奥运会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确确实实证明了人的无限潜能,在这里有榜样、有朋友、有对手、有荣耀、有欢乐,也有伤痛和遗憾,我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和而不同,并肩作战。这份热爱激励着我,也为我照亮未来的路。”
江晟:从转播报道到专题节目
江晟,2015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进入电视转播领域工作。他多年来参与奥运会(含冬奥会)、武汉军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大小小的综合性运动会的转播报道,也参与年度性的国内顶级联赛,如中超联赛、CBA联赛的转播报道工作。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11日 8月1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闭幕式上入场。 当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新华社照片,巴黎,2024年8月11日 8月11日拍摄的闭幕式现场。 当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巴黎法兰西体育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今年巴黎奥运会江晟主要负责奥运会现场制作专题类节目。考虑到中国和法国有6个小时的时差,他的工作在当地每个竞赛日后马上做出专题节目,从而让中国观众在每日清晨收获第一手的奥运资讯。
谈起这次巴黎奥运会的经历,江晟说综合性运动会举办地不同,项目不同,选手不同,加上技术的发展和节目的需求不同,每次大赛都是新的挑战,对自己是难得的历练。
他认为,在不同的赛事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与各类不同的人打交道,是充满挑战的事情。江晟说:“大型运动会没有休息日,电视节目制作跟着赛程走,肯定辛苦,也很快乐,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媒体工作就是传播一种力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最新、最好的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传播,是我们体育电视工作者的初心。”
无论身在何方,传播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力量,都是上述3个上海体育电视人代表自始至终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简介:
陈国强,男,上海体育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