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顺差扩大有助于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顺差快速扩大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贸易争端,因此我们需要对贸易顺差进行更好的资源配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近日在CF40发布会上指出。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货物贸易规模再创新高,货物贸易顺差扩大8.6%。
张斌说,200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轮显著的货物贸易顺差增加,分别发生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2012年至2015年期间和2018年至今。但这三个阶段的货物贸易顺差增加在结构方面有着显著不同。
第一轮贸易顺差积累期间,出口和进口都保持20-30%的高速增长,出口的增速超过进口,快速推高了贸易顺差。
第二轮贸易顺差积累期间,出口和进口增速都在显著下降,进口增速的下降幅度更大,带来了贸易顺差扩大。
第三轮贸易顺差积累期间,出口增速和进口增速均有较大波动,进口增速始终低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持续放大。
他说,从区域来源看,美国仍然是对我国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经济体。2023年,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3361亿美元,占2023年贸易顺差总额的40%以上。来自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贡献也逐渐增加。一方面,东盟超越美欧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贸易顺差的贡献显著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对日韩的贸易依赖度有所下降,逆差规模持续缩小。
从商品类型看,过去二十年,包括矿石燃料在内的矿产品始终保持逆差,纺织服装鞋帽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对顺差的贡献逐渐被机电设备所替代。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等出口的爆发式增长,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对贸易顺差的贡献率近几年大幅上升。
张斌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货物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争端也有所增加。“一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对应着贸易伙伴国贸易逆差的扩大,贸易伙伴就会感觉到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以及企业破产和失业压力,对贸易的政治关切上升,贸易摩擦随之而来。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平衡国际贸易,以减少争端。”
张斌建议,我国可以通过优化国内资源配置、减少对部分产业的政策干预等措施,缩小贸易顺差的规模。比如,改变地方政府激励措施,打破服务业进入壁垒,推动金融服务业改革,等等。
“此外,还需要通过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把握好地方政府化解债务的政策节奏等措施,稳定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张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