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光影,塑造可爱可敬的“扬帆者”
张扬的访谈节目“上新”了。
“我高考那年,北影导演系在山东没有招生计划。”中国电影博物馆内,电影导演郭帆跟张扬聊起年轻时的自己如何与梦想擦肩而过。
“这个投影得调吧……吊杆起晚了,你再来一遍……”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版话剧《日出》正在彩排,人艺院长冯远征作为该剧导演,调整着舞台的每个细节。
“攻防转换的这种高强度跑,我们(与欧洲女足)还是有很大差距”,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和张扬走在上海郊区的球场上,谈及女足现状,水庆霞并不回避存在的问题。
“我刚来故宫的时候,这棵核桃树就跟墩布棒那么粗,现在快40年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在故宫研究了一辈子古陶瓷,他的办公室就在御茶膳房东侧,窗外的核桃树如今枝繁叶茂。
这是新华社张扬工作室的全新访谈系列——“扬帆者”。
这个系列最新一期节目《张扬对话冯远征:拥抱生命里的每一个角色》播出后,不少网友点评视频的沉浸感很强,跟着张扬走进剧场,对话剧艺术和表演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个访谈系列的一大特色,就是融入了大量生动的纪实段落,围绕嘉宾的职业特点和人物个性设计多个谈话空间,通过类纪录片手法的镜头语言,让人物状态更加松弛,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主访谈场景也受到好评,这是张扬团队煞费苦心的选择。据团队执行制片人赵世通介绍,在北京人艺的曹禺剧院拍摄主采访时,有一种常规的画面选择是露出剧场红色的椅子和星空天花板,这是一个构图更对称、色彩更鲜亮的画面。
“但我们觉得舞台更符合人物身份,他不是一名观众,多数时候身处一个排练、演出的空间。目前这个访谈构图,它隐约露出了后台的道具箱,既呈现了舞台的元素,也更能凸显‘纪录片式访谈’的纪实感。”赵世通告诉记者。
最新的传播数据让忙碌的小伙伴们松了口气。“扬帆者”首期推出后获全网置顶展示,48小时内转评赞互动量超过了44万。第二期上线即登微博热搜榜,3个相关话题词占领抖音实时上升热点。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是工作室创作优质内容的最大动力。
“没日没夜”,挑战极限的31小时
对冯远征的纪实拍摄,从中午彩排前开始,到晚上十点预演落幕后方才结束。10个小时,三个机位的手持拍摄没有中断过,完整记录了一次话剧彩排加演出的台前幕后。这样的工作节奏,张扬笑称已经习惯了。她向记者提到一次“挑战极限31小时”的经历——
那是2021年10月,工作室成立还不到一年,张扬在酒泉卫星中心报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14日下午5点,她先是在一场媒体见面会上争取到一个提问机会,问王亚平如何在太空过春节。这个片段很快刷屏了当天的社交媒体。随即她又在现场录制了一篇记者观察,一边回传素材一边联系下一场拍摄。
晚上10点,她见到了本次发射任务的0号指挥员吴华。酒泉的夜晚寒意料峭,她和采访对象在巨大的淡蓝色发射塔旁边走边聊,感受着这位即将在发射时倒数10秒的指挥员的“紧绷”。这种“紧绷”,与发射成功后,她再次采访吴华时呈现的状态完全不同。凌晨时分,张扬和同事回到住处,整理一天的拍摄素材。
15日上午9点,她赶往问天阁,布置场地、架设机器。一个多小时后,她采访到了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挖掘出这位幕后英雄不为人知的故事。下午,通过多方联系,张扬又采访到了前来送王亚平“出差”的亚平妈妈和女儿。在航天城的芦苇荡中,她和小女孩关于“妈妈摘星星”的对话,后来成为全网浏览过亿的“爆款”。此刻,离航天员出征还剩5个小时,她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发射塔,寻找最佳拍摄位置。晚上10点多,她已经就位等待火箭升空了。
16日0:20分,她开始做发射成功后的相关报道,重新见到吴华和黄伟芬,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张扬和黄总忍不住激动地拥抱。所有拍摄结束后,张扬他们回到住处,通宵剪辑发射相关的短视频,传回后方。
前方团队连轴转,在后方编辑部提供支持的编导李桢宇也经历了同样难忘的31小时。距离发稿还有两天时,李桢宇就准备好了洗漱用品住进办公室,和小伙伴一起梳理素材、撰写文稿、对接前方传回的海量画面,开始不眠不休的剪辑制作。那次在酒泉,团队共计做了27篇报道,全网总浏览量超过了4.6亿,21次登上了社交媒体平台的热门榜单。
十年积累,遇见一个机会
这些苦和累,在发射塔传导过来的微微震动与自己激动的心情仿佛同频的那一刻,全都化为一种奇妙的“浪漫”体验。张扬说,这种“浪漫”既融合了航天事业的理性与智慧、激情与诗意,也包裹着记者这个职业见证祖国历史时刻和重大现场的理想与使命。
去探访、去记录、去分享,是记者这个职业对张扬最大的吸引力。在报道2020年全国两会时,张扬遇到了一个被更多人认识的机会。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两会延期到了五月举行。按照报道计划,她需要在会前发布一条介绍大会准备情况的短片。如何不出楼门完成报道呢?张扬做了一条Vlog介绍两会报道准备情况。没想到,这条时长3分钟的短片在B站上,从头到尾都被弹幕盖住了,效果出奇地好。后面几期两会Vlog,她试着打通台前与幕后,更好地平衡权威声音和个人表达,这些作品成为央媒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中展现人格特质的成功实践。
2020年张扬制作的两会vlog
出圈是意外之喜,但回过头来思考,张扬认为也有内在的必然性:“我报道了十年的全国两会,对报道内容有比较高的熟悉度和掌控度,而我在拍摄方式和叙事风格上的创新尝试,也贴合了新媒体受众的观看偏好。”
接下来她尝试了更多不同类型的Vlog作品和更有个人风格的人物访谈,越来越感受到人格化传播的魅力和影响力。同年12月,张扬工作室成立,在B站、抖音、微博等各大平台,张扬这个IP逐渐成为粉丝眼中活跃在“鲜花舍”的“小羊”。
对话张扬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新的访谈系列以“扬帆者”命名,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张扬:这个系列有个slogan叫“敢于扬帆,乐见后浪”,我们对“扬帆者”的考虑,一是访谈嘉宾在行业内有突出的成就,二还要有显著的“铺路人”的角色,能为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我们希望“扬帆者”的采访,能够让大家看到在主教练、院长这些身份的背后,有一个丰满立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坚守和努力,也有自己的焦虑和压力,我们想要调动的是这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真实的状态。我们更期待大家透过一个人的经历,看到各行各业的奋斗面貌,看到时代的发展变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相较工作室之前出品的访谈节目,“扬帆者”有什么不同,给团队带来了哪些挑战?
张扬:挑战可不少。一方面“扬帆者”的选择标准比较严苛,约访难度也很大,节目制作周期更长。另一方面,由于访谈嘉宾是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大众对他们已经比较熟悉了,怎样做出我们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很有难度。
从内容上说,这次每集30分钟左右的视频体量,结构怎么布局,多线叙事怎么能既丰富又不显得杂乱……都需要经过很多轮头脑风暴,一遍遍推倒重来,一轮轮修改调整。我们也是在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
从技术角度看,我们这次全面升级了拍摄设备,大家在布景、打光、摄影和后期上也格外花心思。我个人觉得这个系列在制作水准上有肉眼可见的提升,相信大家在观看4K版本时也能体验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工作室成立快3年,带给你个人和团队最大的改变是什么?现在大家的默契度达到了什么水平?
张扬:工作室成立的第一年,整个团队都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12点以后下班是常有的事,第二天一早大家又出现在办公室。目前我们的发稿节奏更稳定,产品形态更明晰,还是累,但处于一个非常井然有序的状态。
经过两年多来的工作,大家对彼此都太了解了。我们团队现在6个人,可以说人人都是一专多能,深度参与进了内容生产的全流程中。每个人的优点也很突出,比如年龄最小的同事宋育泽是1998年的,她也是我们当中“网感”最好的,非常擅长创作出适合新媒体平台的产品,总能找到不同的“点”来做话题传播。
做了十多年记者,我原先比较习惯单打独斗的状态,现在转型做工作室,需要做更多工作,要对工作室的产品有总体的把关,还要考虑整个团队今后主要的努力方向。我和团队都在一步步成长。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工作室成立以来,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扬:最大收获无疑是这两三年来在各个平台上积累的500多万粉丝朋友们。他们经常在后台与我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考上大学了”“考研成功了”等等。每次看到这样的私信,我都会尽可能地回复。我的受众大多是青年人,他们普遍面临着考研、工作等诸多压力,正处于一个比较困惑和彷徨的阶段,如果我的作品能给他们带来一份温暖,一份鼓励,对我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前段时间,我参加新华社进校园活动,在北航跟同学们面对面聊天。他们说,一直都在关注我们做的报道,通过我们的作品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汲取到了很多力量。其实不仅仅是我带给他们了正向、积极的影响,他们也在一直支持和陪伴我,让我有动力做出更多好内容。
接下来我要继续思考的是,对话谁,记录哪些时刻,讲怎样的故事,传递什么信念,如何让关注我们的朋友愿意持续追我们的内容?在和“扬帆者”嘉宾们的聊天中,他们对未来的探索,对新生代的期待,似乎让我慢慢找到了一点方向和答案。我们后面还会陆续推出郭帆、吕成龙等嘉宾的访谈,希望“扬帆者”能成为工作室的一个长期品牌,做出更多精良的作品,去影响更多人。
内图来源: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