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上海辟谣平台 > 文章详情
反式脂肪又上热搜!万万没想到,主要来源不是氢化油、植脂末,而是它
 (38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24-05-19 09:13
摘要:有关反式脂肪的谣言还不少。

最近,反式脂肪(也叫“反式脂肪酸”)再次登上热搜。有的博主在网上发帖说,部分奶制品所含的“食用油脂制品”是反式脂肪酸,不建议孩子吃;有的博主收集了“反式脂肪酸常见别称”,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等,提醒家长避开含有这些原料的产品;还有的博主说反式脂肪酸是半永久脂肪,人体需要五六十天才能代谢完毕……

且不说相关产品质量如何,仅看部分博主的“介绍”,就会发现,有关反式脂肪的误解和谣言又来了。

反式脂肪酸可怕?母乳中都有!

部分博主将反式脂肪称为“致命物质”,表示孩子们千万不能碰。殊不知,母乳中都有反式脂肪。

早在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收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技术报告(以下简称“技术报告”),详细介绍了反式脂肪酸的各种知识,并且指出我国居民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健康风险很低

权威机构的报告详细解释了我国居民对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情况

多名中国注册营养师表示,根据报告以及日常生活习惯,公众大可不必“谈反式脂肪色变”。

先看反式脂肪酸是什么。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根据结构不同,有不同名称。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种,属于不饱和脂肪酸。

很多人以为反式脂肪酸是食品工业的产物,其实天然食物中也有反式脂肪酸,包括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乳及相关制品。在人类母乳中,同样有反式脂肪酸。研究发现,母乳中反式脂肪含量占母乳脂肪含量的1%至10%之间。

所以,想完全避开反式脂肪酸,不现实

中国人吃的反式脂肪酸多吗?

再看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反式脂肪酸确实不利于健康。研究认为,反式脂肪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但这不是说反式脂肪会沉积在体内、代谢不掉,也不是网上所说的“它在人体内需要代谢五六十天”。在人体内,反式脂肪的代谢途径与普通脂肪一样,只不过它属于“坏脂肪”,吃多了会增加健康风险

不过,“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反式脂肪酸是否危害健康,关键看摄入量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我国、美国等国家的膳食指南均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应低于1%。对一个每天摄入2200千卡的成年人来说,大约相当于每天吃2.2克反式脂肪。

液态牛奶的反式脂肪含量平均为0.08克/100克,这意味着一个人一天得喝2.75千克牛奶,其通过牛奶摄入的反式脂肪才会超出官方建议值。显然,这不符合日常习惯。

也有人说,除了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还有食品加工中的反式脂肪,它们含量高,会不会导致摄入超标呢?

也不必太担心。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调查发现,中国居民人均反式脂肪的摄入量为0.39克/天,占总能量的0.16%;其中大城市的居民摄入量要高于中小城市与农村,平均摄入量为0.55克/天,占总能量的0.30%。

可见,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显著低于官方建议值,公众无须对反式脂肪过于恐慌

为什么用了氢化植物油,

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仍旧是零?

虽然不用“谈反式脂肪色变”,但必须看到,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植脂末等食品工业产品中,确实存在反式脂肪,含量要高于食物中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

比如,在饼干、糕点类产品的配料表中,往往能看到“氢化植物油”的身影。它的诞生是因为液态植物油起酥效果不佳,经过氢化后,油的熔点升高,在常温下呈现为半固体,从而满足工艺及口感要求。

植物油在不完全氢化的情况下,脂肪酸的一些双键会从天然的“顺式结构”转化为“反式结构”,从而变成反式脂肪。

但这也说明,不是所有的氢化植物油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只有不完全氢化的油脂才会产生反式脂肪

如今,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氢化植物油等食用油脂制品中的反式脂肪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还出现了使用非氢化工艺的油脂制品,使得眼下很多氢化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产品所含的反式脂肪大幅下降,甚至实现了“0反式脂肪”

根据国家标准,如果食品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注相关原料,并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不过,若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克,可以标示为“0”。

部分食品配料中包含食用油脂制品,但营养成分表显示反式脂肪含量为0

所以,如果看到食品配料表中含有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植脂末等,不用紧张,而是注意查看产品的营养成分表,选择那些反式脂肪酸含量低或“0”的产品

反式脂肪的最常见来源,竟然是这!

很多消费者觉得,如果不选含有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植脂末等原料的食品,就能尽可能减少反式脂肪的摄入。这也是误解。

根据技术报告,国居民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最主要来源是植物油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中国注册营养师顾中一解释,这是因为随着油温升高,各种植物油中都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而且生成量随烹饪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要知道,植物油冒烟时,油温多在200℃以上:如果是一级油,大豆油的烟点为225.8℃,菜籽油215℃,玉米油221℃,花生油192℃……在这样的高温下即使只是短时加热,也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

所以,要避免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首先要注意控制烹调中植物油的温度和用量,改一改烹饪习惯,减少油脂使用量,也避免将油烧到冒烟后再开始烹饪

专家提醒,对于叶菜、切片或丝的蔬菜,可在油不冒烟的前提下,急火快炒,或采用“水油焖炒”的方式——把菜放在沸腾的油水混合物中翻炒。对于煎炸烤类食物,则控制食用频次,同时搭配新鲜蔬果。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