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从2011年到2023年,“感动上海”已步入第12个年头。十二载光阴荏苒,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汇聚成了这座城市鲜明的精神坐标。
日前,“光荣与力量——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活动举行,获奖者们带着感人的故事走上舞台。时代的精神,体现在他们不懈的奋进中;城市的温度,绽放在他们灿烂的笑容里;人间的大爱,传递在他们执着的坚守中。
矢志创新,勇攀科学高峰
第一位走上舞台的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布袋院士”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海外学成归来的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耕介孔材料研究25年,勇闯基础研究无人区,实现了介孔材料制备从无机到有机的基础性突破,使得中国在该学科领域领跑全球。如果说小小的微观介孔,折射出广阔的科学理想,那么简朴的背包布袋,装满了深沉的育人情怀。20年来,他从未间断给本科生讲授化学基础课程,至今已培养了65位博士生和23位出站博士后。
小小一粒米,却蕴含着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朴素的禾田初心。扎根上海20余年,专注水稻遗传资源保护和节水抗旱稻培育。面对农业水资源紧缺这一长期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难题,罗利军毅然走向无人探索的“农业荒漠”。一次次的试错后,他不仅创新培育出兼顾节水抗旱、高产优质、少肥减碳的节水抗旱稻,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水稻“蓝色革命”理念,用科学技术在万亩良田间筑就一道道维系种业安全的护城河。
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11月3日顺利完成舱段转位。“梦天”圆梦启新程,浩瀚苍穹奏响中国强音。作为上海航天首次抓总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行器,梦天实验舱研制团队历经十二载,将青春化作燃料,在各自岗位“喷射”力量,合力托举着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跃入苍穹。4年方案论证、6年初样研制、2年正样研制,上海航天人埋头答卷,用实干“拼”出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块拼图”。
今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中国航空工业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背后,是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试飞运行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苦乐年华。成立9年来,他们组织实施完成各类飞行试验3308架次,累积试验时间9901小时,顺利完成C919型号首飞、第2架至第6架原型机首次飞行等重大任务。发动机空起、负加速度、单发爬升、应急供电、包线保护验证试飞......他们攻克一个个高危科目,成为保障中国民用飞机翱翔蓝天的“刀尖舞者”。
坚守岗位,做出非凡业绩
三十年筚路蓝缕,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严兵带着“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攻坚克难。从4000吨浮吊“华天龙号”起步,严兵带领团队陆续研制出7500吨起重船“蓝鲸号”、8000吨起重船“三星5”,再到目前世界上起重能力最大、在“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上演了“惊世一吊”的12000吨起重船“振华30”,他用一件件自主研发的“超级装备”惊艳了世界,并将海洋重型起重装备的话语权牢牢攥在中国人手中。
一台虎钳定乾坤,当仁不让造船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部钳工班组长胡传硕用22年时间,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船舶制造领域的工人发明家与技术带头人。他自主研制的16项船舶专用工装中,3项获得国家专利,独创的某特装工程安装工艺打破传统,将加改装进坞周期缩短近一半,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在 “远望”号航天测量系列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气船等多项国家重点战略高新产品及国际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他带领班组成员立下赫赫战功。
2012年,35岁的张军萍刚来到康城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群租泛滥、入室窃案频发的“问题小区”。为了改变社区面貌,张军萍带着居委干部一个一个居民区跑、一个个对象聊,最终让康城社区实现了从“大乱”到“大治”的华丽蜕变。从“你、我、他”到“我们”,不仅是康城的转变,也是上海探索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
坚定信念,几十年矢志不移
“活着的战友有生之年,要代替牺牲的战友去看看他们的家,看看他们的亲人”,班长牺牲前的殷殷嘱托,让在战斗中献出宝贵生命的26位战友,成为了上海嘉定退伍老兵施德华一生难以放下的牵挂。他用30年时间,走遍全国8个省17个市县,找到了所有牺牲战友的亲人,兑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承诺。他还用10年时间,联系昔日战友、走访民政部门,收集整理了26位牺牲战友的生平资料,著成16万字的《烽火劲旅》,向世人展现祖国卫士的英雄事迹,向手足战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颁奖仪式上,牺牲战友王德清烈士的家属王宁将一篮子鹅蛋送给施德华:“这是我们一家对您的谢意。”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多撑伞。”从大山之子到行业翘楚,上海才众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兰云科说。他用奋斗创造幸福,又将幸福传递给更多人。作为一名从革命老区走出来的企业家,兰云科二十年如一日扶贫帮困、扶持就业。设立“兰云科专项奖学金”,长期助学贫困学生;结对革命老区困难家庭、伤残退役军人,帮助他们走出贫困,改变命运。
累计服务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超百万人次,收到锦旗500余面、感谢信十多万封。铁路上海站“心尚”服务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分设于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站,每日为旅客提供日常问询解答、老幼病残重点服务、遗失物品快捷查询、免费租借轮椅担架等多项便利服务。正如颁奖词所说,他们“心底有光,脚下有力,用实际行动,传递城市温度,引领文明风尚。”
一针一线、一丝一缕,她埋身丝毯,一绣就是半个世纪。一匠一心,一生一毯,她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守初心。被业界誉为“现代艺术壁挂毯的开拓者”的上海美华丝毯创意工作室厂长兼总设计师程美华,坚持传承丝毯编织技艺,让金山丝毯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