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研究》新书发布会暨“新时代的家庭建设和儿童养育”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儿童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是中国家庭研究的重镇之一,在婚姻、性别、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等家庭研究领域一直深耕不辍、成果不断。《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研究》分为家庭变迁与代际传承、家庭教养与家长参与、家庭政策与儿童发展、时代发展中的家庭与青少年四个部分,分别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所涉及的相关话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家庭教育前沿热点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骏研究员认为,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风雨历程,承受急剧转型的冲击但是又延续中国历史文化根脉的社会细胞正是家庭,千千万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研究》一书的主要特色:一是问题导向。探讨了孝道衰弱还是孝道变迁、AI时代的教育方向、民营企业家的代际传承等最新的围绕家庭的社会问题;二是吸收借鉴。对比梳理分析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家庭相关政策和青年发展状况及对我们国家的启示;三是坚持创新。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新家庭主义、新孝道、深度现代化价值观等,显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韧性;四是重视实践。既使用问卷、访谈等社会调查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实证研究,又关注二孩政策、入学年龄政策、新高考政策、校园欺凌治理政策等决策影响。
西方概念建构不出中国家庭真相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彭希哲教授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对家庭这个基本概念一直含混不清。比如家庭究竟是以社会关系的面貌呈现出来,还是以构成人数的实体来衡量体现?如果是前者,传统的家庭一直都在,家庭成员的社会角色从来没变;如果是按后者逻辑,传统家庭在缩小,甚至会得出现代家庭功能在丧失的结论。用西方家庭的概念,是建构不出中国家庭的本色的。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家庭放在社会网络当中进行研究,家庭是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在网络化、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家庭除了自己内部特有的规律之外,怎样在数字化时代能够有新的存在意义、内部核心价值以及相互关系的重新整合,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命题。
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雄认为,社会总体是在进步,城市大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是良好的,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平稳地度过青春期。不同年段青少年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就像“心理感冒”,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新媒体和社交媒体不要极化青少年心理问题,从而放大了家庭与社会焦虑。青少年教育是个大系统,单纯靠一个药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家校社协同配合。当下做田野调查发现了两个现象:一是家庭中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夫妻感情搞好了,往往孩子心理情绪与学习动力也就比较稳定。二是师生关系重于家庭关系。当一个孩子进入学校后,老师的权威就大于父母,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因此学校实行全员导师制,对教师要求是提高了。作为父母来说,当前需解决的家庭教育主要问题是:第一通过亲职教育,克服“焦虑妈”现象。第二通过子职教育,克服“熊孩子”现象。第三通过夫妻教育,克服“猪队友”现象。
用一生治愈童年还是用童年治愈一生
“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赵芳教授感慨做过临床研究的专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家庭养育儿童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一个更好的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的过程就是家长要激发孩子的潜能,帮助他寻找生命的意义。研究显示,家庭成员数量越多,家庭内部压力越大;家庭内部成员数量少,也不意味着家庭压力就小;家庭与社会网络的关系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质量越高越好。现代家庭孤立于社群之外,有原子化的趋势;更危险的是全社会儿童观的严重缺失。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时间,时间的背后是充沛的耐心与稳定的情绪。
坚持走家校社协同育人之路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王治芳研究员认为,教育应该是全员、全过程的,是全方位、全场域、全信息化的。今天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问题,根源在于孩子早期的家庭养育过程中,和家长的理念、教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基础不牢,原因是家长的教养能力不足,这里不是说家长不想教孩子,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教。学校教育的问题是老师们协同育人的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功能,实现多元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