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年度科技热词盘点:ChatGPT︱《自然》首次将非人类列入年度科学人物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23-12-14 18:15
摘要:史上用户增速最快的消费应用

今天凌晨,一位非人类——ChatGPT,首次被《自然》杂志“破例”列入年度科学人物,“以承认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科学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改变”。

2022年11月30日,OpenAI(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发布ChatGPT。仅仅两个月,其月活跃用户已达1亿,是史上用户增速最快的消费应用。

我们盘点了2023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有关ChatGPT的报道并发现,在过去的一年,ChatGPT不仅影响着科学界,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促发着思考。

【新的机遇,新的思考】

“ChatGPT和GPT4是个很好的机会,大型自然语言模型的跨界应用,可能会给智能驾驶带来新的机遇。”今年4月,曾经的华为“天才少年”、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丁文超,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提到,真正完全让人放心的智能驾驶需要有某种程度的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说,要让车有和人一样的推理能力,要融会贯通,即便在道路上从未见过某种行为,没有被训练过,也能举一反三做出应对。

今年4月一项德国研究显示,GPT3.5在人类常用的焦虑症测试中获得了较高分数,且被提示诱导进入焦虑情景后,产生了特定的决策判断和偏见行为。这是不是意味着,AI有可能经过训练患上焦虑症?在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举办的首期“AI问脑”对话中,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陈光认为,如果结合精神卫生领域的专业数据对大模型进行“微调”,一方面将帮助AI更好地模拟人类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也有望更准确高效地识别出人类的情绪障碍,起到辅助诊疗作用。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将给计算精神病学带来更大的突破,帮助人类进一步打开精神疾病和大脑这两个“黑盒”。

如何利用ChatGPT辅助家庭研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课题组做了一些尝试。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识别家庭模式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帮助选择最优的研究方式和数据,从而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家庭政策。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2023年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说,ChatGPT的出现,颠覆了科普产业乃至科普的核心和形态,需要重新反思创新学习的本质。

今年4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复旦科创先锋论坛”谈到了ChatGPT对人类的倒逼——倒逼我们不要再生产学术垃圾,倒逼我们成为更积极的提问者,倒逼我们成为更有情商的人,倒逼我们对真实有更多的关注和追求。

【“未来十年,也不会改变社会结构”】

“热”中不乏“冷”思考。

对于以ChatGPT为标志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认为,其有一定的融会贯通的能力,但到目前为止,尚未产生之前从未有过的概念。未来十年,也不会改变社会结构。这是他作为第2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的主讲人,在接受沪上媒体采访时所说。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算法,数学研究有时会有惊人的、跳跃式的发展,但无法预测其何时会发生,“目前,做人工智能过于急功近利,太想要短期内有所回报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在复旦大学第11届读书节上透露,5月17日他在《收获》创刊65周年庆典上给作家余华颁奖,之前曾“好玩”试着用ChatGPT写了一篇颁奖词,“乍一看挺唬人的,但认真读一遍,发现每句话都似曾相识,好像一盘沙拉,没有独创性,更没有感情色彩。我也让它写过七律旧体诗,感觉没有一句是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家和诗人们不要太悲观。至于它以后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我对科学的事情也不懂,不好轻易下结论。”

“就拿ChatGPT来说,如果将其应用于教育,虽致‘广大’但不能尽‘精微’,虽有知识但缺智能和智慧,虽是教育辅助手段但非新模式。”人工智能专家、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第一届上海高校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总结会上说,人工智能可以推动教育的范式、场景和技术的系统性创新,但其缺乏启发性引导、情感交流与交互,难以支撑“有温度的教育”。

自人工智能诞生的那一刻起,创造技术的力量和控制技术的力量就存在不对等。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狂飙突进,其内生及衍生安全威胁也愈演愈烈,如何将制约大模型应用发展的“绊脚石”变为“压舱石”?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企业瑞莱智慧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安全平台,为“加速度”发展中的大模型系好“安全带”。

【如何减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已有79个10亿级以上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如今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长聘教授孙茂松,在今年7月“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百模大战”并非无源之水,早在2010年国内就已跟进大模型研究,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很“热”,只不过ChatGPT点了一把“火”。“之前我们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半个肩位,ChatGPT的出现一下甩出‘100米’,经过半年的追赶缩短了‘30米’,但还没有质的变化。”

“不要小看了ChatGPT的‘对话’能力,这看上去简单实际很复杂。”孙茂松说,以说话“通顺”为例,不仅要符合词法、句法、语义,还要和现实对齐,这是过去的计算机所做不到的,相信ChatGPT的对话能力会催生一系列应用。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所倚重的深度神经网络,其内涵都是数学和算力,就算让人工智能写首诗,背后也是计算。

鲁迅和周树人是同一个人吗?对于这样的提问,ChatGPT也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孙茂松认为,这是个热点问题,估计两到三年后,会有比较大的改善。

【永远不会替代利用人工智能的人】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许多模型仅仅是在各种开源大模型基础上形成的某个领域专用模型,而现在急需突破的是支撑大模型发展的基座大模型。”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杨珉,在这个月初举行的中国软件大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2月,复旦大学发布了类ChatGPT的对话式大模型MOSS,这是国内唯一由高校单独发布且持续维护的一个高影响力开源大模型。4月初,MOSS系统负责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说,我们之所以容易有“卡脖子”问题,因为缺乏一个好的行业生态。就拿ChatGPT来说,OpenAI公司只需专注做好模型,算力、数据和系统则交给其他公司。反观国内,很多公司在做大语言模型时所有环节都需要自己做,每家的数据和算力也有限,结果是每家都做不大。“我们考虑把MOSS开源而不是商业化,就是希望改善这种生态,有了这样一个基座,大家就不用重复开发底层技术,可以在上面接不同的细分领域。”

我们正在研发新一代MOSS,它将拥有全新的底层结构”。

在邱锡鹏看来,大语言模型不仅将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还将引爆数字经济,为社会治理、生物医药、智慧金融、医疗健康和智能教育等提供新动能,并催生海量的商业新模式,“场景丰富或应用创新,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工智能的一个特色。在这波AIGC(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和大型语言模型浪潮中,应用驱动也很重要。”

至于ChatGPT是否会替代人,邱锡鹏认为ChatGPT类似于通才,但距离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还是有差距。“未来,人工智能会替代一部分工作,但永远不会替代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的人,人的思考和判断会变得更重要。”

就在前天,复旦大学奖学金颁奖典礼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9级博士生孙天祥,分享了他参与开发MOSS的心路历程,“第一版MOSS的效果超出预想,甚至国内一些知名科技企业都对此感到非常惊讶。我们正在研发新一代MOSS,它将拥有全新的底层结构。”

有意思的是,11月底,国外有关“GPT-4变懒”的声音就多了起来,上周OpenAI回应:“我们自11月11日起就没有更新过模型,所以这肯定不是故意的。模型行为可能无法预测,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有不少人在期待GPT-4.5版本,一项技术的迭代越往后挑战越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