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一排枝繁叶茂的梧桐树缝间倾泻下来,像一幅柔和的光影画。站在南京西路与铜仁路交会处的路牌下,隔着树影抬头,目之所及是一栋六十多层的高楼大厦。影影绰绰的余光,仿佛把人的视线带到另一个时空。那个时空里,这里应有咖啡的香气。
1935年春天,就是在这栋高楼大厦所在的位置,中国第一家华人咖啡行——上海德胜咖啡行诞生。它的创立者张宝存,由此成为海派咖啡的鼻祖,被人称为“咖啡大王”。
一
咖啡,世界三大饮料之一。1843年后,善于拥抱新事物的上海人,开始接触这种原本只有外国人才喝的饮品。随着咖啡落地生根,中国人也开启了自创烘焙咖啡的历史。这一章,就要从德胜咖啡行说起。
出生于1914年的张宝存,是浙江舟山定海人,家境贫寒,有四个兄弟姐妹,其中一个姐姐嫁到了上海。张宝存从小跟着父母在家乡干农活、养鹅。在他7岁时,父母不幸双双离世。10岁时,张宝存被嫁到上海的姐姐接到身边,在姐夫的帮助下进入海宁洋行做学徒,从端茶、送水等杂事做起。从小没机会读书的张宝存,不会写字,更不懂英文,但他勤奋好学,又聪明活络,因为每天都在洋人手下做事,耳濡目染下,不仅学会了读写中英文,英文还讲得特别流利。
张宝存13岁时,遇见了他生命中的至爱方慧琴。和他有着相似人生经历的方慧琴来自浙江宁波,当时和父亲、弟弟租住在一幢房子里,住在后厢房的正是张宝存和他的哥哥。因都是浙江老乡,两家慢慢走近,并渐渐关系亲厚。张宝存和方慧琴几年后都长大成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1934年,两人成婚,当时张宝存20岁,方慧琴17岁。
婚后,张宝存决定离开洋行,自立营生。在洋行打工的日子里,他发现行里的人都喜欢喝咖啡,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萌生,他决定做咖啡生意。当时上海已有咖啡馆,但都是外国人在经营,咖啡豆主要从印尼、巴西等国进口。因为交通、信息不发达,张宝存只能通过报刊上的广告,写挂号信至印尼、巴西等地购买咖啡豆,汇款、发货则全靠买卖双方的信誉维持。
有了原产咖啡生豆,夫妻俩日夜学习钻研,尝试着自己炒制、烘焙、研磨、烧煮咖啡豆。起初,他们炒制的豆子口感并不好。不同产地的咖啡豆有的偏酸,有的偏涩,有的偏苦。张宝存心存疑惑:为什么单一的咖啡豆烘焙出来的口感不稳定,又不好喝呢?于是夫妻俩琢磨着,能不能把不同的豆子混合在一起做咖啡,搭配出口感更好的咖啡。
夫妻俩不舍昼夜,经过无数次烘焙试验,终于确定比例配方,成功研制出一款口感稳定又独特的咖啡,这便是后来风靡上海滩的C.P.C咖啡。
二
新婚一年后,夫妇俩在南京西路1441号的位置租下店面,开办了德胜咖啡馆,专卖自己烘焙配制的C.P.C咖啡。烘炒咖啡的咖啡厂设在咖啡馆的背后,和咖啡馆的门面只隔了一条弄堂。除了独门配方的混合咖啡豆的独有香醇味之外,关于咖啡制作,他们还首创了当时最前卫的蒸馏法。
没多久,C.P.C咖啡走红,咖啡香飘散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很多人并不知晓C.P.C指代什么,其实正是Chang Pao Cheng的缩写(即“张宝存”这三个字的韦氏拼音拼法)。
C.P.C咖啡的火爆热销,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让张宝存幸运地得到了银行的巨额贷款,得以从古巴购买到两大货柜咖啡豆。
不久,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紧接着,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沿海港口封闭,国外咖啡进口受阻,张宝存收到古巴发来的咖啡豆恰好在港口封闭之前。全上海的咖啡馆不再有顺畅的原料来源,张宝存在战前收到的两柜咖啡豆,成为整个上海滩难得的原料,更成为上海各咖啡馆的主要供货商。然而,张宝存没有囤积居奇,更没有哄抬价格,一如既往地守着诚信和踏实,凭着持久积累起来的信誉和口碑,成为上海咖啡行业的领跑者。
在战争时期的上海滩,在等待生活重建的渴望中,C.P.C咖啡成了对生活怀抱信念的一种象征。当时,咖啡不只是达官贵人的专属,不少文艺明星、编剧作家、公司职员闲暇时都爱喝上一杯C.P.C咖啡。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任溶溶在《喝咖啡》一文中写道:“我曾经是个咖啡迷,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时,一早就到南京路铜仁路口的C.P.C咖啡馆喝咖啡,喝完了再上班……”
C.P.C咖啡品牌创立后的十一年间,是德胜咖啡厂发展的黄金时间,其间,张家人丁兴旺,夫妇俩育有十个孩子,包括七女三儿。张家至今保存着一张珍贵的老照片。那是1945年,姐弟三人站在父亲的咖啡馆前合影留念,留下了孩童时期的美好回忆,也留下了关于城市的历史记忆。
画面上看得到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几乎很少见到的大面积落地玻璃窗,橱窗上有着醒目的英文标志C.P.C,显得前卫大气;雕花的木门,整齐的蕾丝椅,摆放器物的老橱柜,散发着幽光的老台灯,还有唱盘上旋转着的黑胶唱片,都能唤起关于老上海的咖啡记忆。
三
在上海的一条狭长弄堂里,时常会飘来一缕浓郁的诱人香气,是居住在弄堂里的人们熟悉又亲切的味道。这是张宝存夫妻居住的里弄,曾有“咖啡弄”之称。因为他们在家不但自己煮咖啡喝,还赠送自家C.P.C咖啡给周边邻居。久而久之,这里的居民也被培养出“吃咖啡”的习惯了。
张宝存极爱喝咖啡,闲暇时经常邀请同乡好友到家里“吃咖啡”。每次贵客临门,方慧琴都要亲自手工炒制、研磨、烧煮咖啡,以高规格咖啡礼节招待。家里自备特制的小火炉,专门用来炒制咖啡豆。待客人落座后,她坐在小火炉旁,一边往炉子里添加木炭,一边往炭火里撒一些金黄色的乳香,不一会儿,袅袅青烟升腾,屋子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随后,她把一只平底锅放在火炉上,将完成配比的深红色咖啡豆倒进锅里,手持一把小铲不停地翻炒。咖啡豆炒到一定火候,取出几粒放在一个盘子里,请每一位客人看一看豆子的颜色,嗅一嗅香气。当听到客人交口称赞时,她便将炒好的咖啡豆倒入一个石臼,用一个长把小锤子有节奏地舂捣,清脆悦耳的响声伴着咖啡香,直抵心间……
所有做咖啡的细节,就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让人享受的是每一个细微的过程。待咖啡煮好,递到客人手中,细细闻香,咂一小口,每一杯咖啡,似甘醇般令人陶醉。
当年,不少老上海人会说:“阿拉是吃咖啡长大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光里,上海任何一家咖啡馆里喝到的咖啡,都出自上海咖啡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海咖啡厂的前身便是德胜咖啡行。1958年,“C.P.C”改为“上海牌”,德胜咖啡厂通过公私合营变身,改为地方国营上海咖啡厂(南京西路1458号),张宝存继续担任厂长。在这期间,首听“上海牌”铁罐咖啡问世。而后,上咖生产的菊花晶、麦乳精等,更是陪伴一代上海小囡长大。
时代变迁,德胜咖啡行早已不见,连门牌号也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本文开头这栋名为中欣大厦的高楼。据在这片区域土生土长的一些老人回忆,当年咖啡馆的玻璃橱窗就在中欣大厦标志所在位置,入口虽不大,室内却很宽敞,他们小时候常常看见一些称得上“老克勒”(老派上海市民)的咖啡客进进出出,浓郁的咖啡香也伴着他们成长的岁月。
近90年过去了。张宝存一手创建的咖啡品牌,穿越历史时空,在21世纪又成为这座城市咖啡文化的标志性记忆。当年的咖啡香气,依旧萦绕在城市的空气中。
新华社照片,上海,2024年5月1日5月1日,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向市民介绍云南咖啡。
新华社照片,2021年4月29日 上海:虹桥国际咖啡港正式开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