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作家约恩·福瑟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的创新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喻的事物发声”,这句话也有另一番具有细微差别的翻译,“他用极具创新意识的戏剧和散文让无法言说之事物发声”。
“不可言喻的事物”还是“无法言说之事物”?语言的转换,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偏差。但在阅读约恩·福瑟的一些作品与访谈之后,可以确认的有两点:一是戏剧和散文成就帮助约恩·福瑟获得诺奖(主要还是戏剧),二是他的戏剧创作并不以情节与冲突见长,而以“重复、沉默、静止”为关键词,用“细节、留白、抽象”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孤立”状态,并让观众感受到“内心的黑夜”以及“被忽视掉的另一部分的生活”。
所以这位新晋获奖得主的获奖理由,并非人们经常所理解的那样,而是将笔触对准那些被禁止的、不能公开言说与讨论的、有巨大争议的事物或话题——尽管诺奖喜欢将奖项颁给具有此写作倾向的作家,但这次约恩·福瑟的出现,的确让人觉得,在个体的活动空间中,一个人的独立生存或者几个人构成的社会关系同样有着开阔的表达余地,只是人们注重于公众生活里每一个社会角色的形象,往往忽略了自我的重要性,约恩·福瑟通过一系列作品的写作,制造出了一个可以与社会现实抗衡的自我宇宙。
目前已经公开出版的约恩·福瑟中文译作仅有两本,分别为《有人将至》和《秋之梦》。在《有人将至》这本戏剧选中,与书同名的剧作《有人将至》所描写的故事是,一对夫妻买下新房子,卖给他们房子的年轻男子前来拜访,夫妻二人对生活的焦虑和不确定性投射在这个年轻男子身上,这对看似即将迎来新生活的夫妻,并不知道能否真正挽救自己的生活……约恩·福瑟喜欢将他笔下的人物推向绝望与崩溃的悬崖,而为了写好作品,他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让自己陷入寂静与痛苦当中,他用他最擅长使用的短句,营造出清爽鲜明的情绪,这一情绪直接具备了叙事的功能,使得观众与读者得以通过舞台与读物,与之建立更为直接的联系。
不停地追问“我是谁”,成为约恩·福瑟的写作动力来源,他并不擅长虚构,而依赖用自己所知的素材写作,因此他并不否认他的作品具有自传色彩。7岁时的一场事故使他目睹了胳膊伤口处喷涌的鲜血,这成为他艺术家特质的构成部分。而北欧的寒冷与干净与他追崇的神秘主义形成完美的匹配,在深邃的思想、实验性思维的包裹下,他拥有了对经历、经验的过滤和提纯能力,所以他的作品如同深厚的雪层。雪层之上,是舞台与文字勾勒出来的形象与意境,雪层之下,才是真实的作家本身。
读者可以通过约恩·福瑟的作品拼图,来完成对于作家真实生活的一种想象:《秋之梦》通过情人、母亲、妻子三个女性角色的回忆,塑造了一个不在场的男人形象;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夜之歌》说的是一位不断被退稿的年轻作家,在面对已对他厌倦的妻子时有了强烈的挫败感;已经完成翻译即将出版的《三部曲》写了一对离开家乡的年轻情侣,男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被绞死,他们的女儿在晚年时回忆起了早逝的妹妹与远走的哥哥……
约恩·福瑟笔下的角色经常是年轻的,这可能与他的年轻有很大关系,他的创作从12岁就开始了,“早到令人羞耻”,而在2009年他50岁生日时,他表达出“不想再创作戏剧,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过普通人生活”的愿望。他不喜欢戏剧,但却通过戏剧创作赢得巨大的名声,创作出数十部戏剧,并被誉为“新易卜生”“21世纪的贝克特”;他不喜欢抛头露面,拒绝了90%以上社交,但如果是获奖,“我觉得我还是得去”……约恩·福瑟所表达出来的“厌倦”情绪也是年轻人式的,在拒绝与欲望之间,他有着轻微的摇摆性,这也正是他作品所传递出来的一种令人着迷的气息。
2001年,约恩·福瑟42岁时就进入了诺奖候选人名单,即便在今年获奖时已64岁,但就大部分获奖者都超过70岁这一年龄标准而言,他还是年轻的。在获悉自己得奖后,约恩·福瑟的反应是“我感到不知所措和感激”,这样的措辞,也是年轻人才有的口吻。那个12岁时便敏感洞察到文学魅力的男孩,有着心碎的青年时代和酗酒的中年时期,他从平静中撷取着惊涛骇浪,在痛苦中提炼出喜悦,他遵从真实的写作,却拒绝作品被认为是现实主义,他用“声音”和“音乐”来形容自己的戏剧作品,从而得到写作的灵魂。
由此可以发现,所谓“不可言喻”的约恩·福瑟,其实有着单纯、透明的一面。这位除北欧读者之外让人觉得陌生的作家,若有人想走近他,有一个办法——用同样年轻的眼光或心态去阅读与理解他,或许是个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