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北京打击“开墙打洞”,“最美大街”的老人竟免去房租、主动封店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宰飞 2017-09-02 16:36
摘要:赵永福下定决心收回他那间门面房,为配合政府恢复古都风韵,也为自己“还债”。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正在改造。消息登上当地报纸的那天,沿街报刊亭里,报纸一抢而空。

 

阜成门内大街西起阜成门,向东延伸,可达北海、景山、故宫。一路走来,名胜古迹俯拾皆是,有“一街看尽700年”之称。整治复兴后,将增加景观绿植,美化建筑立面、优化交通动线等。

 

61岁的赵永福格外开心。他家就在路口拐进去的一个胡同。大街的整治复兴将直接惠及他的生活,何况他还是个爱惜老北京文化的人。

 

从上世纪60年代搬到这里,一晃半个世纪,赵永福对阜成门内大街、对大街周边胡同如数家珍:“这路口的护国寺小吃在我小时候是卖烧饼的,6分钱,特香。这信托商店是卖二手商品的,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就这儿买的,上海凤凰。”  

 

然而,除了期待,赵永福心里有个不愿说的隐忧——他家有间出租门面。这是赵永福家四合院的西厢房,十来年前,赵永福给沿街的西厢房凿了个门,成为一个店面,现在租给一家东北人开餐馆。大街改造,会不会封了这个门面?  

 

怎样建设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是时代的课题。从年初开始,“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在北京全市展开,目的是调整和优化首都城市结构,实现空间、产业和功能重构。专项行动内容之一是封堵民房非法“开墙打洞”,并着力恢复古都风貌。常在老城区转悠的赵永福最近看到,不少的胡同“创口”已经被红砖封堵上,像一块块红色的补丁。  

 

赵永福心底里特别支持对大街和胡同的整治:“前些年,胡同拆太多,剩下一些四合院不少改成了餐馆、小卖部,过去的宁静和烟火气全没了。”但对于他来说,这个凿开的门面是主要收入来源,若是封了,以后收入从何而来?

 

 

诱惑  

 

胡同里有家店,墙已被红砖封上,但仍在营业。

 

上世纪70年代,赵永福中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一家造纸厂。那个年月,虽然收入不高,却也没有多少开销,胡同里的老街坊都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安贫乐道,他这样描述那会儿的日子。

  

直到1998年,赵永福下岗。伴随着国企下岗潮的,是全民下海潮。就在那时候,胡同里不少街坊纷纷在沿街的墙上凿开了洞,出租给外地人做生意。由此发家致富的不在少数。 

 

脸皮薄的赵永福不愿这样做。哪能硬生生把老祖宗的遗产凿了啊?赵永福舍不得。还记得年轻时候,和厂里几个小伙子一起游香山,看到有个人往墙上刻字,赵永福一声断喝,把那人镇住了。如今自己在这规整的四合院上凿洞开门,他做不出来。  

 

下了岗的赵永福四处打零工,在中关村帮人卖过电脑,在小商品市场里看过仓库,日子愈发过得紧了。 

 

2003年,北京经受非典洗礼。从伤痛中恢复过来的古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什刹海星罗棋布的酒吧就在这时兴起,沿线胡同里,能凿开的墙几乎都凿开了,酒吧一家接着一家。赵永福的胡同也赶上了这个潮流。一个个门洞打开了,一间间铺子开张了。 

 

赵永福最终没有挡住这波诱惑。一家几口需要他养活,20多岁的女儿正在谈对象,出嫁时多多少少也得有些像样的陪嫁,不能让亲家瞧不起。这一年赵永福还不到50岁,他需要钱。为家庭、为自己,赵永福抡起锤子,敲向他视若珍宝的四合院,像亲手在自己身上拉开条口子。  

 

他是多疼这座老宅子啊。“每年我上屋顶扫落叶、换破瓦,都用别人拆房子换下的旧瓦。用老料才合规矩。”赵永福很在乎这些旧玩意。1976年地震,门口的抱鼓石倒了,街道里要拆掉,赵永福悄悄地把它藏进院子。  

 

这里有他全部的人生记忆。四合院的门把手是儿时翻跟头的道具,院里那棵两人合抱的核桃树是夏天纳凉的好去处,还有隔壁酱菜厂的气味、胡同深处飘来的榆钱……赵永福凿开西厢房山墙的那一刻,记忆似乎也被敲碎了。  

 

接纳  

 

门面开了,生意来了。头两年,房子换过一两次租客,后来租给了东北人张有山一家人开饭店,卖卤煮和包子,直到现在。这十来年里,赵永福和张有山两家也近乎成为亲人。  

 

张有山40多岁,有着东北汉子典型的魁梧身躯,厨房手艺他是一绝。张家媳妇身材娇小却能言会道,小店被她张罗得井井有条。两口子有个儿子叫苗苗,来北京那年刚刚学说话,现在已经是上初三的大小伙子了。苗苗和父母不一样,嘴里蹦出的是一口地道北京话。  

 

小店不大,进门就是柜台,里边放了四五张桌子,北京人爱吃的卤煮火烧是它的主打。还有赵永福最喜欢的现蒸包子。几乎每天早上,赵永福都要来店里买上几个,有时候在店里跟张有山边吃边聊,有时候带回家去。这么多年来,这里就像是赵永福的厨房,而张有山夫妇也把年长他俩十多岁的赵永福看作老大哥。  

 

苗苗每天放学去赵永福家写作业,给鱼缸里那两只大乌龟喂食。没事的时候,赵永福就给苗苗讲老北京胡同的故事。  

 

赵永福记得清楚,那个冬天,他做手术住院,张有山冒着风雪,把一碗热腾腾的卤煮送到病房。纯正的老北京味道,就和小时候吃的一样,不同的是,这次出自东北亲人之手。  

 

胡同街坊都是张有山小饭店的常客,渐渐地,小店融入了胡同,胡同接纳了小店。  

 

接下来的几年里,北京城越来越多的墙壁开了洞,越来越多的小店开了张。可问题接踵而至。原来灰墙红门的胡同,却挤满各色招牌;代表北京城市建筑特色的四合院遍体鳞伤,违章建筑无休止地向外延伸。赵永福听电视上说,这些都是“大城市病”的症候。北京亟需“瘦身”。  

 

2014年,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北京确定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导向,要求集中整治临街房屋“开墙打洞”行为,清理违规商户。  

 

2017年,“打击开墙打洞”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环。据北京市发改委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北京整治“开墙打洞”23390处,完成全年计划的145.3%。  

 

在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不少胡同里的一片砖一片瓦都有几百年历史。赵永福从心底里赞成胡同恢复原貌。南锣鼓巷、前门大栅栏、方家胡同……老城区各处胡同,每整治一处,他总要去看看。

 

前些日子《北京日报》上一则新闻让赵永福兴奋不已:“伴随着整治‘开墙打洞’,东四胡同的风貌正在逐渐明朗起来。一支工程队正在以故宫修缮标准,用老料古法找回北京胡同的风韵。”对于“老料古法”这一点,赵永福特别认同。  

 

“还债”  

 

阜成门内大街改造工程在大街161号设有体验中心,街坊们纷纷去了解未来的大街将是什么样,赵永福也打算一探究竟。  

 

已是夏末时节,天气渐渐凉爽,北京最好的季节就快到了。赵永福走在阜内大街,觉得北京怎么也看不厌。他说:“骆驼祥子拉车常常经过这条大街。”老舍借着祥子的眼睛,曾饱含深情地凝视这里的街景。后来有媒体断言,这是老舍笔下的“最美大街”。老舍之子舒乙说:“我认为此话可靠。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 

 

赵永福在路边向北眺望,一座白塔嵌在灰墙蓝天之间,“没有什么比这更赏心悦目了。”  

 

一路看,一路回忆,赵永福最惋惜的是早年间阜成门城楼的拆毁。过去门头沟挖出的煤运往北京城,阜成门是必经之地。因为“煤”、“梅”同音,老北京还有“阜成梅花报暖春”的俗话儿。“我小时候城楼还在,1969年深挖洞、广积粮,我们去阜成门挖过城砖,现在家里还藏着两块。”赵永福回忆道。  

 

阜成门已成历史。此次阜成门内大街整治复兴工程正是要恢复这片街区昔日荣光。在改造工程体验中心,赵永福和街坊们七嘴八舌。  

 

“胡同里杂货铺门口挂的都是假冒伪劣商品,能代表北京文化吗?”  

 

“政府应该取消一切‘开墙打洞’,饭馆太脏太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我支持街道整治,只是希望政府给依法经营的小个体一个出路,一个小个体承担了一家几口的口粮。” 

 

……  

 

说到胡同乱象,街坊的一句牢骚话深深触动了赵永福:“还不是你们把房子租出去开店闹的?”  

 

回家路上,赵永福心里很沉。凿开西厢房山墙一直是他一块心病,明知不对,但当初是为了生计,而且大家都这么做。这么多年过去了,钱够花了,良心这道关却越来越过不去。  

 

“四合院是北京最典型的住宅,真正老北京的东西剩下没多少了。”赵永福下定决心收回那间门面房,为配合政府恢复古都风韵,也为自己“还债”。  

 

如何向张有山夫妇启齿?那一夜赵永福辗转反侧。  

 

免租  

 

北京的胡同里,一个凿开的窗口被红砖封上。

 

一早,赵永福像往常一样点了一屉现蒸包子,在张有山饭店屋角那张桌子坐下。小店里坐满了老街坊,仿佛老舍笔下的裕泰茶馆,熟人们边吃早点边交流天气冷暖、掌故新闻,而张有山夫妇俨然茶馆里的王掌柜。 

 

这些年来,小店生意愈发红火了。两口子还记得小店刚刚开张时,一天也接待不了三五位客人,而现在夫妻俩已经忙不过来。这本是一间民房,租金低于正规店面,加上房东赵大哥人厚道,这么多年了,房租也没涨。两口子由衷感激。  

 

赵永福一边吃着早点,一边凝神想着如何提房子的事情。平时总爱和张有山夫妇闲聊几句的他今天异常沉默。

 

“赵哥,有心事?”张家媳妇一眼看出。  

 

“我想和张老弟谈谈房子的事情。”赵永福的口气不重,但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提到这个话题,张有山两口子知道事关重大。  

 

早上的一阵忙碌过后,张有山夫妇坐到了赵永福对面。赵永福说:“阜成门内大街要改造了,胡同整治的通知还没下来,但估计是早晚的事了。”  

 

“赵哥,我们心里有准备,前些日子就看到大街上运来了挖土机和砖头,这条胡同大概也要整治。我们听您的。”张有山是位爽快的东北人。  

 

“这个季度的房租给你们免了吧。”关张、封堵……这些词赵永福始终说不出口,然而收回这间西厢房的意思再明确不过。  

 

这一夜,轮到张有山夫妇辗转难眠。  

 

告别  

 

北京的夏天结束得真早。四合院里高高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核桃,还有一个月就要成熟离枝。  

 

张有山夫妇决定返回东北老家。整个北京城都在治理“开墙打洞”,别处的铺子也不好找。更重要的是,苗苗该回家乡上高中准备高考了。这些天,两口子有意把营业时间拉长一些,多做几笔生意,多些积蓄回家乡,也就多些可能性。  

 

夜凉如水,最适合在核桃树下支起一张小桌子喝茶聊天。赵永福请了张有山一家过来坐坐,聊这些年的日子,聊未来的生活。  

 

“这是吴裕泰的花茶吧,以后您能给我寄些吗?”张有山问赵永福。吴裕泰茶庄是北京卖茶叶的老字号,老北京人尤其爱喝它的花茶。  

 

“好啊,这花茶香,价格也合适。你想喝了我就给你寄过去。”赵永福答应了。  

 

张有山两口子商量着,以后来北京时再来看赵永福。赵永福也想着以后去东北看看,高铁、飞机都方便。苗苗不想离开北京,与那个陌生的东北县城相比,这里更像故乡。他定下目标:“3年后再回来,我要在北京上大学。”

 

夜已深,该告别了,明天还要早起开店。  

 

距离张有山一家离开的日子又近了一天。两口子已经在收拾行李,还要买些稻香村的副食带回去给家人。苗苗舍不得赵永福屋里的那两只乌龟,要再喂喂它们。“再见了小乌龟,我还会回来看你们。”  

 

胡同外,阜成门内大街的整治已经开始,脚手架随处可见,违章建筑一间间消失。大街西侧,一段数十米长的市政休闲带已经建成。阜成门特有的梅(煤)形象也运用到井盖、影壁及护栏上。据悉,一期工程下月即将竣工。老舍笔下那条美丽的大街回来了。 

 

但张有山一家不会看到这些,他们已经踏上去往东北的归途。  

 

赵永福找来旧砖,一块一块,封上十多年前亲手凿开的门洞,用他推崇的“老料古法”。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题图说明:北京的胡同里,一面凿开的墙已经被红砖封上。 

文字编辑:林环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